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珍(1930 10-1958 11 9),女,中共黨員,朏頭村人。為幫家庭度過困境,毅然綴學承擔起生活重擔,以讓弟妹能繼續上學。他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使每個弟妹都學有所成。1956年她不負黨組織和鄉民眾望,勇敢地挑起了首任和平鄉鄉長重擔,為鄉建設和人才培養做出一定努力。1958年被調往廈門前線修建工事,不幸於1958 11 9 光榮犧牲。邵秀珍是個普通的共產黨員,以感人肺腑的一件件“小事”體現了中華女性的光輝形象。她的一生是短暫的,但卻給後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英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秀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州馬尾朏頭村
- 出生日期:1930 10
- 逝世日期:1958 11 9
簡介,教導弟妹,擔任首屆和平鄉鄉長,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有關後事,相關評論,《邵秀珍》讓我十分感動,雖死猶生,留下英名,邵秀珍遺物整理,簡介,遺物圖冊及有關短文說明,
簡介
在她十六歲那年因修鋪福馬公路需要大量石料,她就與強壯的男勞力一起,從陡峭的山上扛抬沉重的石頭下山,曾幾次受傷,可從沒喊過一次苦……
1956年,她挑起首任和平鄉鄉長重擔,為鄉村建設做出一定貢獻。後因工作需要被調往廈門擔任一部門工會主席,於1958年11月9日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這不幸訊息傳來,鄉民為其痛哭流泣,許多在外學子也電報唁慰其家屬。
教導弟妹
一次,她的二弟逃學,受到她的極嚴厲責罵,她的父母心痛子女,企圖阻止她,邵秀珍大聲反問父母:“治家不能,何能治國!”直到二弟做了保證後才又苦口婆聲曉之以理。經這這一次嚴厲教育,二弟後來一直學習很上進,並考進了全國重點大學。
她知道學習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一方面孜孜不倦努力自學,另一方面則敦促弟妹專心求學。在她薰陶下,她的弟妹後來個個優秀。她的二弟在回憶大姐邵秀珍時說:從小我就謹記大姐一句話“父耕母鞠朏頭夜,臥龍藏虎待明天。”,大姐教導我們要熱愛父母、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他們的辛苦付出就期盼著我們能為祖國、為人民多做出貢獻。
所有這些都跟他們的大姐身行言教、諄諄教導分不開的。
擔任首屆和平鄉鄉長
解放後朏頭一直隸屬於閩侯縣管轄下的馬尾鎮一個村,1956年5月,她被推選為中國共產黨閩侯縣第一次代表大會代表,在會上做了《把青春獻給祖國》報告,受到領導和與會代表的好評。
1956年4月,閩侯縣撤銷馬尾鎮,設立馬尾區,此時的馬尾區由馬尾鎮、羅星鄉和和平鄉組成。和平鄉管轄快安、上德、下德和朏頭,其範圍和人口比馬尾鎮和羅星鄉都還大。邵秀珍不負黨組織和鄉民眾望,勇敢地挑起了首任和平鄉鄉長重擔,當時她還只是一個年輕的未婚女子。
她十分關注和平鄉建設,尤其注重人才培養,原朏頭國小為朏頭村村管國小,素有良好校風和優秀的師資。在她任上,擴建的和平國小曾為國家培育出大量的優秀苗子,由和平國小走出來而考進全國重點大學的人數不下百人,他們在祖國各行各業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在黨政部門、在軍隊擔任要職和在學術界為學科帶頭人的不在少數。一個僅三百多戶的村莊便有如此多的傑出人才出現,不能不記這位年輕貌美的女鄉長一功。
