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秧號子

邵伯秧號子

邵伯秧號子是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傳統民歌,起源於古代勞動婦女在繁重的栽秧農活中,表述心跡,解乏助興的藝術。相傳已有千年以上歷史。其內容有表達男女愛情的、有如怨如訴的、還有歷史知識的等等,無所不唱。形式有齊唱、獨唱、對唱,一般是“一人唱眾人和”。栽秧領趟的婦女,既是栽秧能手,又是唱秧號子的能手,由她唱“頭號”,眾人唱“吆號”。

200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邵伯秧號子被列入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邵伯秧號子
  • 種類:傳統民歌
  • 起源:古代勞動婦女
  • 地區:邵伯
簡介,起源發展,

簡介

解放後,當地黨委、政府為邵伯秧號子做了許多發掘、搶救、傳承的工作,許多從未聽過的栽秧號子被發掘出來,一批秧號子能手脫穎而出。1951年,秧號子能手施登英、趙錦珠3次應邀參加江蘇省民歌文藝匯演。1953年,江蘇省歌舞隊成立,施登英被招入隊,專門演唱邵伯秧號子。之後趙錦珠又被請到省歌舞團,與歌唱家雪飛同台演出邵伯秧號子。
邵伯秧號子曲調優美,節奏明快,生活氣息濃郁。江蘇音樂家費克、武俊達、吳岫明、張仲樵以及上海、北京等地的音樂家、藝術家、作家多次來邵伯採風。他們或向報刊電台推薦,或寫文章給予讚揚、評價。有的還把邵伯秧號子編進樂曲和舞曲。費克根據他的記譜改編的《拔根蘆柴花》的曲調,使這首原本就天生麗質的秧號子,雕飾得更加優美動人。

