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野

郊野

郊野,漢語辭彙。

拼音:jiāo yě

釋義:1、周代王城周圍土地統稱。周代距王城百里謂之郊,三百里謂之野。統稱“郊野”。2、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3、《周禮》指鄉遂大夫與公邑大夫的並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郊野
  • 外文名:outside of the city
  • 古譯:周代王城周圍土地統稱
  • 現譯:城市板塊與農村板塊的交匯銜接處
  • 源自:《周禮》
詞目,拼音,引證解釋,現代定義,郊野度假,郊野發展條件,郊野度假開發,商業發展模式,

詞目

郊野

拼音

jiāo yě

引證解釋

1、周 代距王城百里謂之郊,三百里謂之野。統稱“郊野”。
《周禮·秋官·蠟氏》:“凡國之大祭祀,令州里除不蠲,禁刑者、任人及凶服者。以及郊野,大師、大賓客亦如之。”
唐玄應 《一切經音義》卷二一:“郊野…… 鄭眾 曰:‘《司馬法》云:王國百里為郊,二百里為州,三百里為野。’”
2、泛指城邑之外的地方
漢 王符 《潛夫論·潛嘆》:“及歡愛、苟媚、佞說、巧辨之惑君也,猶炫燿君目,變奪君心,便以好為醜,以鹿為馬;而況於郊野之賢、闕外之士,未嘗得見者乎?”
三國·魏·曹植《文帝誄》序:“百姓吁嗟,萬國悲傷若喪考妣,恩過慕唐;擗踴郊野,仰想穹蒼。”
唐 韓愈 《舉馬摠自代狀》:“市井之間,盜賊未斷;郊野之外,疲瘵尚多。”
清 孫枝蔚 《秋邨》詩:“殘暑清郊野,農婦共安寧。”
王汶石 《大木匠》:“整整三十多天,哪裡也沒去過。郊野,在他的眼前,已經換了另一種裝束。”
3、《周禮》指鄉遂大夫與公邑大夫的並稱。
《周禮·夏官·大司馬》:“鄉遂載物,郊野載旐。” 鄭玄 註:“郊謂鄉遂之州長縣正以下也;野謂公邑大夫。” 賈公彥 疏:“‘鄉遂之州長縣正以下也’者,郊內有六鄉,州長已下;郊外有六遂,縣正已下,故知言郊有此二等人也。雲‘野謂公邑大夫’者……公邑皆有大夫治之。故《司馬法》云:‘二百里如州長,四百里五百里如縣正。’是公邑大夫也。”

現代定義

郊野是城市板塊與農村板塊的交匯銜接處,其功能主要體現在為城市中心區服務上。郊野的功能內涵會隨城市中心區整體功能的演化而演化,在工業化過程中,郊野主要功能是作為城市疏菜水果、肉禽蛋奶等農副產品供應基地,但隨著後工業社會的到來,郊野的旅遊度假功能越來越凸現出來。相對來說,郊野旅遊功能有內容廣泛性,層次的多樣性、較強參與性的特點。

郊野度假

(1)旅遊需求和消費觀念的變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消費的不斷增長及旅遊觀念的日漸成熟,人們不再滿足於單純的走馬觀花的觀光旅遊形式,而渴望在旅遊過程中獲得休閒和身心的徹底放鬆,休閒度假這一更高層次的旅遊需求產生了。以城市居民為典型代表,他們希望到風景秀麗的地方小住、離開城市到大自然中獲得休閒,於是郊野度假屋應運而生。
(2)城市環境的惡化和都市生活的壓抑
城市熱島效應、城市水泥沙漠現象、嚴重的環境污染、快節奏的生活、激烈的競爭、淡薄的人際關係等等都使城市居民感到身心疲憊,而產生了所謂的“都市文明病”。儘管城市有種種便利及優越條件,但實際上城市已非人類生存的最佳空間。如此而來,郊野清新的空氣、優良的環境和悠閒的生活方式對都市居民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成為人們調劑生活、消除疲勞、恢復健康的理想選擇。郊野度假屋便成為市民們旅遊行為的載體,為人們提供食、住、娛樂等服務。
(3)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和節假日的增加
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增加。休假制度的重新調整。增加了清明、端午和中秋小長假,為休閒度假旅遊的發展提供了現實條件。
郊野度假屋的興起,從動力機制上看,是來自於城市居民躲避惡化的城市環境和都市較大的生活壓力、旅遊開發商規避城市中心區高昂的地租及其他費用的排斥性內驅力與郊野豐富旅遊資源、較低的開發成本及可能獲得的優惠政策產生的誘導性吸引力相互作用的結果。

