郭國

郭國

關於郭國。《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䝞。黃帝生禺䝞,禺䝞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䝞處東海,是惟海神。”禺䝞屬於黃帝的子部族之一,為任姓,大約公元前2600年活動於豫中、豫東、魯西、魯北一代。禺京後裔建國為郭國。後裔郭公郭哀,為夏禹之御。郭哀後裔郭支,為夏王孔甲時郭國國君。郭支後裔在商代有郭崇。進入周代(直至春秋時期),最後一代郭公為齊國所滅,郭公赤曾避亂曹國(《春秋》有載)。

郭國郭氏,為中華郭氏起源最早的支派,比周代姬姓郭氏還要早將近2000年。該郭氏在漢魏以來形成中山郭氏。郭國後裔現今集中分布於河北、遼寧、山東等省份。

基本介紹

  • 本名:郭國
  • 所處時代:夏、商、周
  • 民族族群:華夏
  • 出生地:山東聊城
  • 出生時間:公元前2600年前後
  • 去世時間:前670年滅於齊
簡介,歷史典故,

簡介

郭國,夏、商、周朝諸侯國,在今山東聊城一帶,前670年亡於齊國
郭國源流與子孫。《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東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鳥身,珥兩黃蛇,踐兩黃蛇,名曰禺䝞。黃帝生禺䝞,禺䝞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䝞處東海,是惟海神。”禺䝞屬於黃帝的子部族之一,為任姓,大約公元前2600年活動於豫東、魯西、魯北至蘇北一代。禺京後裔建國為郭國。後裔郭君郭哀,為夏禹之御。郭哀後裔郭支,為夏王孔甲時郭國國君。郭支後裔在商代有郭崇。進入周代(直至春秋時期),最後一代郭公為齊國所滅,郭公赤曾避亂曹國(《春秋》有載)。郭國郭公之後裔,進入戰國、漢魏,逐漸形成中山郭氏(含東漢初真定郭氏,真定後屬中山郡)、廣平郭氏。郭齊、郭最、郭榮仕齊,郭隗仕燕。東漢,有光武皇后郭聖通。曹魏,有文德郭皇后。唐代,有宰相郭正一等名人。

歷史典故

根據《管子》記載:齊桓公來到郭國故地,問當地人郭國為何滅亡,當地人說:“郭國國君善待善人,厭惡惡人。”齊桓公甚覺怪異,又問道:“這么說來,郭君是賢君,怎么會亡國?”當地人答道:“郭君善待善人卻不能用善人,厭惡惡人卻不能趕走惡人,所以滅亡。”
另:春秋時的虢國東虢)也別稱郭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