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邢州學派的產生背景堡促體主要有地理背景、人文背景、歷史背景、家庭背景等四個方面。地理背景是指邢州學派的核心人物劉秉忠、張文謙、張易、郭守敬、王恂都在邢台縣紫金山學習過,可以說紫金山是邢州學派的源頭。不同的是劉秉忠、張文謙、張易三個是同學,而郭守敬、王恂是劉秉忠的學生。從人文背景來說,邢州是中原農耕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匯點。從歷史背景來說,邢州學派的核心人物們已突破狹隘的以漢族為正統的觀念。從家庭背景來說,邢州學派的核心人物都是出身於書香門第,有學習文化的志願和條件。
從邢州學獄定雅派的人物構成來說,除了劉秉忠、張文謙、張易、郭守敬、王恂五個核心人物外,還包括劉肅、馬亨、許衡、竇默、趙秉溫、齊履謙、劉秉恕、劉德淵、僧人普安等人。洺水(今威縣)人劉肅是劉秉忠、張文謙向忽必烈推薦治理邢州的官吏;邢州南和墓匪獄人馬亨也是劉秉忠向忽必烈推薦的,後任戶部尚書,主抓財政;河南人許衡同邢州艱煮立學派的核心人物們關係非同一般;竇默作為劉秉忠的摯友和岳父,同邢州學派的關係密切;趙秉溫是劉秉忠的學生,齊履謙是郭守敬的學生,劉秉恕是劉秉忠的弟弟;內丘人劉德淵和僧人普安和邢州學派的核心人物誌同道合,經常在一起探討學問。
學派起源
樹有根,水有源,邢州學派的源頭是紫金山。紫金山位於河北邢台、武安和山西左權兩省三縣交界處。《元史》和《邢台縣誌》均記載:邢台人劉秉忠(1216—1274),沙河人張文謙(1217—1283),邢台人郭守敬(1231—1316),河北唐縣人王恂(1235—1281),山西太原人張易(生年不詳),五人均在紫金山學習,但記載混亂,只說郭守敬師從劉秉忠,是劉秉忠的學生,說劉秉忠、張文謙、張易、王恂四人是同學,從歷史文獻資料記載看,張易、劉秉忠、張文謙三個人的字,皆從“仲”,張易字“仲一”,劉秉忠字“仲晦”,張文謙字“仲謙”,儘管張易生年不詳,但從字義上看,張易居首,劉秉忠居中,張文謙最小,三人年齡大致相當,史稱三人同學於邢州西一百四十里的紫金山,是合乎實際的。史書說劉秉忠13歲離開紫金山,說明三人同學於紫金山,當在他的少年時代。劉秉忠比王恂大19歲,張文謙比王恂大18歲,張易比劉秉忠、張文謙的年齡還大,因此說,王恂不會是以上三人的同學。
歷史記載:只說王恂、郭守敬師從劉秉忠,未說二人師從張易和張文謙,劉秉忠離開紫金山後,只是在父親去逝後,於1247年春至1248年冬回邢州守喪,因此推斷,王恂、郭守敬師從劉秉忠的時間當在劉秉忠回邢州守喪期永榆間。史載:1238年,邢州大旱,出家邢州天寧寺的劉秉忠,隨虛照禪師至雲中(大同),途中經中山唐縣,劉秉忠發現王恂是個可造之才,於是在奔喪的匆忙中,也沒有忘記把王恂帶回邢州進行培養。只是《元史·王恂傳》把邢州紫金山誤寫成磁州紫金山了。郭守敬的祖父郭榮對劉秉忠的才學十分了解,後劉秉忠又入雲中南堂寺苦學數載,後經棗夜影凝海雲禪師引薦,而得到蒙古親王忽必烈的重用,劉秉忠奔父喪,忽必烈賜黃金百兩,並派使臣送其回邢州,是十分榮耀的事,此時劉秉忠不僅以一位著名學者的面孔回到故鄉,而且以政治地位十分顯赫的身份榮歸故里,此時,郭榮深知讓郭守敬跟劉秉忠學習比跟自己讀書好得多,加上當時科舉長期廢置,郭榮讓孫子跟隨劉秉忠學習的另一層目的,是希望孫子將來在政治上有所依託。
主要貢獻
邢州學派的主要貢獻在三個方面:其一政治成就;其二,科學技術成就;其三,文學藝術成就。
政治成就包括忽必烈藩王時和元朝時期。在忽必烈藩王時,劉秉忠向忽必烈薦賢舉能,劉秉忠還上了萬言國策,並向忽必烈舉薦廉吏,治理邢州。在蒙古國改元過程中,邢州學派在建國定製方面,如改元建號,定新都,立官制,制朝儀,做出了貢獻。棕嫌拔疊
邢州學派在科學貢獻方面最為突出。首先是在建築設計上成就斐然,如營建上都開平,設計元大都(今北京市),建造登封觀測台,設計元大都司天台。其次是水利工程成效顯著,元中統元年,郭守敬提出“水利六事”,出發點是利國利民;西夏治水是郭守敬修復漢唐的舊渠水利工程,水利工程恢復後,使西夏成為元代的糧倉。通惠河是一個巨大的水利工程,工程完成後,江南糧食可直接調到元大都,對元政治穩定起了重要作用。元代的天文儀器是宋、金時留下來的,已破舊不能使用,郭守敬製作了大量的天文儀器,如簡儀、仰儀、寶山漏、
大明殿燈漏、日月食儀器等。元代在曆法制定方面達到登峰造極,郭守敬主持制定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授時曆》。王恂在術學研究方面值得稱道,他提出三次內插法、孤天割園術,計算日出日落的時刻和晝夜時差,創立高次方程新解法。張文謙在勸課農桑方面貢獻最為突出,他在任大司農期間,主編了元代重要農書《農桑輯要》。
邢州學派在文學藝術方面,劉秉忠的貢獻最為突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詩詞,今天看到的僅有詩集《藏春集》,他在詩詞方面享有盛名,他的詩詞集中反映了他拯世濟民的宏圖大志。
研究意義
研究邢州學派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一,有利於促進民族大團結。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漢族人口眾多,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
大漢族主義思想,不利於民族團結,邢州學派打破了大漢族主義思想的束縛,在民族團結方面做出貢獻。其二,邢州學派注重自然科學和實用科學的研究,決策國家大事,造福民眾,值得提倡學習。其三,邢州學派的協作精神值得學習。在這方面最突出的是完成先進的曆法《授時曆》,張文謙負責領導、協調工作,王恂主要研究數據,郭守敬主要製作儀器和天文觀測。
代表人物
劉秉忠