註:有關她擔任首屈和平鄉鄉長以及所做貢獻一節,曾在“朏頭_中文百科”發表過(見詞條1-4稿),第五稿修改理由:“邵秀珍家屬是低調的,對在這裡說邵秀珍“功勞”有不同看法,認為這應該“說朏頭村對人文教育的高度重視。”才對!本人曾走訪朏頭多次,創建了本詞條。覺得必須尊重邵秀珍家屬意願,故先行刪除,若需要待後再修補。謝謝”。邵秀珍一節被刪後,讀者意見極大,尤其鄉親和她生前好友紛紛譴責改稿人,但考慮到家屬意願至關重要,所以未去更動。現另立詞條,只說經歷不談業績。遺憾的是邵秀珍的很多事跡尚無法在這裡闡述。
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
邵秀珍在位時間不長,後來因工作需要被調往廈門前線修建工事,擔任一部門工會主席,不幸於1958年11月9日(當時青年報、福建日報曾有簡短報導:“共產黨員邵秀珍光榮犧牲”)光榮犧牲。
邵秀珍犧牲情況一直未得到詳細說述,後來她的好友介紹說,那是個極重要的地下工地,某日出現塌方,她一邊叫人趕緊撤離,一邊趕去關總電源,當所有人都撤離完成後,見一師傅大腿受了傷,她背起這師傅走了幾十米,卻再也跑不動了,後來叫這師傅快跑,可自己卻被壓在深深的土方下面了…
這不幸訊息傳來,鄉民為其痛哭流泣,許多在外學子也電報唁慰其家屬。尤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遠在台灣國民黨海軍中任職的她的叔叔,竟冒著政治風險展轉由美國-新加坡-香港托人帶回的一封含淚寫的信,信中寫到:“從報端聞悉,侄女秀珍為家鄉人獻身,泣不成聲。記得汝小時阿叔回鄉探親,為汝買了一雙跳舞襪,見汝婆娑起舞的情景宛若眼前,那時汝才二、三歲。沒想到竟成永別一幕…叔一向乏善可言(政見原因)…”。可見她在人們心目中地位。朏頭為出了個這樣優秀的人才感到自豪!
有關後事
邵秀珍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當地有關領導十分關心和痛惜,並全權委託她曾工作過的龍溪機制磚瓦廠黨委安排好後事,派廠領導前去慰問其家屬。邵秀珍靈柩曾埋葬在漳州郊區松柏嶺,前去送行的人數以千計。時過數年後,由當地領導和邵秀珍生前好友護送邵秀珍骨灰遷回她的出生地朏頭村安葬。
每年邵秀珍犧牲日和春節,當地領導都委派有關領導和邵秀珍生前好友到朏頭慰問其家屬,並送來慰問金和禮品。同時還發給她的弟妹一人一份獎狀式的筆記本,上面寫著:“某某某同志:你姐為革命事業光榮犧牲,希望你為承繼革命傳統而奮鬥!”下蓋著黨委會等各部門公章。
當地領導還常常寫信鼓勵在南京就讀的邵秀珍二弟,建議學校給予全額獎學金,因他學習成績門門滿分,一九六三年還獲得高教部三好生獎勵。
相關評論
《邵秀珍》讓我十分感動
讀《邵秀珍》讓我十分感動,一個國小沒畢業的女子,憑藉著她對親人、對鄉親、對祖國、對人民充滿著愛,小小年紀便挑起了九口之家的生活重擔。她知道沒有文化是不行的,一方面孜孜不倦努力自學,另一方面則敦促弟妹專心求學。在她薰陶下,她的弟妹後來個個優秀。
在她小小年紀就擔任首屆和平鄉鄉長期間,為和平鄉做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她注重人才培養,教孩子從小就要打好學習的基礎,在她任上,擴建的和平國小曾為國家培育出大量的優秀苗子。
和平鄉管轄快安、上德、下德和朏頭,地域很大,人口又多,她十分關注和平鄉建設,竭力營造一個走向富俗、和睦團結的和平之鄉。其二弟寫的《記念我的大姐邵秀珍》一文,我含著淚反覆讀了好多遍:
你自幼挑起了家庭重擔,
卻寧願綴學讓弟妹上學讀詩。
你扛抬的石頭呀猶如重若千斤,
又不讓我們有絲毫得知。
你走鄉穿嶺都為了工作,
可知道妹妹暗暗哭過多少回?
鄰村有事你一夜沒睡,
半夜裡提著燈籠奔跑如飛。
你用自己的青春做賭注,
贏得了鄉村(指和平鄉)的和平。
你把生命獻給了祖國
留給人間一片光輝!
邵秀珍,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
邵秀珍憑藉著她對祖國對全人類的愛,以極其頑強的毅力努力自學各種文化知識,她習作的畫稿雖尚幼稚,卻也是大不易的事呵!她的“隨感”能收集到的不多,但字裡行間無不充滿著“愛”,這“愛”是熾熱的,可她短暫的一生卻未能享愛到愛情生活,這不能不讓人感到遺憾!可這“愛”也是“大愛”,愛親人、愛同事、愛人民、愛祖國,一種極其可貴的人間之愛。
我在想:如果一個人不愛自己的親人,不愛自己的同事,這樣的人能愛人民、愛祖國、愛全人類嗎?