起源發展

邵伯地處長江下游,水網稠密,水系發達,農業耕作歷史悠久。東晉時鎮東就有大片秧田,到了南北朝宋元嘉年間(424),即有“一禾雙穗”的記載,“廣袤千里,畝收皆倍”。與栽秧相伴的秧號子是稻作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勞者歌其事”(漢·韓嬰),栽秧號子當有千年以上歷史。“十八個大姐下田來,莫把秧號冷了台”,秧號子是人民大眾的“天籟之聲”,水鄉農民的“田原牧歌”。插秧時節,長日當空,婦女們面朝水田背朝天,“栽秧不栽啞巴秧”,她們借秧號子表述心聲,解乏助興。經過千年的流傳,加之勞動力的流動和婚姻嫁娶等因素,邵伯秧號子兼收並蓄,形成了豐富的演唱曲調和演唱內容。那自北向南、湖西湖東打秧號子場面是何等壯闊。
邵伯的一位老人劉振曷曾收藏了一本祖傳幾代的《秧號書》,其中就有流傳甚廣的《拔根蘆柴花》、《一根絲線牽過河》(《沙稜子撂在外》)等秧號子,記載的時間為嘉慶三年(1798),可見載書入冊至少已有200多年了。
上世紀50年代,邵伯地區經常開展賽民歌、競號子活動,邵伯秧號子開始走上舞台。1953年夏收前,從四鄉八鎮趕來的數千名號子手,在露筋鄉參加賽號子大會。他們激情滿懷,放聲高歌,你唱我和,此起彼伏,這是江都建國以來,至今規模最大的一次賽號子盛會。施登英、趙錦珠等優秀的秧號手嶄露頭角,被推薦參加揚州專區民歌演唱會和江蘇省民歌文藝匯演。後來,被專業音樂工作者稱為“金嗓子”的施登英被招入江蘇省歌舞隊,專門演唱邵伯秧號子,並在1954年11月江蘇省第一屆音樂舞蹈訓練班上首唱《拔根蘆柴花》、《一根絲線牽過河》,把原汁原味的秧號子從邵伯唱到了省城。
1956年7月,歌唱家雪飛在全國第一屆音樂周活動上首唱改編後的《拔根蘆柴花》,讓富有邵伯地方風情的秧號子唱響全國。1958年,《一根絲線牽過河》被改編為電影《布穀鳥又叫了》的插曲,80年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亞洲民歌。1998年,《拔根蘆柴花》、《一根絲線牽過河》等9首邵伯秧號子被收入《中國民間歌曲集成·(江蘇卷)》。秧號子在栽秧勞動中產生,伴隨著栽秧而歌唱,它是勞動人民為了振奮精神,鼓舞幹勁,抒發感情,消除疲勞而自我娛樂的一種世代承襲的民間歌唱形式。
邵伯秧號子大都是民眾即時即興發揮,內容廣泛,曲目繁多,有表達男女愛情的,如《情哥想妹心內憂》;有追求個性解放的,如《快來參加新四軍》;有表現自然生物的,如《早上起來天氣晴》;有反映史傳人物的,如《十二月古人名》;有體現日常生活的,如《小媳婦苦難挨》。秧號子的唱詞多為口頭語,生動形象,質樸自然,貼近底層勞動人民的生產生活,是真正用鄉音唱鄉情的“草根文化”。
凡傳唱不衰的秧號子,都達到了歌詞與曲調的完美結合。《拔根蘆柴花》歌詞簡樸,曲調明朗雋永,有如清風撲面,令人心曠神怡;《一根絲線牽過河》是一首經典之作,描述男女質樸愛情,曲調優美,徐緩清新中不乏滔滔激奮,明朗嫵媚中略帶淡淡哀愁。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一次全國文藝匯演中,富有濃郁鄉情的邵伯秧號子曾喚起周總理對故鄉的深切懷念;1994年江澤民總書記參觀相關展覽時,也特別提出要聽秧號子《拔根蘆柴花》。
邵伯栽秧號子融山歌、小調的特點於一體,集抒情性與敘事性於一曲,簡潔質樸,風格獨特,旋律流暢,節奏感強。通常用領唱加和唱,即“一唱眾和”的形式。由嗓子和口才最好的栽秧能手,即領趟的婦女領唱“打頭號子”,接著眾人“吆號子”。賽號子時還有對唱、獨唱。大多數“領唱”節奏舒展自如,音調明亮悠揚,優美動聽,“眾和”節拍規整,節奏明快,跌宕鏗鏘,洋溢著濃烈的勞動氣氛。
秧號子的傳播靠口傳心授,母教女、老歌手帶新歌手由來已久,如崔揚氏(邵伯桃園莊)傳崔寶珍(婚嫁到邵伯柏莊,母傳女),崔寶珍傳孫正華(邵伯伯莊婚嫁到邵伯戴家莊,師傳),孫正華傳戴明芳(邵伯戴家莊婚嫁到馬家莊,師傳),戴明芳傳馬金蘭(馬家莊,師傳)等。邵伯秧號子,產生了許多出色的秧號歌手,施登英、黃鳳英、趙錦珠都曾在上世紀50年代風靡全國;目前健在的第三代傳人許金英,其原生態唱法別具一格,有大量錄音、錄像留世;新一代民歌手張小紅繼承了秧號子的傳統唱法,受到各界讚揚和好評。
秧號子原本就沒有歌名,為了便於區別,往往將重複的曲調、重複的詞句作為秧號子的名稱,有以曲調命名的,也有以唱詞結構命名的;有以唱詞首句或其它詞句命名的,也有相當一部分以襯詞命名的。唱詞句式以7字4句、7字8句居多,唱號子富有情趣,也有大致規律,早上是“七字唱”,中飯前唱“串十字”,吃晚茶唱“疊斷橋”,晚茶後唱“五句半”、“晚了黃昏”等。如果栽秧到了要“了秧”的時候,就唱“了秧”號子,大家一聽就來幫忙,全部插完才收工。
很多有識之士為傳承秧號子做了大量發掘、搶救工作。據統計,邵伯秧號子約有400餘首,散佚200餘首,現已蒐集整理157首,其中不同曲調24首。曾經,每逢插秧季節,廣闊的田野上就會飄蕩起嘹亮的秧號子,那是一種歌者爽朗、和者興奮的勞動場景。而今,隨著農業機械化的迅猛發展,原始的勞動密集型的人工栽秧盛況已不復存在,變遷的時代將傳唱了千百年的秧號子無情地推向了歷史。然而,作為一朵千年藝術奇葩,秧號子仍然具有不可湮滅的藝術價值,不應該就此告別文化舞台。2007年,經江蘇省政府批准,邵伯秧號子被列入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地方黨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2001年成立了邵伯民歌樂隊,傳承秧號子的原生態唱法。2004年秧號子走進課堂,作為國小音樂教材,列入音樂考試範圍。各村、各企業還組建秧號子演唱隊伍,打造村、企文化。“號子一打聲氣開,順風颳到九條街,興化高郵穿城過,揚州邵伯傳過來”的秧號子盛況,決不會成為歷史的“絕唱”。
(簡益據華續先《如水鄉歌,千年清香》,徐多慶、沈曉鋒《邵伯秧號子:這邊唱來那邊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