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高嶺組原稱“那高嶺頁岩”。下泥盆世中期地層。最初命名地點在中國廣西橫縣六景圩北,分布於廣西境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那高嶺組
- 原稱:那高嶺頁岩
- 最初命名地點:中國廣西橫縣六景圩北
- 分布於:廣西境內
- 岩性:灰綠色泥岩
那高嶺組原稱“那高嶺頁岩”。下泥盆世中期地層。最初命名地點在中國廣西橫縣六景圩北,分布於廣西境內。
那高嶺組原稱“那高嶺頁岩”。下泥盆世中期地層。最初命名地點在中國廣西橫縣六景圩北,分布於廣西境內。岩性為灰綠色泥岩,下部夾灰岩,頂部砂質較多。產腕足類那高嶺東方石燕、廣西無隔板槽貝及珊瑚、竹節石等,全厚140—150米。...
高嶺組(段)高嶺組(段)是地質部中南地質研究所於1964年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地質部中南地質研究所,1964年命名。分布範圍 華中,湖南省
廣西南寧蓮花山組與那高嶺組過渡層種的徐家沖組合物種多樣性最高,幾乎涵蓋了與其他地區對應的所有屬種,說明廣西南寧地區可能是盔甲魚類輻射和擴散的中心之一。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古魚類組合、早期微管植物組合和腕足類動物組合表現出顯著...
那高嶺組:灰綠色泥岩夾石灰岩,上部細砂岩為主。含東方石燕、魚脊珊瑚。178m。蓮花山組:紫紅色砂岩為主,上部夾紫紅色泥岩,中、下部為礫狀砂岩。含盔甲魚、醜 洲魚。340m。~~~一~~~角度不整合~一~一~一一~一~~~...
廣西泥盆系最早出現正常淺海碳酸鹽岩的層段是那高嶺組,最早的珊瑚化石層即產於那高嶺組下段中上部,為一些小個體單體珊瑚,分布範圍小,據現有資料,只分布在橫縣六景一帶,而其他地區的那高嶺組不夾灰岩。至鬱江組的中部及上部,...
武定華南魚發現於1973年前後雲南武定的坡松沖組地層中,而2022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科考人員在廣西南寧發現了華南魚的又一新種,發現於早泥盆世布拉格時期的蓮花山組和那高嶺組的互動過渡帶的地層中,於是,華南魚類在...
盆面出露總長度為4.6千米,岩層由老到新分為蓮花山組、那高嶺組、鬱江組、未命名組、那叫組、民塘組、谷閉組、融縣組、各組岩層各有特式,是研究地質學、沉積學及科普教育的理想基地。南寧屬亞熱帶季風區,陽光充足,雨量充沛,...
為淺海相沉積,以灰黑色炭質泥岩為主夾粉砂岩,厚84米,含腕足類Euryspirifer tonkinensis、Dicoelostrophia annamitica、Cymostro phia,珊瑚Calceola等。與上覆塘丁組和下伏那高嶺組均呈整合接觸。此名已廢棄不用。
巴潤特花組(Baruntehua Fm)的時代屬早泥盆世那高嶺期。分布於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西山。下段為灰綠色凝灰質砂岩夾凝灰質板岩、泥岩、綠色凝灰岩、岩屑晶屑凝灰岩,含腕足類、苔蘚蟲及珊瑚化石,出露厚度大於555米;上段為灰綠、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