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祁古道
- 別稱:祁邵古道
- 位置:湖南邵陽、祁陽
簡要介紹,文化記載,
簡要介紹
邵祁古道自古代邵陽縣(現劃分為邵東縣、邵陽縣)到祁陽縣(現劃分為祁東縣、祁陽縣)。祁水是湘江一級支流。發源於邵陽縣四明山東側的九塘坳,流經祁東縣黃泥橋,在窰頭鋪的石灣村進入祁陽縣,經黎家坪、下馬渡匯入湘江。
古時,羅漢寺村中的這條峽谷,轎馬往還,挑夫絡繹。行人在峽谷的綠樹叢中穿行,每當“夕陽夕下”,遠道行人心中自會生髮出一種“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的淒清之情。古道上亭多、橋多,所以過去邵陽縣諸甲亭、酈家坪地界,三里一歇亭,十里一茶亭,單數羅漢寺村,過去出名的亭子就有好多座。從向天岩、聚仙岩流出的這條小溪,在村內就上下建有4座圓形的石拱橋。小石橋精緻而又古樸。從小溪的上游往下數去,位於王子坑峽谷深處邵祁交界處的古橋是這些小石橋中的第四座,故名四板橋。
文化記載
四板橋旁有一座出名的亭子,名四板亭。四板亭西門屬邵陽,東門屬祁陽(今祁東)。四板亭之所以有名,是因為西門和東門各有半邊絕對。西門的上聯絕對是:
王路清夷,誰道哥哥行不得。
東門的半邊下聯是:
人托歇息,千年冀共水流長。
和這兩個半邊絕對同時流傳於世的,還有兩個分別在邵陽和祁陽被人們津津樂道了幾百年的故事。
《酈家坪鎮志》記載:四板橋亭位於羅漢寺村東南部,明代架木板四塊供通行。清朝改為石板故得名。橋傍建亭。傳說當年修路建橋時,一女子坐轎經過,民工出言相戲拜橋。女子曰:“我出上聯,能對則拜橋並嫁你。”無人能對,後石匠刻聯於亭門,成絕對。
祁陽的故事則說:此亭為明崇禎年間祁陽人陳薦所修。亭修成後,靠邵陽這邊亭門上的對聯由邵陽人出上聯,祁陽人對下聯;靠祁陽那邊亭門上的對聯,由祁陽人出下聯,邵陽人對上聯。結果是祁陽人對不出邵陽人的上聯,邵陽人也對不出祁陽人的下聯,於是兩個半邊對聯留傳至今。此故事中說到的陳薦,是祁陽鹹菜塘(今祁東縣金橋鎮鹹菜塘)人,1545年(明嘉靖二十四年)生,1632年(明崇禎五年)卒,曾先後做過明朝的吏部、刑部和戶部尚書,是一個很有名氣的朝廷重臣。為官廉潔奉公,晚年致仕回家,閉門著書,非常關心家鄉公益事業。四板亭就是他致仕回家賦閒時修的。
兩個故事誰真誰偽,不得而知。相比之中,筆者覺得在邵陽留傳的“民工攔轎,少女出聯”的故事更有趣味性,而且兩個半邊對聯,只有西門的對聯方能真正稱得上絕對。三百六十年來,多少南來北往的達官貴人、文人學士,在此停轎歇鞍,駐足對聯之下,吟喔玩味,捊須沉思,口口相傳,但數百年來竟無一人能對出下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