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李清

邵李清(1900—1930),字澤民,武義邵宅人。父親為僱農,母親早亡,賴外祖母撫養長大。1921年,在金華就讀於浙江省立第七師範,結識同鄉千一,參加白話詩文研究會,閱讀進步書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李清
  • 別名:字澤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武義邵宅
  • 出生日期:1900
  • 逝世日期:1930
  • 職業:革命者
  • 信仰:共產黨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

人物生平

1924年,回鄉執教國小。1926年8月,由千一、錢兆鵬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下半年,在邵宅村組織武義縣第一個農民協會,迫使族長出借“祖常積穀”給貧苦農民度荒,收回常田廟產給60多戶農民耕種。
1927年3月15日,發動千餘農民參加孫中山逝世紀念大會,會後示威遊行,聲威達全縣。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曾兩次被拘捕,經民眾向當局施加壓力後釋放。
1928年8月4日深夜,與徐理富率領黨團員、農民積極分子40餘人,武力懲治隔屋村惡霸林某。10月,武義、永康聯合暴動失敗,遭通緝。11月,接任中共武義縣委書記,因形勢險惡,暫隱蔽義烏縣西區任國小教師。
1929年冬,返武義組織武裝起義,鎮壓惡霸,收繳保衛團槍枝,在武義、金華兩縣交界大公山建立游擊根據地。
1930年2月,中共浙江省武義紅軍游擊隊成立,任黨代表兼副總指揮,隊伍一度發展到3000餘人。9月,赴上海買槍時被捕,10月2日被殺害於蘭溪台基。

人物事跡

邵李清,字澤民,1901年2月出生在本縣上邵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926年8月由千家駒、錢兆鵬介紹入中國共產黨,任支部委員,分工農運工作。1927年6月任中共武義臨時縣委委員,11月任中共武義縣委書記。
邵李清根據黨中央有關農民運動的批示精神,在邵宅村發動貧苦農民,建立了全縣第一個農民協會,他被推選為主任。邵李清一面領導農會實行“二五”減租,一面培養積極分子入黨,建立了村黨支部。他把村里廟會的100多畝糧田收歸農會,分配給60多戶無地少地農戶耕種,又打開邵氏宗祠糧倉,把400餘擔積穀借給困難戶度荒。
1928年8月3日,邵李清主持召開縣委擴大會議,在徐英指導下,貫徹中央“八七”會議精神,決定成立全縣東南西北四個區委,並於次日與縣委委員倪雲騰一起帶領黨團員40餘人,到隔屋村懲辦了欺壓農民的惡霸林新福,鼓舞了民眾,震懾了敵人。同年9月13日,武義、永康兩縣黨組織在桐琴召開聯席會議,決定進行聯合秋收暴動。由於條件不成熟,暴動失敗,反動政府狂搜捕共產黨員和“暴動分子”,懸賞緝拿邵李清。在這危急關頭,邵李清一面通知各基層支部和農民協會轉入隱蔽聯繫,一面由楊海濤護送到義烏,由義烏黨組織安排他到華溪鄉里塘村任教,並參加當地黨的活動。
1930年1月,邵李清回到武義,在王村附近的大公山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浙武紅軍游擊隊,由徐金財擔任總指揮,邵李清任黨代表。紅軍隊伍迅速擴大到2000多人,當時黨中央的《紅旗日報》專題報導了武義紅軍游擊隊成立的訊息。
這年3月邵李清親自帶領紅軍襲擊後陳村的惡霸陳子賢及其保衛團,當場擊斃陳子賢及團丁2名,繳獲土槍9支。首戰告捷,軍威大振,紅軍隊伍進一步擴大到3000多人。
邵李清非常重視紅軍紀律,認為這是站住腳跟、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為此他親自為紅軍制訂了四條紀律。戰鬥之餘,他還親自帶領紅軍,幫助當地農民勞動生產。隨著紅軍隊伍的擴大和鬥爭的節節勝利,紅軍中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違法亂紀行為相繼暴露。邵李清及時召開會議,研究整頓紅軍,公開處決腐敗變節分子。
邵李清為加強紅軍的武器裝備,做了大量的籌集工作。1930年8月他離開武義,親自到上海購買槍枝彈藥。由於奸細告密,不幸於9月13日在上海被捕,10月2日在蘭溪台基刑場英勇就義,時年29歲。臨刑前,他給妻子陳春鳳寫了絕筆信和詩,說:“人雖死精神不死,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囑咐“汝靜心以待,必有光明之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