劉秉忠,邢州學派的集大成者,是邢州學派的核心領袖人物。元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風水學家、占卜學家,學貫釋道儒,為一代成憲,“參帷幄之密,定社稷大計”,是元代國家體制的總設計師和最傑出的政治家,創作了《平沙玉尺經》和《玉尺新鏡》,是玄奧深沉的思想家,他親自勘測、設計和督建了元上都、元大都,培養出郭守敬、王恂等傑出的天文學家,並倡修《授時曆》,是傑出的科學家和建築學家,著有詩集《藏春集》10卷、《劉秉忠詩集》22卷,《劉秉忠文集》10卷,《藏春詞》1卷,是才華橫溢的文學家,他“字畫皆出魯公筆法,草書得二王三昧”,又是傳統功底極深的書法家。
劉秉忠,初名侃。字仲晦。邢州(今邢台市)人。曾出任邢台節度府令史,後從浮屠禪師雲海游,更名子聰。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前,注意物色人才,他與雲海禪師一起入見,忽必烈把他留在身邊,商議軍國大事。即位後,國家典章制度,他都參與設計草定。拜光祿大夫太保,參領中書省事,改名秉忠。劉秉忠曾經建議忽必烈,取《易經》“大哉乾元”之邢台·劉秉忠意,將蒙古更名為“大元”,忽必烈採納了,這就是元王朝命名所由來。
張文謙
字仲謙,(?—至元19年)邢州沙河(今邢台沙河市)人。劉秉忠的同學和同鄉,邢州學派的代表人物,紫金山五傑之一。元世祖忽必烈幕府重臣,曾協助忽必烈建章立制。他在元朝統一,元初經濟恢復發展、制訂《授時曆》等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歷任中書左丞、司農卿、樞密院副使,以昭文館大學土領太史院事,領導了四海測驗和《授時曆》的編制,他還在元朝國家財政管理、元大都總體設計的最後完成上做出來極為重要的貢獻,張文謙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領域均有很高的造詣,是邢州學派中僅次於劉秉忠的集大成者。組織編寫了《農桑輯要》,是中國最早的官修農書。將棉花、胡蘿蔔、西瓜、茼蒿等引入順德路等中原地區。
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朝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字若思,漢族,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佑二年。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1276年郭守敬修訂新曆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曆》,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曆法。1981年,為紀念郭守敬誕辰750周年,國際天文學會以他的名字為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命名。 著作有《授時曆》、《推步》、《立成》、《轉神選擇》、《歷議擬稿》、《上中下三歷注式》、《時候箋注》、《五星細行考》、《古今交食考》、《新測二十八舍雜座諸星入宿去極》、修改源流》、《新測無名諸星》、《月離考》等總計80卷。《授時曆》而外,郭守敬總科學巨著106卷。
王恂
王恂(1235-1281) 元代數學家、文學家。字敬甫。中山唐縣(今河北唐縣)人。生於元太宗七年,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幼小從劉秉忠在邢州紫金山學習數學、天文、後與郭守敬一道從劉秉忠學習數學和天文曆法,精通曆算之學。1253年,被劉秉忠薦於忽必烈,命輔導皇太子真金。後領國子祭酒。領到了元代國家教育體制的創建工作,至元十三年(1276年)奉命改歷,議修金《大明曆》,和郭守敬一道組織太史局(後改稱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分掌天文觀測和推算方面的工作,推步於下,遍考曆書四十餘家。在《授時曆》的編制工作中,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易
張易,一名啟元,字仲一。籍貫不詳,邢州學派代表人物,單就建國開基而言,張易的貢獻僅次於劉秉忠、張文謙,而在郭守敬、王恂之上。他是劉秉忠同學,共學於邢州紫金山,歷任地方宣撫使,中書右丞,樞密院副使。掌天下兵甲之務,性剛烈,共同誅殺權臣阿合馬,為元代國家機器的運轉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是元代國家財政建設的奠基人,長期擔任樞密副使,在消滅南宋統一中國歷史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此外,張易在編修《授時曆》,創建大都城,保護南宋國家檔案諸方面,都有無以為代的特殊貢獻。
趙秉溫
原籍雲中,受忽必烈之命,受學於太保劉秉忠,和郭守敬、王恂一樣是劉秉忠的得意門生之一。其親從關係和其於邢州的關係還超過了王恂。趙秉溫之父趙瑨曾任順德路(邢台)斷事官,後輾轉升遷,其原配之妻卻攜長子趙秉正、次子趙秉彝、三子趙秉溫等三子二女卻始終居住於順德府城內,及至老死邢州,葬於順德府李馬村,趙秉正後任肅政廉訪使嘗曰“吾他日亦域是”。因此,順德府可以說已經成了趙氏的故鄉,趙秉溫與邢州的親近關係自是高於王恂。
趙秉溫師從劉秉忠後,參加了征吐蕃、大理之戰,後奉詔行右三部事,至元七年,其在劉秉忠的指導下,創立元代國家朝儀,被任命為元朝首任尚書禮部侍郎,知司儀司事,後升任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和郭守敬一起,參加了《授時曆》的創修,進階中奉大夫,《主編《國朝集禮》,逝世後追贈雲國公,諡號文昭。
