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郤正
- 別稱:郤纂
- 字號:令先
- 所處時代:三國時期
- 民族族群:漢族
- 去世時間:公元278年(西晉鹹寧四年)
- 主要作品:《釋譏》、《為後主作降書》
- 籍貫:河南郡偃師縣(今河南省偃師市)
- 官至:巴西郡太守
- 爵位:關內侯
人物生平,安貧好學,耽意文章,漢亡歸晉,歷史評價,家庭成員,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安貧好學
郤正祖父郤儉本為河南郡偃師縣人,漢靈帝末年任益州刺史,但為益州黃巾軍所殺。時天下大亂,故郤正父親郤揖留在了益州。郤正年幼時郤揖就跟隨孟達投降曹魏,母親亦改嫁他人。雖孤苦無依,但郤正卻安於貧困的生活,且廣泛地閱讀古代典籍,弱冠年紀即善於寫作文章,因而被蜀漢朝廷召為秘書吏,又調任令史,升任秘書郎,官至秘書令。
耽意文章
郤正自從到蜀漢宮中任職,與宦官黃皓相互共事歷經三十餘年,後黃皓漸得後主劉禪寵信,地位顯貴,並得以把持朝政,郤正不為黃皓喜愛,亦不為其憎惡,故俸祿不超六百石,但卻也躲過禍患。郤正為人淡泊名利,醉心於文學,從兩漢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傅毅、張衡、蔡邕等名家所著之散文辭賦,到三國時期各種優秀的文章、論著,凡是當時益州能有的,郤正就加以鑽研探討,幾乎全部讀過。郤正又效仿前代儒者,用文章表達自己的思想,所著《釋譏》,學習了東漢文學家崔駰《達旨》的體例,以一問一答的形式,表達了自己淡泊安寧的心境。
漢亡歸晉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曹魏出兵攻伐蜀漢,後主劉禪聽從了譙周的意見,遣使向當時兵臨成都的魏將鄧艾投降,郤正起草了蜀漢的投降書,蜀漢就此滅亡。公元264年(景元五年)正月,魏將鐘會反叛魏廷,成都大亂,劉禪向東遷往洛陽,時形勢危急、行動倉促,蜀漢大臣沒有一個跟隨保護劉禪,唯有郤正與殿中督張通捨棄妻兒隨行侍從。劉禪到達洛陽後,賴以郤正教導其交際禮儀,一舉一動並沒有犯什麼大錯,劉禪感慨嘆息,悔恨自己過晚才了解郤正,而當時的輿論亦稱讚郤正。郤正後被賜予關內侯的爵位,泰始年間受任安陽縣縣令。
公元271年(泰始八年),晉武帝司馬炎下詔贊郤正道:“郤正從前在成都,局勢動盪卻能堅守道義,不違背忠貞的節氣,被任用後盡心辦理事務,有治理的政績。”郤正於是升任為巴西郡太守。
公元278年(鹹寧四年),郤正逝世。
歷史評價
司馬炎:“正昔在成都,顛沛守義,不違忠節,及見受用,盡心幹事,有治理之績,其以正為巴西太守。”
家庭成員
祖父
父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影視形象
1994年電視劇《三國演義》:洪希邁飾演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