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黑茶

邛崍黑茶

邛崍黑茶,四川省邛崍市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邛崍黑茶乾茶外形色澤黑褐,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製作過程採用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茶多酚、兒茶素等含量較低,因此滋味較為醇和。

2015年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邛崍黑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邛崍黑茶
  • 外文名:Qionglai black tea
  • 產地名稱:四川省邛崍市
  • 品質特點:香氣純正,滋味醇和甘甜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2015年第24號
  • 批准時間:2015年2月16日
產品特點,歷史淵源,產地環境,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邛崍黑茶工藝精良,品種繁多,有黑、白、紅、綠等,以綠者為最上,按質量可分“毛尖,金尖、金玉、金倉、老穰五等”,經久耐泡,具有獨特的品質和風格。邛崍黑茶乾茶外形色澤黑褐,湯色橙黃,葉底黃褐,香氣純正,滋味醇和。製作過程採用中小葉種茶樹鮮葉為原料,茶多酚、兒茶素等含量較低,因此滋味較為醇和。
邛崍黑茶邛崍黑茶

歷史淵源

天復三年(903年),唐昭宗詔加西川節度使王建為蜀王,蜀王為報皇恩,隨即命臨邛刺史王宗佑悉征‘火番餅’等蜀茶以及蜀錦十萬餘,進貢朝廷。
邛崍黑茶邛崍黑茶
後蜀(934-965年),專門設有茶酒庫使,實行榷茶制度,並同吐蕃進行茶馬貿易。
宋代至元代,火井置縣,轄今平樂、花楸、夾關等地,是邛崍山脈的名茶產區。

產地環境

邛崍市地處邛崍山脈東麓、成都平原西南邊緣,地貌上山、丘、壩兼有,境內河道縱橫,水利資源豐富,氣候溫和濕潤。該地區海拔600至1000米,終年山青水秀,雲霧繚繞,原始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微風拂煦,爽氣襲人,向陽不燥,背陰不冷,雨露滋潤,土地肥沃,年均氣溫16.5度、降雨量1117.3毫米、日照時數1107.9小時,無霜期285天,是茶葉的極佳產地,也是生產高品質茶的理想地方。
邛崍黑茶邛崍黑茶

生產情況

截至2017年,邛崍市發展茶葉種植基地13萬畝,年產茶葉8100噸,茶產業綜合產值達10億元,其中黑茶產量730噸、產值1.4億元;茶業企業7家。
邛崍黑茶邛崍黑茶

產品榮譽

2015年2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正式批准“邛崍黑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邛崍黑茶邛崍黑茶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邛崍黑茶產地範圍為四川省邛崍市臨濟鎮、夾關鎮、平樂鎮、道佐鄉、臥龍鎮、孔明鄉、水口鎮、油榨鄉、火井鎮、南寶鄉、高何鎮、天台山鎮、大同鄉、寶林鎮、臨邛鎮、茶園鄉共1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品種
花秋1號及適宜製作邛崍黑茶的其它茶樹品種。
立地條件
產地範圍內海拔600米至1000米,土壤類型為黃、紅壤土,pH值4.5至6.4,有機質含量≥1%。土層厚度≥1米。
栽培管理
育苗:短穗扦插育苗。
栽植密度:≤50000株/公頃。
施肥:每年施腐熟有機肥≥20噸/公頃。
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採摘標準
一芽一葉至六葉內綠苔新梢。
加工工藝
工藝流程:
散茶:鮮葉→攤放→殺青→初揉→渥堆→復揉→乾燥。
緊壓茶:散茶→拼配→回潮→壓制→乾燥。
加工技術要求
攤放:攤放過程禁止鮮葉紅變。
殺青:除雨水葉、露水葉,及一芽一葉、一芽二葉外,其它新葉殺青時加不高於10%的水。
初揉:達到梗葉分離即可。
渥堆:當茶堆溫度≤25℃時收堆,茶堆溫度≥65℃時攤堆散熱。茶堆內相對濕度控制在75%至85%。
乾燥:復揉後,日光乾燥至水分含量≤14%,再經烘乾至水分含量≤8.5%。
質量特色
感官特色:乾茶色澤黃褐至黑褐色,有光澤;茶湯清澈明亮;香氣純正;滋味醇和甘甜。
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邛崍黑茶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邛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邛崍黑茶的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