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2007》主要內容: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我們正在從事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是前無古人的宏偉事業。有繼承,才有創新。了解歷史,才能更好地創造歷史。領導幹部應不斷深入了解中國和世界的文化,拓寬人文視野,提高文化素養,認識和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更好地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講座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形式。由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主辦的“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為部級領導幹部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受到部級領導幹部的好評。國家圖書館作為講座的承辦單位,將講座內容經過提煉推敲,編錄成集,供更多的人參閱,對於發展先進文化、建設學習型社會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
基本介紹
- 書名:部級領導幹部歷史文化講座2007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20頁
- 開本:32
- 品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作者:國家圖書館
- 出版日期:2008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336197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葉嘉瑩 談婉約詞的欣賞
欒成顯 經濟與文化互動
二月河 歷史的真實與藝術的真實
袁行霈 天趣
閻崇年 讀史·治國·修身
楊義 重繪中國文學的歷史地圖
李伯謙 夏文化探索與中華文明研究
葛劍雄 十三億中國人的來歷
李中華 國學、國學熱與文化認同
王曉秋 東亞國家的不同發展道路
劉海年 中國古代法律文化的若干問題
李延年 中國雜技藝術與欣賞
文摘
我講的18世紀中葉,具體說來,就是1750年。這一年是清朝乾隆十五年,離現在已有257年,兩個半世紀之多了。這兩個半世紀中,世界上有許多國家興、衰、盛、亡,可以說變化無常,時起時落。用它們與中國相比較,可能會得到一些認識,得到一些啟發。
首先,為什麼選擇1750年,選擇18世紀中葉呢?我有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1750年,中國正處在一個太平盛世,處在康雍乾盛世的高峰。中國歷史很悠久,在長期悠久的歷史中有三個真正的繁榮盛世,西漢的盛世、唐朝的盛世、清代的盛世。18世紀中葉就是清朝的盛世。這個時候,國家統一、社會安定、國力強大、經濟繁榮,在中國歷史上,是盛世的高峰,從政治統一、經濟繁榮來衡量都超越了漢唐盛世。而西方這時正處在封建社會的最後時期。1750年以後,英國就要進入工業革命,走向現代社會了。但是1750年,英國的經濟還沒有起飛,跟中國一樣,它仍是一個封建社會、農業社會,所以這兩個社會有可比性。
另一方面,衡量國力最主要的標準是GDP,即國民生產總值。而1750年以前的古代社會沒有GDP的統計。為了通過GDP的比較來表明每個國家的國力,所以我從1750年開始講起。
第二,需要強調的是18世紀中葉的GDP數字也不是很精確。這些數字是後來的學者通過計算、推測、比較等方式得出來的,但是大體上能夠反映實際的情況。我這裡引用的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兩部書,一部是美國統計權威貝盧克的書,另外一部是麥迪生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