劉德淵
元代順德府的儒教非常活躍,邢州學派中的儒學之集大成者大有人在,明道先生劉德淵即為其一。
劉德淵,邢州內邱人,字道濟,號魯亭,元代大學問家、史學家和古文字專家。
嘗從學於王若虛,遂以史學為專門之業。蒙古太宗十年(即金戊戌科(1178年)應試,為河北西路科學考試之魁。被元朝授予翰林之職,三府累辟不就。隱居家鄉講學著述,為時人敬重。嘗著《三為書》數萬言,敷析《通鑑》數百條。及見與朱子《綱目》多有相合處,乃曰:“吾天地間不孤矣”。因“不能與時合,乃以所得成就學者,立言傳,後著書數萬言。其說為天地立極,為生民立本,為聖賢立法。”精通史學、古文字學。一生甘守清貧,劉秉忠、張文謙因為同鄉情誼,多次薦舉和周恤,皆辭而不受,與大學者許衡、王惲相友善,元至元二十三年卒,年七十八。大學者王惲以門生禮做《卓行劉先生墓表》,私謚德淵為“明道先生”。著有《劉道濟詩》、《三為書》等著作。在今內丘縣魯亭村西北半里許,有魯亭講書台,台高5尺,方2畝有餘。即為元代內丘大儒劉德淵講學之地。
游靈岩留題
[元]劉德淵
天下三岩自石傳,靈岩的是梵王天。
群峰環寺連叢柏,雙鶴盤空涌二泉。
此日登臨驚絕景,當年經構仰良緣。
停云為憶廖休子,好伴真游社白蓮。
林起宗
林起宗,字伯始,號魯庵,邢州內邱人,是劉秉忠的摯友,元朝知識分子集團的重要成員。是著名學者劉因的學生,創建林公書院,延續至明清。一生不肯出仕,隱居內邱著書授徒,率其徒立為程限,以驗日進之功。其言曰:“學當以聖賢為準,是非得失瞭然,常在目前,從事於博文約禮之誨,循序漸進,至於日至之時,有不期而然者矣。”起宗儀容奇偉,晨起正襟危坐,雖造次必依禮法。鄉人有一不善,惟恐為其所知,其為人所敬畏如此。 後學多從之學,稱其處為處士庵,他博學多才,著有 《心學指南》、《心學淵源二圖》、《大學論語孟子中庸諸圖》、《志學指南》、《心學淵源》、《國小提辭發明》、《魯庵學說》、《經圖解》、《論語圖》等著作,廣為流傳。
子明普安
普安禪師(1217一1267)邢州人,俗名郝至溫,號全無,字其玉。是邢州學派中的佛門高僧,忽必烈御封為“佛國普安大禪師”,總統北方及中原諸路的僧尼事,為元代北方佛教領袖。
11歲時。出家於邢州天寧寺,受業於虛照禪師,與劉秉忠為少年好友,一同為僧,,劉秉忠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寵信後,由劉秉忠推薦,受忽必烈召見,授以官,不受,劉秉忠設計營建開平城(元上都),特意在城中興建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大龍光華嚴寺,湊請忽必烈聘請子明為該寺第一代主持。忽必烈準其所請,賜號“佛國普安大禪師”。委其總攝關西五路、河南、南京、邢州等路州僧尼事,使子明成為當時北方佛教界的領袖人物。從此子明銳意衛教,毫不懈怠,邢州天寧寺也成了祖籍邢州的子明禪師的住錫之所。蒙哥汗九年,朝廷召集釋道儒大辯論,子明作為佛教界代表擔任重要主辯,辯贏後,佛教大興,事後子明辭職,退隱邢州天寧寺,中統元年,忽必烈即位後,召子明自邢州天寧寺赴上都商討國事。子明除了深諳佛學外,還善草書,得懷素之遺法。有詩文行於世。至元4年,子明禪師病逝於大龍光華嚴寺。
馬亨
馬亨(1206年—1277年),字大用,邢州南和(今邢台南和縣馬莊)人。他24歲步入仕途,居官47載,官至戶部尚書,官階正二品。一生為官清正,善察民情,勇於進諫,剛正不阿,重治理,倡廉潔,為元代名宦,是邢州學派中的政治家和元王朝的理財大臣。
馬家世代務農,家業富足,善助鄉里。金朝末年,開始專攻仕途倫理,1250年,被邢州學派的領袖---太保劉秉忠推薦其於蒙古親王忽必烈,被招至府邸,備受器重。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繼位,賜給馬亨金符(一種執行職權的證件),升任陝西行省規措軍儲轉運使、兼陝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中統四年(1263年),又被任命為工部侍郎,解監副使。這時馬亨上言,應按政績來定賞罰,使為官的人有所進勉,為國盡力。不久又上書進諫皇帝六事,元世祖極為欣賞立即召見說:你久在遠地任職,勞苦功高,從今再不讓你遠出了。
至元三年(1266年)馬亨又進為嘉議大夫左三部尚書,不久又改為戶部尚書。在此任內,使國家的金谷出入有條不紊。當時有的商人依仗奸臣阿合馬,以增加稅收為名,想私倒稅票。世祖聞知,請教於馬亨,馬亨說:“稅票之所以能衡量千貨萬物,是法律賦予它的職能,如果稅票由商人獨攬,就等於因私廢法,這樣您將用什麼來號令天下呢?”世祖聽罷,甚覺有理,馬上下詔制止了。馬亨曾要求修建義倉,以備災荒。
馬亨為官忠直,不徇私情,常為奸臣、貪官所忌。至元七年(1270年),被平章阿合馬誣告,罷官。正巧元兵征襄樊,又起用馬亨協助左右丞督運糧糧餉。他盡職盡責。水陸供應,不曾有缺。
至元十年(1273年),朝廷準備再次重用馬亨,因其突然四肢染疾不能從事。至元十七年(1280年)去世。子紹庭雲南諸路
肅政廉訪司副使。
劉秉恕
劉秉恕,字長卿,邢台人,元朝太師劉秉忠的弟弟,少時勤奮好學,受教於邢州安撫使劉肅門下,受其兄影響,20歲時已經成為邢州當地名人,由於劉秉忠公正無私,不納私親,在向忽必烈舉士時,惟獨不推薦劉秉恕,忽必烈為其兄弟的品質進行獎賞,二人均不接受.由於學術出眾,劉秉恕於中統元年(1260年)提升為禮部侍郎\邢州安撫副使,中統二年,調吏部侍郎,中統三年,賜金虎符,委任順德府(邢州)安撫使,任職期間,勤於民事,發展生產,使邢州百業俱興;至元元年改任嘉議大夫(執法官),歷彰德、懷盂、淄萊、順天、太原五路總管。又出任淮西宣慰使,會省宣慰司,歷湖州、平陽兩路總管,最後升為禮部尚書,為政期間,廉潔,實行惠政,大得人心,60歲卒,葬於邢台西賈村。
