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生,湖南瀏陽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法理學教研室副主任,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昭繼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西北政法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簡介,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科研成果,正在完成的著作:,專(譯)著:,論(譯)文:,主持的課題:,
人物簡介
邱昭繼,1979年1月生,湖南瀏陽人,西北政法大學刑事法學院教授,法學博士,法理學教研室副主任,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習經歷
邱昭繼副教授2001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2004年畢業於西北政法學院研究生部,獲法學理論專業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4年至2006年,擔任西北政法學院法理學教研室助教;2006年至2008年擔任西北政法大學法理學教研室講師;2008年至今擔任西北政法大學法理學教研室副教授和法學理論專業碩士生導師,2009年起擔任《法學教育研究》“比較法律教育”欄目主持人。講授課程為《法理學》、《法學導論》、《法學原著選讀》、《法律語言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分析法哲學、法學方法論和法律語言學,近期在關注西方馬克思主義法學。代表作有“法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法律中的可辯駁推理”、《法理學:理論與語境》(譯著)、《法律、語言與法律的確定性》(譯著)、《馬克思主義與法律》(譯著)。
科研成果
正在完成的著作:
《法律的不確定性——從現代分析法學的角度看》。
專(譯)著:
1、休·柯林斯:《馬克思主義與法律》,邱昭繼譯,法律出版社,2012年。
2、布賴恩·比克斯:《法理學:理論與語境》(博觀譯叢),邱昭繼譯,法律出版社,2008年。
3、布賴恩·比克斯:《法律、語言與法律的確定性》(法律語言學譯叢),邱昭繼譯,法律出版社,2007年。
4、布賴恩·比克斯:《牛津法律理論詞典》,法律出版社,邱昭繼(與馬得華、劉葉深、冉傑、魯強合譯),2007年。
5、安德雷·馬默編:《法律與解釋》(博觀譯叢),邱昭繼等譯(與張卓明、徐宗立、李娟合譯),法律出版社,2006年12月。
6、《法學導論》,楊宗科主編,法律出版社,2005年。
論(譯)文:
1、“法律問題有唯一正確答案嗎?——論德沃金的正確答案論題”,《法律方法》第九卷,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2、“關於憲法方法論的幾點評論”,載鄭永流主編:《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9年第1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3、【美】布賴恩·比克斯:“美國法中的哲學:分析法哲學”,祝夢君譯,邱昭繼校,載鄭永流主編:《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9年第1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4、“法律的不確定性與客觀性、確實性和自主性”,《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第1期。
5、“法學研究中的概念分析方法”,《法律科學》2008年第6期。
6、“奧斯汀的言語行為理論與法理學”,《法制與社會發展》,2008年第2期。
7、“法律理論中的權威問題”,載鄭永流主編:《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8、【英】約翰·菲尼斯:“《法律帝國》中的理由與權威”,邱昭繼譯,載鄭永流主編:《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9、【英】約瑟夫·拉茲:“權威、法律和道德”,劉葉深譯,邱昭繼校,載鄭永流主編:《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7年第2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10、“法律的不確定性及其對我國法治建設的啟示”,《理論探索》,2007年第6期。
11、“法律現實主義的再生——兼評布賴恩·萊特的自然化法學思想”,《清華法律評論》,清華大學出版社,獨著,約1.5萬字,2007年第1輯。
12、“論判決書中‘法官後語’的語篇分析”,《修辭學習》,2006年第4期,獨著,約7000字。
13、“語言遊戲中的法律和法律實踐——哈特和日常語言哲學”,載鄭永流主編:《法哲學與法社會學論叢》2006年第1期,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7月。
14、“加德納論法律的合法律性”,載許章潤主編:《清華法學》第7輯,2006年1月。
15、“法律中的可辯駁推理”,《法律科學》,2005年第4期(人大複印資料《法理學·法史學》2005年第10期全文轉載)。
16、“法律的治理化傳統及其局限——《法制與治理》讀後”,世紀中國網,2004年5月。
主持的課題:
1、“當代英美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研究”,201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西部),11XFX017。
2、“法律的不確定性、客觀性與法治”,2009年度國家法治與法學理論研究項目中青年項目,09SFB3003。
3、“法律的不確定性問題研究”,2008年度西北政法大學校級項目,課題編號08XJC001。
4、“西方解釋哲學與法律解釋”,2005年度西北政法大學青年項目,課題編號05XJ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