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苑,男,1980年生,2009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技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2009年至2015年工作於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是西方哲學、科學哲學與科學文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郝苑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主要著作,譯著,主要譯作,編著,主要論文,(一)實在論主題,(二)認識論主題,(三)歐陸科學哲學主題,(四)邏輯經驗主義主題,(五)科學文化主題,參與主持研究項目,參與課題,主持課題,獲獎情況,
人物簡介
郝苑,男,1980年生,2009年7月畢業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科技哲學專業),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為”批判學派與現代和後現代科學哲學“(導師為李醒民教授),2009年至2015年工作於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是西方哲學、科學哲學與科學文化。
主要著作
1.《批判學派與現代和後現代科學哲學》,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2.《西方當代科學文化思潮研究》,光明日報出版社,2013。
譯著
1.麥可·德維特:《實在論與真理》(第2版),科學出版社,2013;
2.亞歷山大·內哈馬斯:《尼采:生命之為文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3.羅伯特·所羅門:《與尼采一起生活:偉大的“非道德主義者”對我們的教誨》(已交付譯稿,將由三聯書店於2017年出版)。
主要譯作
1.湯姆·羅克摩爾:“西方哲學是人道主義的嗎?或人道主義與哲學的社會相關性”,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3輯);
2.理察·蒂岑:“分析哲學、大陸哲學、科學與全球哲學”,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5輯);
3.丹尼爾·洛佩斯:“柏拉圖的《斐德羅篇》:作為對《高爾吉亞篇》修辭學批判的回應”,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7輯);
4.亞倫·巴拉:“亞洲天文學傳統與歐洲科學革命——對其隱秘關聯的探索”,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4.6);
5.列奧·施特勞斯:“現代性的三次浪潮”,載《外國哲學》(第二十九輯)。
編著
1.合編:《科學文化前沿探索》,科學出版社,2013。
主要論文
(一)實在論主題
1.“論德維特的自然主義實在論”,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5輯;
2.“多元世界的構造——論納爾遜·古德曼的非實在論”,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2.6);
3.“作為一種自然主義形上學的實在論”,載《科學文化評論》(2014.4)。
(二)認識論主題
1.“實踐理性與科學合理性——哈金科學合理性思想研究”(第二作者),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8);
2.“回歸平衡的理性——圖爾明對科學合理性危機的診治”(第一作者),載《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8.6);
3.“理智德性與認知視角——論歐內斯特·索薩的德性知識論”,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1.4);
4.“知識的社會維度與求真導向——論戈德曼的社會認識論”,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6輯。
(三)歐陸科學哲學主題
1.“論尼采透視主義的真理觀”(第二作者),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5);
2.“論科學哲學的後現代轉向”(第一作者),載《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
3.“論後現代科學觀”(第一作者),載《教學與研究》(2011.2);
4.“詮釋學視閾下的實踐理性——論理察·伯恩斯坦的科學詮釋學”(第一作者),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1.5);
5.“文化語境中的科學實踐——論約瑟夫·勞斯的科學文化研究”,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11.5)
6.“快樂的科學——論尼采的科學哲學”,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8);
7.“主體與真理——論福柯的主體解釋學”,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7輯;
8.“從知識理性到實踐理性——論技性科學的根源、本質和意義”(第一作者),載《哲學動態》(2014.12);
9.“具身心智:溝通認知科學與生活世界的橋樑”,載《哲學門》(第三十一輯);
10.“科學生存論:對存在主義的回應與超越”,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5.5);
11.“科學客觀性的歷史建構——論科學哲學視域中的歷史認識論”(第一作者),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6.11)。
(四)邏輯經驗主義主題
1.“邏輯冰峰上的人文主義——論石里克的科學人文主義思想”,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08.6),全文收錄于山西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國學與時代精神》;
2.“啟蒙的理性重建——論卡爾納普的科學人文主義思想”,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09.6);
3.“經驗論的自由化——重審邏輯經驗主義的後期發展”,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3);
4.“邏輯經驗主義的人文語境”(第一作者),載《科學技術哲學研究》(2010.4);
5.“論邏輯經驗主義的統一科學綱領”(第一作者),載《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6.“齊爾塞爾論現代科學的社會根源”,載《中外人文精神研究》(第4輯);
7.“邏輯經驗主義的形上學基礎”(第一作者),載《山東社會科學》(2011.12);
8.“洪謙:‘邏輯冰峰’之上的隱者”,載《外國哲學》第24輯;
9.“論洪謙的科學世界概念”,載《外國哲學》第24輯。
(五)科學文化主題
1.“‘科學蘊含價值’辨析”,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05.2);
2.“論科學的人文根源”,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06.3),《光明日報》(學術版)(2006.7.6)論點介紹,並被收錄於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科技與人文》(第二輯)與湖北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可持續發展視域下的科技文化研究》;
3.“論西方科學的人文背景”(第一作者),載《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新華文摘》(2007.6)和《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論點摘編;
4.“科學精神的啟蒙——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科學傳播”(第二作者),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07.8);
5.“論科學的人文目的”,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6);
6.“論科學的人文動力”(第二作者),載《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被《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8.1)轉載,被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08.2)轉載,被《新華文摘》(2008.3)“篇目輯覽”收錄;
7.“論科學文化中的真理與民主”,載《學習與探索》(2011.1);
8.“蘇格蘭啟蒙運動與科學”(第二作者),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12.1),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2.6)論點摘編;
9.“邏各斯與努斯:西方科學文化的兩個原點”(第一作者),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2.2),被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12.6)全文轉載;
10.“從‘人的發現’到‘世界的發現’——論文藝復興對科學復興的深刻影響”(第一作者),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3.4);
11.“科學與啟蒙精神”(第一作者),載《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3.6);
12.“科學與浪漫主義”,載《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3);
13.“現代物理學革命:科學與哲學的激盪”,載《自然辯證法研究》(2014.10);
14.“邏各斯與努斯的演進——關於科學文化的哲學思考”(第一作者),載《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5.11),被人大複印資料《科學技術哲學》(2016.2)與《新華文摘(網路版)》(2016.4)全文轉載;
15.“當代西方科學文化研究的三大模式及其超越”(第二作者),載《社會科學戰線》(2015.5)。
參與主持研究項目
參與課題
1.中國科學院專項基金項目:科學文化哲學研究(2002-2006);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關於科學文化的哲學思考(10BZX025)(2010-2016);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近代科學的人文背景”(項目批准號:11YJC720052)(2011-)。
主持課題
1.北京市社科院青年課題:西方科學文化思潮研究(2011-2013);
2.北京市社科院一般課題:人文語境中的邏輯經驗主義(2010.5-2011.12);
3.北京市社科院一般課題:歐陸科學哲學研究(2013.5-2013.12);
4.北京市社科院一般課題:西方科學文化的中國化研究(2014.4-2014.12)。
獲獎情況
1.論著《批判學派與現代和後現代科學哲學》獲第12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獲第15屆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二等獎;
2.論著《西方當代科學文化思潮研究》獲第16屆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優秀成果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