劉秉恕是元初邢州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精通算術,明朝嘉靖年間,他的墓被人盜開了,盜墓的人逃跑了,官府無法捉拿。後來差役在墓中發現了一段讖語:“發冢者,李淮也。”於是以此為線索,終於捉住了盜墓賊。這都是因為劉秉恕精通算術,在生前已經推算出盜自己墓的人是誰了。
董朴
董朴(1232-1316年)字太初,元順德(今邢台市)人。元初大儒,學者尊稱為“龍岡先生”,元朝廷曾三次特詔董朴致仕,足見董朴影響之大。朴自幼強記,曾向樂順卿、劉德淵學習,對六經及孔孟,融會貫通,成為一代大儒,其為學,“自六經及孔、孟微言與凡先儒所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元史·儒學傳》)。王結曰:“朴之學,造詣既深,充養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至元十六年(1279),胡壁壘慕名請董朴出任陝西提刑按察使。董朴因親老歸養後。忽必烈又請其為太史院主事,領導天文歷算等科研工作,董朴後以年老告辭還鄉,在邢台創辦龍岡書院,教書授學,龍岡書院自董朴在元初創建,一直延續至明清民國時期。皇慶初,董朴年已逾八十歲,元朝皇帝再次特詔董朴為翰林院修撰。董朴以85歲高齡去世。
《元史·董朴》
董朴,字太初,順德人。自幼強記,比冠,師事樂舜咨、劉道濟,幡然有求道之志。至元十六年,用提刑按察使薦,起家為陝西知法官。未幾,以親老歸養。尋召為太史院主事,復辭不赴。皇慶初,朴年已逾八十,詔以翰林修撰致仕。延佑三年,無疾而終,年八十有五。
朴所為學,自《六經》及孔、孟微言,與凡先儒所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其事親孝,與人交,智愚貴賤,一待以誠,或有犯之者,夷然不與之校。中山王結曰:“朴之學,造詣既深,充養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朴家近龍岡,學者因稱之曰龍岡先生雲。
劉賡
劉賡(1248-1328),字熙載,元代洺水(邢台威縣)人,官至
翰林學士承旨。劉賡少年便以學問文明鄉里,後師從翰林學士王磬.至元十三年,用薦者授國史院編修官。十六年,遷應奉翰林文字。闢為司徒府長史,仍兼應奉。補外,同知德州事,考滿,擢太廟署丞、太常博士,拜監察御史。當時,御史中丞崔彧好盛氣凌人,其他御史去拜訪,都待客傲慢,獨見賡,則待以上賓。大德二年,升翰林直學士。六年,奉使宣撫陝西。由侍講學士升學士。至大二年,遷禮部尚書,仍兼翰林學士。尋拜侍御史。不久,還翰林為學士承旨,兼國子祭酒。國學故事,伴讀生以次出補吏,莫不爭先出。當時有一生,由於孝順並且家貧,同捨生有名在前者,因博士以告曰:“我還年輕,請讓他們先吧。”賡曰:“讓,德之恭也。”答應他的禮讓,又另外寫奏摺來推薦他,朝廷反先錄用之。自是六館之士,皆知讓之為美德也。皇慶元年,遷集賢大學士,仍兼國子祭酒。延佑元年,復為承旨;六年,拜太子賓客;七年,復入集賢為大學士;尋又入翰林為承旨。泰定元年,加光祿大夫。會集議上尊號,賡獨抗言其不可,事遂已。天曆元年卒,年八十一。
劉賡善楷書。《道園學古錄》稱其“言語字畫,人寶而敬之”。 俞劍華先生所編《中國美術家辭典》亦將其編入。劉賡墨跡多有所見。其字雖為乾祿之書,但亦為一時大家。其曾奉旨為王羲之《快雪時晴帖》題跋,其文曰:“王逸少書不可多得,於好事家蓋見之一二焉。此松閣所藏快雪時晴帖墨本乃真跡也,尤為奇特。翰林學士承旨臣劉賡奉聖旨謹跋”。其年書《東方公廟碑》系楷書蘇體,半厚俊朗,以拙宴巧,堪稱書中佳品。
賡久典文翰,當時大製作多出其手,以耆年宿德,為朝廷所推重。
齊履謙
齊履謙,郭守敬的學生,博通六經、諸史、天文、地理、禮樂、律歷,為元代科學家,官至翰林學士、資善大夫、上護軍,追封汝南郡公。
齊履謙,字伯恆,父義,善算術。履謙生六歲,從父至京師;七歲讀書,一過即能記憶;年十一,教以推步星曆,盡曉其法;十三,從師,聞聖賢之學。自是以窮理為務,非洙、泗、伊、洛之書不讀。至元十六年,初立太史局,改治新曆,履謙補星曆生。同輩皆司天台官子,太史王恂問以算數,莫能對,履謙獨隨問隨答,恂大奇之。新曆既成,復預修《歷經》、《歷議》。二十九年,授星曆教授。都城刻漏,舊以木為之,其形如碑,故名碑漏,內設曲筒,鑄銅為丸,自碑首轉行而下,鳴鐃以為節,其漏經久廢壞,晨昏失度。大德元年,中書俾履謙視之,因見刻漏旁有宋舊銅壺四,於是按圖考定蓮花、寶山等漏制,命工改作,又請重建鼓樓,增置更鼓並守漏卒,當時遵用之。二年,遷保章正,始專歷官之政。三年八月朔,時加巳,依歷,日蝕二分有奇,至其時,不蝕,眾皆懼,履謙曰:「當蝕不蝕,在古有之,矧時近午,陽盛陰微,宜當蝕不蝕。」遂考唐開元以來當蝕不蝕者凡十事以聞。六年六月朔,時加戌,依歷,日蝕五十七秒。眾以涉交既淺,且復近濁,欲匿不報。履謙曰:「吾所掌者,常數也,其食與否,則繫於天。」獨以狀聞。及其時,果食。眾嘗爭沒日不能決,履謙曰:「氣本十五日,而間有十六日者,余分之積也。故曆法以所積之日,命為沒日,不出本氣者為是。」眾服其議。
七年八月戊申夜,地大震,詔問致災之由及弭災之道,履謙按《春秋》言:「地為陰而主靜,妻道、臣道、子道也,三者失其道,則地為之弗寧。弭之之道,大臣當反躬責己,去****之威,以答天變,不可徒為禳禱也。」時成宗寢疾,宰臣有專威福者,故履謙言及之。九年冬,始立南郊,禮昊天上帝,履謙攝司天台官。舊制,享祀,司天雖掌時刻,無鐘鼓更漏,往往至旦始行事。履謙白宰執,請用鐘鼓更漏,俾早晏有節,從之。至大二年,太常請修社稷壇,及浚太廟庭中井。或以歲君所直,欲止其役,履謙曰:「國家以四海為家,歲君豈專在是!」三年,升授時郎秋官正,兼領冬官正事。四年,仁宗即位,嘉尚儒術。台臣言履謙有學行,可教國學子弟,擢國子監丞,改授奉直大夫、
