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可榮 ,(1873一1935),號耀庭,廣東清遠縣太平鄉(清新縣太和鎮井塘村)人。其父邱仕賢曾任過清末的騎尉,但家境清貧,沒有什麼遺產,邱可榮唯讀了兩三年私塾,後到廣東肇慶府巡防營當兵,清光緒年間任候補千總,巡防營管帶。民國元年,任肇軍第四、五、六等營統領,護國軍第二軍獨立團團長,粵軍第十四統領,粵軍第五司令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邱可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東省
- 出生日期:1873年9月
- 逝世日期:1935年10月
- 職業:軍人
- 主要成就:參加護國、護法運動
- 軍銜:中將銜陸軍少將
- 勳章:四等文虎勳章
年少投軍,護國反袁,傾心護法,救濟桑梓,
年少投軍
邱可榮在年輕時靠上山砍柴為生。有一次,因空腹上山砍柴,餓暈了,他從山上摔了下來,從那之後,他丟了鐮、槓,去幫商隊撐船。時值清朝末年,兵荒馬亂,經常有匪徒來搶船,每次邱都能把匪徒趕走。後來一些船主索性請他做打手,以防匪徒搶劫。
邱可榮當年領兵剿匪,救出不少被土匪“綁架勒索錢財”的“金山客”,那些“金山客”給他報酬,但他分文不取。據《高要縣誌》記載:邱可榮也成為清政府在肇慶的最後一任守備。
1911年11月,在同盟會陳子昂等人的反覆策動下,清軍隆世儲率所部三個營,和綠林出身的廣東水師巡防營管帶李耀漢率所部一個營,與進入肇慶的民軍聯合,在肇慶宣布獨立,脫離清政府統治,歸附獨立的廣東軍政府。12月8日,隆世儲率部分官兵參加廣東的早期北伐,李耀漢接管所遺營勇,並經廣東水陸軍務督辦朱執信批准,李耀漢將所部擴充為巡防營標統(即團),李華秋、邱可榮、翟汪、蕭士計分任各營管帶(即營長)。
護國反袁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凱宣布復辟封建帝制。蔡鍔、唐繼堯在雲南,陸榮廷在廣西宣布獨立,1916年5月1日,護國軍在肇慶組成岑春煊為都司令的兩廣都司令部,揮軍反袁,8日,又成立軍務院。這就是歷史上的“護國運動”。
邱可榮任護國第二軍獨立團團長。在軍閥割據時期,各種勢力相互交錯,邱可榮高舉反袁旗幟,與他的老上司隆世儲一道,成為護國反袁的重要力量。
不久,孫中山致電肇慶軍務院,表示要共力討袁。在國人的聲討聲中,袁世凱死去。
傾心護法
袁世凱死後,黎元洪任總統,段祺瑞出任總理,恢復“約法”,舊國會亦恢復。1917至1918年,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黨人為維護臨時約法、恢復國會,聯合滇、桂軍隊繼續進行反對北洋政府獨裁統治的鬥爭,即護法運動。
1918年春,北洋政府已與廣東省長李耀漢(1917年7月任命其為廣東省長)、巡防司令袁帶、欽防督辦兼統領馮銘楷聯絡,讓李耀漢在必要時由江西開入南雄、韶關一帶,牽制廣東的滇、桂軍。
此時,北洋軍閥已與握有實力的兩廣巡閱使陸榮廷分裂,認為只有龍濟光可以制陸榮廷,於是下令免除陸榮廷職,特任龍濟光為兩廣巡閱使。
龍濟光受命後,即通電就職,在各縣市遍貼新任巡閱使的就職布告,率總計二萬餘兵力,從海南島渡海,分別向高州、雷州、陽江等處的港口登入,與主張“護法”的滇、桂軍閥進行戰爭。
為了拉攏李耀漢,北洋政府電令其馬上兼督軍職,龍濟光也發電給李耀漢,敦促李踐行約定,但李耀漢居留肇慶城,沒有作表示。
桂軍莫榮新最大的顧慮就是擔心李耀漢乘虛發動兵變,而且肇軍握著西江咽喉,如被龍濟光軍勢力滲入,與李耀漢取得聯絡,則廣東護國大局必致瓦解。
為此,莫榮新—面派人到肇慶假意安慰李耀漢,並籠絡肇軍的軍官如翟汪、陳均義、邱可榮、古日光等人;一面發出十萬火急軍電,加派李烈均為前敵總指揮,揮軍前進。
“護法”軍林虎自陽江失守後,重新整頓隊伍,並全線開赴陽江,自己親臨前線,鼓舞土氣,與龍濟光下屬的李嘉品部大戰,相持三四日,李部不支,帶著殘部向電白、雷州方面潰退。
李烈均也率各軍奮勇進擊龍軍,龍軍不支,向雷州退守待援,此時龍軍尤其希望李耀漢即日發動兵變,就職廣東督軍,乘虛攻取廣州。
當時李耀漢部在肇慶,其下屬邱可榮所統領的三個營均在肇慶。在邱可榮統領部的一名總教官,每日將收到的戰報轉交邱時,只見邱可榮異常沉著,全不作準備。
邱可榮原是—個巡防警的老軍官,責在維持地方治安,一向不參加政治活動,又非李耀漢的嫡系。李耀漢與北京政府的一切秘密行動,他都很少參與。
而邱可榮原本就接受過李烈均的領導,屬下營長唐洪亮等人早已傾向“護法”,邱與其營長亦已心心相印,李耀漢之所以遲遲不敢公開發動對桂軍的戰鬥,這也是重要原因。
由於李耀漢遲遲不敢發動兵變,北洋軍隊亦未見南下,任由莫榮新調兵遣將,源源不斷向前方補充軍事實力,而龍軍被困孤城已有兩月之久,包圍圈越縮越緊。最後,龍濟光彈盡援絕,士無鬥志,棄城逃走。
龍濟光離粵赴北京,投向段祺瑞。龍濟光失敗後,僅數月,滇、桂軍閥乘機解除了李耀漢的廣東省長之職。
救濟桑梓
1928年,因為年老體弱,邱可榮退居廣州河南百睦一巷居住。
邱為人剛直不阿,嫉惡如仇。他回到家鄉,清遠縣民團大隊長潘伯良求見,邱當面拒絕。第二次由於潘伯良苦苦哀求,接見了他。一見面,邱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潘伯良,你好事多為,開賭館、開煙管,奸淫擄掠,樣樣都有你的份,你要注意注意,不要危害人們啊。”
邱可榮對受苦的人非常關心,並樂於公益事業。如1915年發生大水災,邱為體恤民眾疾苦,及時派船施粥,救濟災民。
據《清遠縣誌》人物篇《陳可鈺》記敘:1931年,當得知清遠先後兩次遭遇洪水,災情嚴重,陳可鈺專程找到邱可榮商議救災,並一同召開旅省同鄉緊急救災大會。
邱可榮死後,追隨他20多年的秘書劉仲勤寫下一副輓聯:
念廿年,患難相交,言聽計從,戎馬賓士遍四海;
僅二日,沉阿莫救,老成凋謝,不堪回首望端江。
1935年10月,邱可榮病逝,遺體運回清遠安葬。邱可榮一生戎馬,在“護國”、“護法”運動中,有過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