她一生嚴於律己,連同她的家屬對寫《邵秀珍》百科詞條時也要求“只說經歷不談業績”。
她對工作極其負責,對同事關愛備至,甚至為了拯救同事的生命,不惜犧牲了自我。“某日(地下工地)出現塌方,她一邊叫人趕緊撤離,一邊趕去關總電源,當所有人都撤離完成後,見一師傅大腿受了傷,她背起這師傅走了幾十米,卻再也跑不動了,後來叫這師傅快跑,可自己卻被壓在深深的土方下面了…”讀到這裡,又怎能不叫人痛哭不已呢!
邵秀珍,這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名字,會永遠銘刻在我的心中!!
雖死猶生,留下英名
邵秀珍在廈門前線修建工事時,因突來颱風襲擊,工事垮塌,不幸光榮犧牲。她叫所有人趕快跑離,自己卻要衝進去關總電源,一心只想著保全同志們生命和避免國家財產免受更大損失,
據她同事回顧,她助人為樂,對同事關懷備至。作為工會主席的她,對一些家庭特別困難的同事常想方設法幫其解決,甚至具體到一些細節。
那時國家也較困難,政府經濟補助也很有限。她的家庭境況也不是很好的,每月除留下五元錢作為生活費外,其餘全都寄回去供弟妹讀書和全家生活費了。所以她雖想幫助一些同事解決一時困境,卻心有餘而力不足。
她生活十分節儉,那張“1958年7月攝於廈門前線”的照片上的身上衣服,也是她親自晚上一針一線縫製的。
那時食堂都是用大鐵鍋煮乾飯的,每天都有好幾斤鍋吧被倒掉。她對師傅說:“鍋吧用清水浸泡後揉碎,再清洗後濾乾,去除雜質用來煮飯。這煮出來的乾飯跟用大米煮的幾乎沒多大區別呢。”她說,她以前在老家時也從馬尾造船廠里機制磚瓦廠買鍋吧回家煮著吃的,度過了最艱難的一段時光…。後來廚房師傅就按這處理方法將清洗後的鍋吧煮飯,她和廚房師傅一起吃,果真也很噴香,廚房師傅就再也沒把鍋吧倒在溲水裡了。便按工會意見,把這些鍋吧清洗後賣給特別困難的職工。既為國家節約了開支也解一些職工燃眉之困。
邵秀珍同志去世五十多年了,她的同事回想起來仍然十分懷念,她雖死猶生,給後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英名。
邵秀珍遺物整理
簡介
1、邵秀珍有一枕套,是他父親設計母親一針一線剌繡的。因為邵秀珍白天工作繁忙,夜裡常常做夢,父母特意在這枕套上剌繡了四個字:“藏花作枕”,意指“有夢都香”。該枕套現被其二弟收藏。
2、邵秀珍有二本筆記本,一本記載著他的工作日記,另一本是存放在她的好友那裡的“理想”格言,後者隨她遷葬回老家時才由好友交還,不過上面還由他們的同事朋友為記念她寫了一些東西。這二本筆記現也由她二弟收藏著。
3、她的習作畫和隨筆,以及她去世後弟妹寫的部分紀念文章等,也由其二弟保管收藏著。
4、“我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女孩,所做的一切都是我份內該做的事。我喜歡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的一段話:“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於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應該是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的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經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爭。’” 這也許就是我的座右銘吧!”---這段話寫在她的日記扉頁上。
遺物圖冊及有關短文說明
一、邵秀珍遺物整理 部分
1、《記念我的大姐邵秀珍》
你自幼挑起了家庭重擔,
卻寧願綴學讓弟妹上學讀詩。
你扛抬的石頭呀猶如重若千斤,
又不讓我們有絲毫得知。
你走鄉穿嶺都為了工作,
可知道妹妹暗暗哭過多少回?
鄰村有事你一夜沒睡,
半夜裡提著燈籠奔跑如飛。
你用自己的青春做賭注,
贏得了鄉村(指和平鄉)的和平。
你把生命獻給了祖國
留給人間一片光輝!