國子司業,與吳澄並命,時號得人。每五鼓入學,風雨寒暑,未嘗少怠,其教養有法,諸生皆畏服。未幾,復以履謙僉太史院事。皇慶二年春,彗星出東井。履謙奏宜增修善政以答天意,因陳時務八事。仁宗為之動容,顧宰臣命速行之。自履謙去國學,吳澄亦移病歸,學制稍為之廢。延佑元年,詔擇善教者,於是復以履謙為國子司業。履謙律己益嚴,教道益張,每齋置伴讀一人為長,雖助教闕員,而諸生講授不絕。時初命國子生歲貢六人,以入學先後為次第,履謙曰:「不考其業,何以興善而得人!」乃酌舊制,立升齋、積分等法:每季考其學行,以次遞升,既升上齋,又必逾再歲,始與私試;孟月仲月試經疑經義,季月試古賦詔誥章表策,蒙古、色目試明經策問;辭理俱優者一分,辭平理優者為半分,歲終積至八分者充高等,以四十人為額;然後集賢、禮部定其藝業及格者六人,以充歲貢;三年不通一經,及在學不滿一歲者,並黜之。帝從其議,自是人人勵志,多文學之士。五年,出為濱州知州,丁母憂,不果行。
至治元年,拜太史院使。泰定二年九月,以本官奉使宣撫江西、福建,黜罷官吏之貪污者四百餘人,蠲免括地虛加糧數萬石,州縣以先賢子孫充房夫諸役者悉罷遣之。福建憲司職田,每畝歲輸米三石,民不勝苦。履謙命準令輸之,由是召怨,及還京,憲司果誣以他事。未幾,誣履謙者皆坐事免,履謙始得直,復為太史院使。天曆二年九月卒。
履謙篤學勤苦,家貧無書。及為星曆生,在太史局,會秘書監輦亡宋故書,留置本院,因晝夜諷誦,深究自得,故其學博洽精通,自六經、諸史、天文、地理、禮樂、律歷,下至陰陽五行、醫藥、卜筮,無不淹貫,尤精經籍。著《大學四傳小注》一卷,《中庸章句續解》一卷,《論語言仁通旨》二卷,《書傳詳說》一卷,《易繫辭旨略》二卷,《易本說》四卷,《
春秋諸國統紀》六卷。以皇極之名見於《洪範》,皇極之數始於邵氏《經世書》,數非極也,特寓其數極耳,著《經世書入式》一卷;《經世書》有內、外篇,內篇則因極而明數,外篇則由數而會極,著《外篇微旨》一卷。《授時曆》行五十年,未嘗推考,履謙日測晷景,並晨昏五星宿度,自至治三年冬至至泰定二年夏至,天道加時真數,各減見行曆書二刻,著《二至晷景考》二卷。《授時曆》雖有經、串,而經以著定法,串以紀成數,然求其法之所以然、數之所從出,則略而不載,作《經串演撰八法》一卷。元立國百有餘年,而郊廟之樂,沿襲宋、金,未有能正之者。履謙謂樂本於律,律本於氣,而氣候之法,具載前史,可擇僻地為密室,取金門之竹及河內葭莩候之,上可以正雅樂、薦郊廟、和神人,下可以同度量、平物貨、厚風俗。列其事上之。又得黑石古律管一,長尺有八寸,外方,內為圓空,中有隔,隔中有小竅,蓋以通氣;隔上九寸,其空均直,約徑三分,以應黃鐘之數;隔下九寸,其空自小竅迤殺至管底,約徑二寸余,蓋以聚其氣而上之。其制與律家所說不同,蓋古所謂玉律者是也。適遷他官,事遂寢,有志者深惜之。至順三年五月,贈翰林學士、資善大夫、上護軍,追封汝南郡公,諡文懿。
元明善
元明善(1269~1322),字復初,大名清河(今邢台市清河縣)人,北魏拓跋氏之後裔,元代著名文學家。
元明善字復初,生於(公元1269年)。他以文起家,著述頗豐,其詩文造詣較深,是元朝一位著名文學家。他禮賢下士,寬厚待人,也是位忠厚儒者。他關心百姓疾苦,敢於為民請命,且廉潔奉公,更是一位清官。
元明善自幼聰穎異常,能過目成誦,精通《五經》,更深於《春秋》,為元之一代大儒。元明善先後任字豐、建康兩州學正。後升江西省椽,元武宗時調京,授承直郎,輔導皇太子。仁宗時曾一度出任湖廣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後調京為翰林待制,做皇帝的顧問。並先後撰修《武宗實錄》和《仁宗實錄》。後改禮部尚書,擢參議中書省事。
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元朝首次開科取士,元明善以禮部尚書出任第一任會試主考官和殿試讀卷官。仁宗讓明善選錄《尚書》有關章節,譯成蒙古語。每上奏一篇,仁宗皇帝必稱善說:“二帝三王治國安邦之道,不是愛卿,誰能講述得這樣深透。”因而,明善得到了最優厚的禮遇。英宗即位,人為集賢侍讀,升翰林學士,修《仁宗實錄》。英宗眷遇甚隆,曾三次代署帝名。至治二年(1322)卒。泰定間贈資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諡文敏。元明善在文學上職得了卓著成績,成為元朝一代儒學大師,著名文學家,與姚燧齊名。清人輯其文,為《清河集》。
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元明善病逝於京中住所,享年五十四歲,三月歸葬於清河王家原(今清河縣王官司莊附近)之先塋。張養浩、馬祖常分別撰有神道碑,《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傳。
弘明虛照
弘明(1165-1252),俗姓申,自號虛照祖籍遼州,元代邢州天寧寺主持。
生前行尊號“大比丘”時人稱“再世慧能”。1238年受邀主持邢台天寧寺,以深厚的佛學,使得邢州“檀施雲集”,後聽說劉秉忠入全真教苦修,愛其才,招致為僧,賜號“子聰”,命劉秉忠為邢台天寧寺的掌書記,後推薦其和海雲禪師一起晉見忽必烈,從而成為元代開國重臣。
虛照禪師主持邢台天寧寺達14年,親傳弟子28人,度僧百餘眾,著名的有劉秉忠、普安法師等他作為曹洞宗第26世傳人,演派出十六字法系,俗稱“劉太保宗”。
1252年在邢台天寧寺圓寂,得舍利百顆。劉秉忠奏請忽必烈,在邢台天寧寺建虛照禪師明公之塔,大書法家趙孟頫為其書名勒碑,永久紀念。
郭伯玉
郭伯玉,順德邢台(今邢台市邢台縣)人,郭守敬的後代。“善算”,“明九數之理”,曾參預整理《大統歷》,並曾對我國珠算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珠算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創造的。元朝時,邢台人郭伯玉對珠算的發展曾作出過卓越的貢獻,在數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名字。
