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河(河北省邢台地區河流)

七里河(河北省邢台地區河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七里河是縱貫河北省邢台市區南部的一條主要行洪河道。市區以上匯水面積330平方公里,七里河下段名叫順水河,至任縣永福莊從南澧河匯入北澧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七里河
  • 別稱:七里-順水河,百泉河
  • 所屬水系: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
  • 地理位置:邢台市城南
  • 流經地區:邢台/南和/任縣
  • 發源地:邢台縣馬河鄉西候峪村
  • 河長:95公里
  • 上遊河長:52公里
  • 下遊河長:43公里
  • 流向:西北--東南
歷史沿革,名稱由來,邢台市七里河上游片區城市設計,編制單位,規劃範圍,規劃定位,區域規劃,歷史傳說,治理開發,沿河遊園工程,七里河主題長廊工程,七里河風景健身綠道建設工程,體育公園,竹園,生態補水,星級公廁,

歷史沿革

橫貫邢台的七里河自古以來就是一條以行洪為主的排、灌兩用河。因此,到了汛期,這條河的防汛任務十分艱巨。記憶中,要數1963年8月4日的那場洪水最大。幾天的大到暴雨,山洪暴發,七里河上游的東川口水庫垮壩,洪水以每秒12000立方米的流量奔騰而下,沿河的村莊被吞沒,耕地被沖走。受災最嚴重的黃店村,被沖的幾乎房無一間,地無一壠,全村有194人遇難,京廣鐵路這條運輸大動脈也被洪水沖斷,城東王快、東汪一帶一片汪洋,受災十分嚴重。1982年、1996年、2000年,七里河先後發過洪水,雖有不同程度的災害,但都沒有1963年那次嚴重。
百泉自1984年開始乾涸,七里河除了汛期有時有水外,便常年無水,成了一條單純的行洪河。一旦洪水暴發,稍有疏忽,它仍會給人民帶來洪水災害。
2010年初,為了加快七里河開發建設,成立七里河新區管委會作為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全面行使七里河新區範圍內開發建設的領導、協調、建設和管理職能。。
2013年 3月,七里河水環境治理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榮獲“全國民眾體育運動基地”
2015年12月,七里河風景區經水利部批准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2017年 5月,七里河新區管委會撤銷。
2017年 5月,七里河建設管理處成立,為邢台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所屬單位。

名稱由來

邢台縣誌》記載:“七里河即百泉河之上游也,以在城南七里,故俗稱為七里河。” 七里河上游建有東川口水庫

邢台市七里河上游片區城市設計

編制單位

規劃範圍

本次規劃範圍為北至邢左公路和百泉大道,南抵祥和大街,西至皇羊線,東至京廣鐵路,規劃總用地面積約40.43平方公里。

規劃定位

邢台的生態發展藍絲帶。由於發展空間所限,沿河區域已經成為邢台發展的邊緣地帶,隨著自身發展的要求,人民對濱水空間的訴求,城市功能轉型的,規劃結合“山、河、湖、堤、島、城”的城市空間意象,把七里河沿岸打造成邢台市的公共活動帶,帶動城市價值的提升,成為真正的城市黃金河岸,實現邢台由工礦生產型城市向生態宜居型城市轉變。尊重規劃區的生態空間肌理,規劃一廊五心四鎮的功能結構。

區域規劃

規劃用地尊重城市和鎮總體規劃的用地要求,同時根據區域發展需要進行了用地最佳化,在集中大型綠地區域簡化了路網,在各個區域根據規範增加了公共服務配套等。

歷史傳說

邢台七里河全長95公里,源於邢台縣西部太行山的馬跑泉。舊志載:七里河“源出城西北九十里黑龍關東口之馬跑泉”,“馬跑泉城西北九十里,七里河之源也。”據傳,有位姓穆的將軍,帶兵與吳軍作戰,由於人困馬乏,逃到黑龍關東口,穆將軍的戰馬跑地出泉。將士們飲用了甘甜的泉水,精神大振,士氣倍增,將吳軍戰敗。自此,人們將該泉稱之為馬跑泉,也有人叫馬蹄泉。
馬跑泉自西向東,常年自流不息,水質甘甜,沿途又有溝岔支流匯入,水量越來越大,就形成了一條河。該河上游常年有水,但到黃店、姚平一帶,便潛入地下,暗流45里到了城南百泉一帶噴涌而出。這45里,除汛期外,常年乾涸。原因自然是地質結構所致。然而在當地卻有一段美麗的傳說。說是有一次,八仙之一的張果老騎驢南下,走到姚平村北七里河處,一夥村婦在河邊洗衣服。張果老的驢來到河邊嗷嗷直叫,不肯喝水,也不肯過河。張果老覺得蹊蹺。他轉過身來,定神一看,發現原來是那伙村婦在河裡刷洗髒物,把河水染污了。張果老一氣之下,將河水打入地下。這時河神出來拜見張果老,懇求大仙指路。張果老略加思忖說:“水呀水呀莫發愁,45里以後再抬頭。”河神聽罷,鑽入水中,一直暗流45里,到城南百泉一帶又鑽出地面,出現了無數的自流泉。其中,一處最大的泉,被人們稱為百泉。人們在泉旁立戶建莊,就有了“百泉村”。
百泉常年噴珠吐玉,自流不息,經葫蘆套、鴛鴦水,又流入七里河。因此,自百泉往東也叫百泉河,後統稱為七里河。百泉往東這段七里河,過去常年水流潺潺,下游的人們紛紛引用河水灌溉農田。由於水源豐富,百泉周圍及下游葦田、稻田頗多,是當地人民民眾的重要經濟收入。百泉一帶也成為名符其實的華北江南,魚米之鄉
七里河往東至邢台縣河會村就一分為二。一支向東南流入南和縣界的里河,另一支向東北流入任縣的大陸澤。由於是兩支河的匯合處,所以就有了“河匯村”。因這裡農曆三月十五日立了廟會,後才演變為“河會村”。該村人口5000,是邢台縣的第二大村。