郊野發展條件

(一)豐富的旅遊資源
郊野存在著各種旅遊吸引物,首先,郊野空間寬闊,空氣清新,有江河湖泊、綠草森林、鮮花爛漫等市區缺乏而市民嚮往的自然環境;其次,郊野的田園風光、農家生活也是讓城市居民舒心馳神的景物。最後,郊野同樣也是眾多風景勝地、廟宇古剎、名人陵墓等景觀的集聚地。此外,一年四季郊野景色各具特點,春天可踏青、夏天可避暑、汽秋天可採摘、冬天可滑雪,不同時令有著不同的旅遊內容,對旅遊者具有持續的吸引力。
所以,依託郊野發展旅遊度假屋,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
(二)便捷的交通、通訊條件
過去郊野交通和通訊條件的不便限制了其發展,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郊野交通條件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城郊間具有良好的可通達性。隨著行動電話的普及,移動信號覆蓋面越來越廣,旅遊者即使在郊野也可以保持全方位的通訊暢通,不必擔心因旅遊休閒度假而耽誤業務聯繫。
(三)充足和穩定的客源市場
郊野度假屋的擁有較充足的客源,主要是短途的城市市民。城市人口的文化層次高、可自由支配收入相對較多,城市嚴重的環境污染和快節奏的生活激發了市民的休閒度假需求,這種需求比較穩定。新假日制度調整帶來的五個小長假,也給郊野度假屋帶來了充足的客源。
(四)適當的城郊距離
郊野的位置既能使市區居民擺脫城市背景而有一定的回歸自然之感,離家距離不遠也能使人有很強的安全感,同時郊野也是市區居民有限可支配時間、資金與時常的休閒出遊欲望實現的最佳切合點。
(五)較低的開發成本
郊野沒有城市中心區高昂的地租,開發旅遊房地產的成本較低。除建設成本外,郊野度假屋管理的人力資源成本也相對低廉。此外,郊野旅遊的開發,特別是與農業觀光和鄉村景觀相結合的旅遊開發模式,有利於獲得國家政策支持。

郊野度假開發

郊野休閒度假旅遊因其距離近、路途耗時少、滯留時間長、可重複消費等特點,倍受我國居民的青睞,郊野度假屋從而成為我國旅遊市場上的新亮點,發展速度快,發展勢頭好。郊野度假屋的客源主要定位在城市中心居民,基於以上特點,郊野度假屋的開發要把握以下原則:
(1)保持郊野自然特色
首先,在選址上,建設郊野度假屋的區域要有良好的自然景觀和優越的環境條件,能讓客人呼吸到新鮮空氣,享受寧靜的環境,其次,整個區域的建設要儘量保持原有的自然風貌,郊野度假屋的建設在體量上不宜大,數量上不宜多,要與整體環境融洽、協調。
(2)多層次原則
現代城市居民收入相差很大,遊客的旅遊行為和消費行為都分高中低檔三個層次。為滿足不同層次旅遊度假要求,郊野度假屋的設施檔次可拉開,高檔場所的建造一定要以詳細的市場調研為依據,不能濫建。
(3)參與性原則
城市居民前往郊野休閒度假的主要目的是調劑生活、消除疲勞、恢復健康,郊野度假屋的建設在最基本的住宿和餐飲外,開發的其他配套娛樂類項目要遵循參與性的原則,並且這些項目要與當地居民的休閒行為相適應。

商業發展模式

目前, 我國郊野度假屋的開發主要有三種模式:
(1)旅遊企業開發,如安徽寧國市恩龍世界木屋村
(2)個人開發,如紫藤花開湖邊小屋
(3)農民開發,農民利用郊野農林水資源等開發
(1)景區拉動型
郊野度假屋為服務於人們的休閒度假需求而產生。而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遊客休閒度假大多選擇風景優美的郊野度假區為目的地,所以,郊野度假屋依附於景區而產生。
(2)市場驅動型
市場驅動型郊野度假屋是指建立在大城市附近(2—3個小時車程),為滿足該城市居民的休閒度假需求而出現的郊野度假屋。此種類型郊野度假屋的建設依託於一定的客源市場,對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也有要求。
(3)休閒、娛樂設施帶動型
比較典型的如紫藤花開湖邊小屋,最初產生是為了滿足個人的休閒娛樂等需求,後來逐步發展壯大為郊野度假屋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