珠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珠算從興起逐步走向完善的過程中,郭伯玉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據凌揚藻的《蠡勺編》記載:“元統初(元順帝年號,公元1333年)造《大統歷》,訪求得郭伯玉善算,以佐成之,即郭太史之裔也。然則珠算之法,蓋即伯玉等所制。”郭太史就是郭守敬,珠算之法就是珠算的運算方法。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在談到算盤時,也曾提到郭伯玉。
郭伯玉生在一個數學愛好之家。他的先輩郭守敬是我國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學家,他對高等數學、球面幾何、三角都有很高的造詣,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的郭伯玉,從小就喜愛數學,尤其對簡便、快捷的珠算,更引起他研究的興趣,他在珠算研究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郭守敬去世17年後,郭伯玉用珠算協助制定了《大統歷》,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說珠盤之法,始於明初郭伯玉,郭伯玉在珠算之法上的巨大貢獻,被世人人稱為“珠盤之法”的創製者。
珠算在我國興起後,很快傳到亞洲、歐洲一些國家,對世界計算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進作用。
張晏
張晏(元大德 —— 延佑年間),字彥清,邢台沙河人。張文謙之子,少有文學名,舉進士,類官官御史中丞,贈山西行省平章政事,封魏國公,諡號文靖。去世後葬於
邢台市西的董村,有奎章閣學士、翰林待制虞集撰寫的張氏新塋記,今墓地已毀。
張晏是有名的收藏家,“瑞文圖書”、“賢志堂印”、“襄國張氏”、“瑞本家傳”是其慣用的印章。懷素《食魚帖》、顏真卿《祭侄文稿》、 李白《上陽台帖》等傳世名作皆為其曾經收藏的作品。號稱“天下第二行書”的顏真卿《祭侄文稿》,張晏曾評云:“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楷端終為繩約;書簡出於一時之意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於無心,是其手心兩忘,真妙見於此也。”李白《上陽台帖》,張晏曾做跋曰:“謫仙(李白)嘗云:“歐、虞、褚、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
張晏為李白《上陽台帖》做跋曰:“歐、虞、褚、陸真奴書耳。自以流出於胸中,非若他人極習可到。觀其飄飄然有凌雲之態,高出塵寰得物外之妙。嘗遍觀晉,唐法帖,而忽展此書,不覺令人清爽。”
戎益
戎益,邢台內邱人,劉道濟的門人,幼穎悟,志行高,至正年間,參知政事,淮東淮西宣慰使,戶部尚書。
李惟簡
李惟簡,字子敬,邢州唐山(邢台隆堯縣)人,由河間稅課所經歷官至河東陝西道提刑按察使,異政奇謀,累至勛庸,為元名臣。
劉秉忠、張文謙湊請忽必烈派良臣治理邢州,忽必烈接受建議,奏明蒙哥汗後,當即在邢州設立安撫司,命脫兀脫為斷事官,命行總六部同議官的李惟簡為邢州安撫使,劉肅為邢州安撫副使,趙良弼為幕長,到邢州用漢法治理邢州。邢州安撫司作為一級行政機構,成為蒙古漢國占領中原後,第一個廢除地方長官世襲制,改由中央直轄的地方
行政管理機構。
李惟簡等人到邢州後,開始承辦暴吏、減免賦稅,革弊行利,同心而治。蒙哥四年(1254年)為了勉勵治理邢州初見成效的李惟簡、劉肅等人,忽必烈特意攜劉秉忠等大會諸王於邢州。
後來忽必烈為了取得治理邢州的經驗,罷黜脫兀脫,為李惟簡等掃清了治理邢州的障礙,在李惟簡因公調離邢州後,張耕繼任邢州安撫使,繼續治理邢州,終於把邢州治理成一方樂郡,“邢州大治,大比之時,為天下最”,中統三年(1261年),忽必烈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州為順德府,割磁州、威州、洺州為屬郡。至元元年,忽必烈鑒於順德府制績赫然,足為四方楷模,詔命升順德府為順德路,曾為邢州大治出謀劃策的劉秉恕、李惟簡、劉肅、趙良弼、張耕、郭守敬、張文謙、劉秉忠等人,先後得到了元朝的重用。邢州安撫使李惟簡官至河東陝西道提刑按察使,邢州安撫副使劉肅官至左三部(吏部、禮部、戶部)尚書兼議中書省事,趙良弼官至樞密院事,郭守敬官至太史院事。
顏天翼
顏天翼,字飛卿,原籍河南舞陽,後遷內邱,遂以內邱為籍里,為元朝一代名醫。他從小刻苦鑽研扁鵲著的《八十一難經》,又跟蒙哥南征北戰,治療傷病員,立下了汗馬功勞。蒙哥很器重他,蒙哥封他為太醫使,常常讓他跟隨左右,視為最親近的臣子。顏天翼在軍營里度過了大半輩子,一直為軍中將士治病療傷。
蒙哥汗四年,顏天翼請退養老於邢州,蒙哥汗詔準,特賜封邢州宅一區,田千畝,特遷提點太醫院,主鵲山神應王廟事,回故鄉後,一邊行醫,一邊修繕扁鵲廟。 蒙哥汗捨不得讓顏天翼離開自己,可顏天翼執意要去。忽必烈見他決心已定,只好答應了。臨走時,蒙哥汗對他說:“你年事已高,跟著我南征北戰20多年,可要注意自己的身體啊!每年收的香火錢,你先顧家中的生活,有富餘的再來修廟。”
顏天翼領著夫人張氏,兒子伯祿、伯祥,舉家從北京來到邢州鵲山。顧不得年老多病,決心用自己的醫術掙錢來修廟。於是就帶領兒子伯祿開始了游醫生涯。顏太醫是聞名全國的名醫,兒子伯祿剛二十歲,從小跟父親學得一手好醫術。顏家父子在邢台、邯鄲、大名、保定、河南安陽等地走州過縣為人們治病,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掙錢為修廟籌備錢財。 張氏帶著只有十幾歲的伯祥主持廟務,積蓄修廟的錢。母子二人在廟周圍開荒種地,過著清貧的生活。又把廟宇塌下來的磚石從土裡挖出來,沖洗乾淨,壘成一垛一垛的,留作以後蓋廟用。朝拜人交給的香火錢,張氏捨不得動用,全用罐兒盛起來珍藏好。一家人辛辛苦苦幹了三年,積蓄了不少錢,於是就開始購磚瓦木料,準備召募些民工重蓋廟宇。 可是,