治理開發

自2006年6月起,邢台開始對七里河實施綜合治理。截至2015年12月,七里河綜合治理工程基本完工——河道全程蓄水,南北濱河觀光道全部貫通,百泉大道全線完工。新增水面760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15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90%,綠地率達到95%;建成19個遊園,遊園面積達100萬平方米;建成18公里健身綠道、5公里健身路徑及水上運動中心和體育公園。環境品質的大幅度提升,使得對環境要求極為嚴苛的白鷺重新棲息七里河,這裡也成為市民嚮往的好去處。
改善環境質量完成河道治理20公里,實現河道蓄水段15公里,累計種植各類喬木30.5萬棵,灌木214萬株,地被17.6萬平方米,黃花菜116.2萬株,蘆葦9萬平方米,荷花水草5萬平方米,新增綠地面積115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90%,綠地率達到95%。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濱河觀光道、百泉大道和橋樑建設。南北濱河觀光道建設完成40公里,兩岸形成20公里濱河觀光道綠化長廊;百泉大道是我市第一條城市快速路,全長15.7公里,寬106.5米,主幹道為雙向六車道,全封閉設計。東三環大橋、新華路大橋、守敬路大橋、鋼鐵路大橋、西二環大橋等5座新建、改建跨河大橋實現順利通車,進一步完善了新區交通路網建設。
提升開發建設品位,展現新區魅力著眼於提升七里河休閒旅遊承載能力和開發建設品位,謀劃實施了沿河遊園等一系列工程項目。

沿河遊園工程

新建改建月亮灣灘地公園、陽光沙灘浴場、佳洲美地灘地遊園、太陽帆兒童廣場等遊園建設,使遊園數量增加到了19個,總建設面積達60萬平方米。

七里河主題長廊工程

七里河主題長廊共由三大主題構成:分別是邢襄歷史文化長廊、七里河健康科普長廊、國學經典文化長廊。

七里河風景健身綠道建設工程

七里河風景健身綠道40公里,其中七里河北濱河觀光路建設20公里,為全線封閉,機動車禁行;七里河南濱河觀光路建設20公里,為半封閉綠道。綠道以七里河濱水景觀和綠色廊道為基礎,兩條1.5米寬步行道,建設了9個景觀停車場,9個休息驛站,包括公共廁所、售貨亭、休息長廊等便民設施,22個觀景平台,新建了2個腳踏車換乘點,定製了500輛腳踏車,設定了4個健身廣場和4千米長的健身長廊。

體育公園

體育公園位於守敬南路,七里河北岸,是集自然景觀、體育活動和生態健身於一體的特色主題公園。體育公園始建於2014 年,總占地34公頃,綠化面積31萬餘平方米,硬化面積3.5萬餘平方米,運動場地2.5萬餘平方米,景觀水系1萬餘平方米。
體育公園是現代化都市裡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使邢台市的城市基本配套得到進一步完善,極大地改善了周邊的環境,對促進全市人民體育健身運動有著重大意義。

竹園

竹園位於百泉大道以南、七里河以北,根據“生態綠化優先、突出文化主題、滿足功能需求”的原則,建設竹園1座,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種植竹子10餘種,打造市區首個以竹子為主題的大型遊園。通過思路創新,凸顯特色,在竹園的建築、景觀及場地設計中,增加了傳統文化和竹文化相結合的元素。
全園以“竹”為主題進行造景,汲取了中國傳統園林精髓,多方面體現了竹文化內涵,園內景觀結構為一湖(中心景觀湖)、六區(入口景觀區、安靜休憩區、休閒文化區、城市功能區、兒童活動區、健身活動區)、六景(蒼竹扶翠、梧竹幽居雲溪竹徑、竹海聆風、歲寒三友、竹外知春)。

生態補水

利用南水北調乾渠完成生態補水 8800 萬立方米,常年保持河道水面近500萬平方米。生態補水活動對提升河道周邊生態環境及居民的生活環境質量將起到積極作用。

星級公廁

星級公廁位於邢台七里河體育公園西北角,占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公廁建築為雙層結構,外觀設計呈“三角體”形狀,建築面積達300多平方米,公廁頂部全部安裝太陽能板,自給自足公廁用電。同時,配備洗手池、冬季供熱設施、自動沖水裝置、排風除臭設施、乾手器等基本設備外,還增設無障礙設施、母嬰衛生間、第三衛生間、空調、洗漱台、熱水器等設施,並提供手機充電站、休息座椅、雨具等便民設備,方便廣大市民和遊客使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