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縣誌》是邢台地區的地方志,出版於民國32年(1943年)。
《邢台縣誌》是邢台地區的地方志,出版於民國32年(1943年)。
《邢台縣誌》是邢台地區的地方志,出版於民國32年(1943年)。...... 《邢台縣誌》是邢台地區的地方志,出版於民國32年(1943年)。責任者張棟出版者出版時間民國32年...
邢台地區舊稱偽順德道、邢台專區,今屬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市簡稱邢,舊稱邢州、順德府,近代以邢台縣而得名,1983年成為地級市,1993年起轄2區15縣,代管2縣級市...
邢台市,簡稱“邢”,古稱邢州、順德府,是河北省地級市,位於河北省南部。西依太行山與山西省毗鄰,東鄰京杭大運河與山東省相望,北連石家莊、衡水,南接邯鄲,是...
《明皇雜錄》《宣室志》《續神仙傳》《三洞群仙錄》《高道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後集》、〈順德府志〉、〈邢台縣誌〉、〈廣宗縣誌〉、〈巨鹿縣誌〉中都有...
邢台古城,又名順德府城、邢州城,歷史上位於今邢台市區,是邢台市城市原點,擁有3500年建城史,為華北歷史上第一座城市,其先後四次建國並作為商朝等五個朝代的王朝...
清風樓,位於河北省邢台市橋東區,府前南街北端,原順德府衙南。據《順德府志》記載,清風樓“建自唐、宋”,後因戰亂等故被毀壞。明朝憲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
邢台八景,是指明、清時期,邢台轄區內的八處著名景觀。據明、清以及民國時期的《邢台縣誌》記載,邢台古八景計有:鴛水靈井、郡樓遠眺、野寺鐘聲、達活名泉、仙翁...
邢台市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她擁有豐厚的文化底蘊,據史書記載:邢台城為春秋時邢侯所建,十六國時期由後趙皇帝石勒擴修,城牆周九里十三步,闊六步,上可...
邢台雲夢山風景區(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太行山中段、晉冀交界的邢台縣冀家村鄉石板房村,東距邢台市65公里,交通便利。雲夢山...
邢台百泉位於邢台市和邢台縣境內京廣鐵路兩側約20餘平方公里範圍內,泉出無數,故名“百泉”,有百泉、珍珠泉、韓家泉、銀沙泉、達活泉等15個泉群,是華北著名的冷水...
邢台道德經幢,位於今河北省邢台市舊城內東北部,現南長街辦事處後院內。經幢高約七米,以亭覆庇,由頂、身、座三部分組成,八面棱形,分為三截。一至七面,陰刻...
七里河是縱貫邢台市區南部的一條主要行洪河道。市區以上匯水面積330平方公里,七里河下段名叫順水河,至任縣永福莊從南澧河匯入北澧河。...
臥牛城,邢台古縣城的俗稱。古時牛是豐收吉祥的象徵,相傳洪水逼近邢台城,有神牛臥城頭,水漲城高老百姓得以免遭災難,因此俗稱臥牛城。...
在邢台市西北四十華里的皇寺鎮,有一處歷史悠久的佛教聖地,這就是著名的皇寺。2002年,我國著名僧人、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淨慧大師,率眾僧駐錫該寺。在淨慧大師的...
伍仲村今屬邢台市橋西區李村鄉(原是羊范鎮),位於市區西南30華里處。南鄰大沙河,與沙河大油村相望;北臨邢都公路,與大路村為鄰,邢汾高速公路從村北穿過;西面...
封山,又名蟠龍山,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南石門鎮尹郭村西北2.5公里處,海拔238.2米,屬於白馬河與七里河之間的雲頭寨山脈。距離邢台市區10公里。封山是距離邢台市最近的山...
邢台市白馬河,古稱溹水,源出於邢台縣雀寨山,流經橋西區北部,匯入到任縣大陸澤(泰陸)。《山海經·北山經》:“敦輿之山,溹水出其陽,而東流注於泰陸之水。《...
天寧寺俗稱西大寺,邢台名剎。位於舊城的西側,與開元寺東西相對,據清光緒三十一年版《邢台縣誌》記載:“天寧寺,邑治西北隅,唐初建,為華池蘭若,宋政和間賜天寧...
在河北邢台市邢台(邢台縣)翟村西南角,東圍城路上,地勢下窪,泉水潺潺,在那蘆葦和垂柳的深處,有一座石板橋,名叫豫讓橋。據傳這裡是戰國時期義士豫讓刺趙襄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