天有不測風雲,顏太醫年老體邁,加上連年奔波,在一次治病的路上,突然病倒。伯祿費盡了心血,也沒治好父親的病。顏太醫臨終時對伯祿說:“我死後,你們不要把我的死奏明皇上。咱們顏家啥時修好了廟,啥時再回朝復命,你們要繼續修廟啊……”
張氏和兩個兒子忍著悲痛將顏太醫安葬在扁鵲墓旁邊,長子伯祿埋葬了父親,擦乾眼淚,背起父親生前使用的藥葫蘆,又開始走府過縣繼續行醫了。張氏帶次子伯祥繼續主持廟務,收斂香火錢,購買物料。張氏夜裡陪伴伯祥攻讀醫術,讓伯祥子承父業。
顏家母子三人默默無聞一乾又是五年。於是就開始了修廟。顏家積蓄來的錢本來只夠蓋大殿用的,可顏氏一家的義舉感動了鵲山人,更感動了前來朝拜的香客。鵲山人有錢的出錢,沒錢的義務幫工。那些天南海北來的香客,也紛紛送來豐厚的香火錢。顏家母子終日奔忙,帶領民工,請來工匠,修了大殿,修獻殿,修了獻殿,建山門,最後又築起了漢白玉結構的回生橋,使扁鵲廟群建築成為全國最大的扁鵲廟。 扁鵲廟群又一連蓋了八年。扁鵲廟蓋成了,年已七旬的張氏累死了。
伯祿、伯祥在原郡安葬了父母,又守孝三年,才回朝復命。忽必烈把伯祿留在身邊作太醫,封伯祥為嘉議大夫上都留守兼開平府尹。伯祥向忽必烈講述了父母為修廟殉職的義舉,忽必烈聽了十分感動,立即命翰林院大學士、修國史的大臣王鄂撰寫重修扁鵲廟的碑文,對顏氏一家義舉進行勒石頌揚。
王鄂與顏天翼同朝為臣,這位元朝大文豪平時就特別敬佩顏天翼,如今,聽了顏氏一家艱辛十餘載義務修廟的壯舉,感動得徹夜難眠,他思緒萬千,連夜撰文。 這位老夫子寫了華夏醫祖扁鵲的豐功偉績,又寫了顏太醫一家修廟的艱辛,妙語連珠,文如流水,洋洋千言,一氣呵成。
王鄂寫完放下筆,誦讀數遍,碑文寫的結構嚴謹,文字流暢通順,無可挑剔。可總覺得心裡有些話沒有充分表達出來。他悶悶不樂地躺下閉目養神。猛然心靈一動,他想何不在碑文結尾處寫詩一首,以加強碑文的感染力呢?
他翻身而起,奮筆疾書,一首激情昂揚的詩躍然紙上:
蓬山蒼蒼,襄水洋洋,
彼有人焉非常,儼立祠於其旁。
厥出禁方,得之長桑,
滌垢湔腸,病常愈於膏肓。 邦人不忘,祀事孔彰,
披袞而裳,垂旒而王。
王鄂寫了
神醫扁鵲,筆峰直轉而下,又抒發了對顏天翼壯舉的讚頌:
廟經兵荒,廢為荊榛瓦礫之場,
崇起有時,待我聖皇。
厥初顏君,寵命是將,
志願未畢,遽爾雲亡。
繼之有人,乃配阿張,
二子皆賢,伯祿伯祥。
落成之日,歸功廟堂,
勒為豐碑,令聞戴揚。
王其有靈,降福穰穰,
風雨和時,年迄用康。
躋斯民於仁壽之域,
而衍聖祚於無疆。
王鄂連夜寫好碑文,覺得把心裡的話都吐出來了,可這種敘事加吟詩的寫法,在碑文中是很少見的。這位文豪放心不下,天明就去請教宰相劉秉忠。 劉秉忠是邢州人,是元朝大科學家郭守敬的老師。這位大學問家作為元朝宰相,重用了一批有學問的人,元朝的重要制度都是他組織制定施實的,是有名的賢相。
劉秉忠看完王鄂的碑文,連稱“奇文!奇文!”並把這篇碑文,用楷書工工整整的書寫一遍,為了不在家鄉人面前顯露自己顯赫的官位,只署名為:“藏春居士劉秉忠書丹。”
順德府天寧寺僧眾為紀念顏天翼天寧寺行醫,特立《顏公提點碑》,顏氏祖塋葬於順德府城西,韓演莊。
馬亨
馬亨(1206年—1277年),字大用,邢州南和(今邢台南和縣馬莊)人。他24歲步入仕途,居官47載,官至戶部尚書,官階正二品。一生為官清正,善察民情,勇於進諫,剛正不阿,重治理,倡廉潔,為元代名宦,是邢州學派中的政治家和元王朝的理財大臣。
馬家世代務農,家業富足,善助鄉里。金朝末年,開始專攻仕途倫理,1250年,被邢州學派的領袖---太保劉秉忠推薦其於蒙古親王忽必烈,被招至府邸,備受器重。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繼位,賜給馬亨金符(一種執行職權的證件),升任陝西行省規措軍儲轉運使、兼陝西行省左右司郎中。中統四年(1263年),又被任命為工部侍郎,解監副使。這時馬亨上言,應按政績來定賞罰,使為官的人有所進勉,為國盡力。不久又上書進諫皇帝六事,元世祖極為欣賞立即召見說:你久在遠地任職,勞苦功高,從今再不讓你遠出了。
至元三年(1266年)馬亨又進為嘉議大夫左三部尚書,不久又改為戶部尚書。在此任內,使國家的金谷出入有條不紊。當時有的商人依仗奸臣阿合馬,以增加稅收為名,想私倒稅票。世祖聞知,請教於馬亨,馬亨說:“稅票之所以能衡量千貨萬物,是法律賦予它的職能,如果稅票由商人獨攬,就等於因私廢法,這樣您將用什麼來號令天下呢?”世祖聽罷,甚覺有理,馬上下詔制止了。馬亨曾要求修建義倉,以備災荒。
馬亨為官忠直,不徇私情,常為奸臣、貪官所忌。至元七年(1270年),被平章阿合馬誣告,罷官。正巧元兵征襄樊,又起用馬亨協助左右丞督運糧糧餉。他盡職盡責。水陸供應,不曾有缺。
至元十年(1273年),朝廷準備再次重用馬亨,因其突然四肢染疾不能從事。至元十七年(1280年)去世。子紹庭雲南諸路
肅政廉訪司副使。
劉秉恕
劉秉恕,字長卿,邢台人,元朝太師劉秉忠的弟弟,少時勤奮好學,受教於邢州安撫使劉肅門下,受其兄影響,20歲時已經成為邢州當地名人,由於劉秉忠公正無私,不納私親,在向忽必烈舉士時,惟獨不推薦劉秉恕,忽必烈為其兄弟的品質進行獎賞,二人均不接受.由於學術出眾,劉秉恕於中統元年(1260年)提升為禮部侍郎\邢州安撫副使,中統二年,調吏部侍郎,中統三年,賜金虎符,委任順德府(邢州)安撫使,任職期間,勤於民事,發展生產,使邢州百業俱興;至元元年改任嘉議大夫(執法官),歷彰德、懷盂、淄萊、順天、太原五路總管。又出任淮西宣慰使,會省宣慰司,歷湖州、平陽兩路總管,最後升為禮部尚書,為政期間,廉潔,實行惠政,大得人心,60歲卒,葬於邢台西賈村。