1959年11月9日
寫於大姐邵秀珍犧牲一周年之際
二弟敬呈
( 這份資料是邵秀珍犧牲後,其二弟在秀珍筆記本上見到這油畫而題寫的,後來也藏放在邵秀珍遺物中)
2、隨感《要為國為民也為家》
燕子飛來了,他們多像盛開的桃花,一起走在上學的路上,去迎接那美麗的朝霞。
燕子飛來了,他們歡笑的歌聲響徹天涯。你們要為了祖國好好學習,我親愛的弟妹呀!
燕子飛來了,柳樹也發了芽。世界有多少事等著去做,要為國為民也為家!
3、隨感《我教妹妹畫輪船》
爸爸媽媽多喜歡,
我在大會照的相。
弟弟翻到第三頁,
妹妹看了還要看。
妹妹一定很貪玩,
蜻蜓站在她竹竿。
今晚叫妹留在家,
我教妹妹畫輪船。
邵秀珍 1957 8 25 戲作
4,《福州》
這是一張或由畫報上剪輯下來的福州街頭照片,在這張照片上寫著:
樓台和水榭還站立如故,
奇花異本又遍布四境。
好像是古代明珠經過拭拂,
又在新的日子裡放射光明。
西湖無限好景照耀著黃昏,
夕陽在樹叢和草地上塗朱抹金。
為了使戀人們走著不平凡的路,
月光又為偏僻的小徑嵌上玉琛。
朦朧中一個少女坐在岸上,
傾聽湖水溫柔的激濺聲,
仿佛她們是一對孿生的姐妹,
用秘密的家鄉話在那裡談心。
白玉蘭在月光下散發清香,
馬櫻樹復蓋著夜霧沉沉,(馬櫻樹又名合歡樹)
榕樹把城市密密保護,
每一片樹葉都在歌頌幸福安寧……
注:這張題作年代不詳,也不知是否其弟妹後來在邵秀珍收藏的這張福州照片上按秀珍文章改寫的。文中個別誤字做了糾正。收藏在邵秀珍遺物中。
5、這張《合家照》是在1958年邵秀珍突然接到上級命令,叫她即趕往廈門前線接受重要任務時一家人的合照,這也是邵秀珍生前唯一的一張合家照。沒想到這竟是最後一別!
照片後排右一是邵秀珍女士(略)。
6、《藏花作枕 有夢都香》
這是邵秀珍接到要去廈門前線接受新任務時,父母為其剌繡的一隻枕套。"藏花作枕"四字是其父書寫,母親剌繡,連夜趕製完成。
7、《大姐生日》日記
這是還在讀國小的她弟弟寫的《大姐生日》日記
全文如下:
我的大姐邵秀珍
1930年10月出生於馬尾朏頭村,因家裡貧窮,好像每次父母為她過生日都是用二個馬鈴薯來代替太平蛋,她是在哪一天生日的我卻忘記了。
父母年邁體弱,家裡弟妹多,她國小沒畢業就在家務農了,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擔。並在空閒時間敦促弟妹勤學,自己已也以身作則,努力自學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科普讀物。 (註:文中字跡年久褪色,不很清楚,個別錯字已由本人給糾正了,本文後來也收錄在邵秀珍遺物中)
二、邵秀珍習作畫
1、《獻給我母親的生日》
媽媽教我畫牡丹,進步很快呢。嘻嘻…我把它獻給我母親的生日 邵秀珍 1956 8 26
2、弟弟教我畫松鶴
3、《我愛家鄉也愛榕樹》
這是一張邵秀珍畫榕樹的鉛筆畫,
畫中題有:我愛我的家鄉,也愛榕樹,我要把畢生精力獻給家鄉的建設。
邵秀珍1956年塗鴉於榕城,時值鄉鎮幹部學習班閒暇
4、《鼓山塗鴉》
我雖住在鼓山腳下,可從沒去過鼓山。今天第一次由上級領導帶隊去鼓山活動,回來後憑記憶畫了一張畫。鼓山很美,要好好保護這名勝古蹟呵!邵秀珍 1956 11 12
5、雲南建築
我喜歡看風光片,尤其少數民族的建築,昨天扛石頭時腳關節又扭傷了,腫得很大。就在家畫了這二張畫 邵秀珍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