劉秉恕是元初邢州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精通算術,明朝嘉靖年間,他的墓被人盜開了,盜墓的人逃跑了,官府無法捉拿。後來差役在墓中發現了一段讖語:“發冢者,李淮也。”於是以此為線索,終於捉住了盜墓賊。這都是因為劉秉恕精通算術,在生前已經推算出盜自己墓的人是誰了。
董朴
董朴(1232-1316年)字太初,元順德(今邢台市)人。元初大儒,學者尊稱為“龍岡先生”,元朝廷曾三次特詔董朴致仕,足見董朴影響之大。朴自幼強記,曾向樂順卿、劉德淵學習,對六經及孔孟,融會貫通,成為一代大儒,其為學,“自六經及孔、孟微言與凡先儒所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元史·儒學傳》)。王結曰:“朴之學,造詣既深,充養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而介,君子人也。”至元十六年(1279),胡壁壘慕名請董朴出任陝西提刑按察使。董朴因親老歸養後。忽必烈又請其為太史院主事,領導天文歷算等科研工作,董朴後以年老告辭還鄉,在邢台創辦龍岡書院,教書授學,龍岡書院自董朴在元初創建,一直延續至明清民國時期。皇慶初,董朴年已逾八十歲,元朝皇帝再次特詔董朴為翰林院修撰。董朴以85歲高齡去世。
元明善
元明善(1269~1322),字復初,大名清河(今邢台市清河縣)人,北魏拓跋氏之後裔,元代著名文學家。
元明善字復初,生於(公元1269年)。他以文起家,著述頗豐,其詩文造詣較深,是元朝一位著名文學家。他禮賢下士,寬厚待人,也是位忠厚儒者。他關心百姓疾苦,敢於為民請命,且廉潔奉公,更是一位清官。
元明善自幼聰穎異常,能過目成誦,精通《五經》,更深於《春秋》,為元之一代大儒。元明善先後任字豐、建康兩州學正。後升江西省椽,元武宗時調京,授承直郎,輔導皇太子。仁宗時曾一度出任湖廣行中書省參知政事。後調京為翰林待制,做皇帝的顧問。並先後撰修《武宗實錄》和《仁宗實錄》。後改禮部尚書,擢參議中書省事。
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元朝首次開科取士,元明善以禮部尚書出任第一任會試主考官和殿試讀卷官。仁宗讓明善選錄《尚書》有關章節,譯成蒙古語。每上奏一篇,仁宗皇帝必稱善說:“二帝三王治國安邦之道,不是愛卿,誰能講述得這樣深透。”因而,明善得到了最優厚的禮遇。英宗即位,人為集賢侍讀,升翰林學士,修《仁宗實錄》。英宗眷遇甚隆,曾三次代署帝名。至治二年(1322)卒。泰定間贈資善大夫、河南行省左丞,追封清河郡公,諡文敏。元明善在文學上職得了卓著成績,成為元朝一代儒學大師,著名文學家,與姚燧齊名。清人輯其文,為《清河集》。
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元明善病逝於京中住所,享年五十四歲,三月歸葬於清河王家原(今清河縣王官司莊附近)之先塋。張養浩、馬祖常分別撰有神道碑,《元史》卷一百八十一有傳。
弘明虛照
弘明(1165-1252),俗姓申,自號虛照祖籍遼州,元代邢州天寧寺主持。
生前行尊號“大比丘”時人稱“再世慧能”。1238年受邀主持邢台天寧寺,以深厚的佛學,使得邢州“檀施雲集”,後聽說劉秉忠入全真教苦修,愛其才,招致為僧,賜號“子聰”,命劉秉忠為邢台天寧寺的掌書記,後推薦其和海雲禪師一起晉見忽必烈,從而成為元代開國重臣。
虛照禪師主持邢台天寧寺達14年,親傳弟子28人,度僧百餘眾,著名的有劉秉忠、普安法師等他作為曹洞宗第26世傳人,演派出十六字法系,俗稱“劉太保宗”。
1252年在邢台天寧寺圓寂,得舍利百顆。劉秉忠奏請忽必烈,在邢台天寧寺建虛照禪師明公之塔,大書法家趙孟頫為其書名勒碑,永久紀念。
郭伯玉
郭伯玉,順德邢台(今邢台市邢台縣)人,郭守敬的後代。“善算”,“明九數之理”,曾參預整理《大統歷》,並曾對我國珠算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
珠算是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創造的。元朝時,邢台人郭伯玉對珠算的發展曾作出過卓越的貢獻,在數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名字。
珠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珠算從興起逐步走向完善的過程中,郭伯玉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據凌揚藻的《蠡勺編》記載:“元統初(元順帝年號,公元1333年)造《大統歷》,訪求得郭伯玉善算,以佐成之,即郭太史之裔也。然則珠算之法,蓋即伯玉等所制。”郭太史就是郭守敬,珠算之法就是珠算的運算方法。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在談到算盤時,也曾提到郭伯玉。
郭伯玉生在一個數學愛好之家。他的先輩郭守敬是我國元代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學家,他對高等數學、球面幾何、三角都有很高的造詣,生活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的郭伯玉,從小就喜愛數學,尤其對簡便、快捷的珠算,更引起他研究的興趣,他在珠算研究上的成就是巨大的,在郭守敬去世17年後,郭伯玉用珠算協助制定了《大統歷》,清代著名數學家梅文鼎在《古算衍略》中說珠盤之法,始於明初郭伯玉,郭伯玉在珠算之法上的巨大貢獻,被世人人稱為“珠盤之法”的創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