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崍黑豬

邛崍黑豬

邛崍黑豬,四川省邛崍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邛崍黑豬是邛崍山脈飼養的主要地方豬種之一,曾是川西“家家都有的黑毛豬”,是中國48個優良地方黑色豬種之一。

邛崍人在飼養邛崍黑豬時,就地取材、物盡其用,玉米、糠麩、紫雲英、三葉草、黑麥草等糧食和天然草葉是邛崍黑豬的主要口糧,青飼料的比例高達80%,也造就了邛崍黑豬能吃草(耐粗飼)的本領。邛崍黑豬肉具有肉色鮮紅,肉質緊密細嫩,熟肉肥而不膩等特點。

2015年02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邛崍黑豬”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邛崍黑豬
  • 產地名稱:四川省邛崍市
  • 品質特點:耐粗飼、抗病力強,肉質好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5年第24號
  • 批准時間:2015年02月11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生物學特徵,營養價值,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邛崍黑豬屬川西黑豬類群,品種為成華豬、雅南黑豬及其雜交豬。被毛黑色,體形中等大小,屬肉脂兼用型豬種。採用發酵糧食及副產物餵養,補飼紫雲英、三葉草、黑麥草等天然草葉,具有耐粗飼、耐潮濕、抗病力強,體質結實,肉質好等特點。
適宜的氣候、優良的生態,加上強健的體質與耐粗飼的吃素本領,造就了邛崍黑豬的獨特優良品質。因飼養粗放、野性猶存,邛崍黑豬生長期長達一年左右,肌間風味物質沉積豐富、肉質優良,具有肉質細嫩、鮮紅、味香等特點。肥而不膩,瘦而不硬,肉質細嫩、鮮香撲鼻。
邛崍黑豬邛崍黑豬

生物學特徵

邛崍黑豬被毛黑色,體型較大,體軀較長、略窄,嘴較長,額部皺紋淺;背腰平直,後軀稍傾斜;腹大而不下垂;母豬乳頭數多,繁殖能力強,7對以上的占77.7%。農村成年公豬平均體重約95千克,體長124厘米、胸圍108厘米、體高67厘米;成年母豬平均體重約74千克,體長118厘米、胸圍97厘米、體高62厘米。

營養價值

邛崍黑豬瘦肉率40%-43%,肌纖維細膩,富含鉀、鈣、鈉、銅、鎂、鋅等人體所需40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亞油酸、不飽和脂肪酸、風味胺基酸含量極為豐富。
據權威部門多年跟蹤檢測,邛崍黑豬富含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膽固醇低,抗氧化物質高,維生素A、E含量高,其24小時肉色評分、pH值、保水力、肌內脂肪含量、肌肉嫩度等肉質指標均優於其他豬種,且保鮮時間長。
由於邛崍黑豬肌纖維數量比普通豬多出30%以上,細膩瘦肉爽口不塞牙,肉味鮮美,有“一家燒肉十家香”之說。同時,其不飽和脂肪酸、鐵質、蛋白質和維他命比例遠高於其他豬種,特別是膽固醇含量和脂肪都比普通豬肉低。

產地環境

邛崍地處成都平原西南部,幅員1384平方千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降水量1117.3毫米,年均氣溫16.3℃。邛崍境內地貌豐富,山、丘、壩兼有。多樣的氣候條件與豐富的植物資源,孕育了許多獨特動物種群,邛崍黑豬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邛崍黑豬的主產區山、丘、壩兼有,地區海拔一般在400—800米之間,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造就了邛崍黑豬耐潮濕和抗病能力強的特點。同時,這一地區有豐富的紫雲英、葉用甜菜、甘薯藤、巴山豆、蠶豆苗及野生豬草,為邛崍黑豬提供了充足的原生態食物,成為邛崍黑豬“豬丁興盛”的天然樂園。
邛崍黑豬美食邛崍黑豬美食

歷史淵源

邛崍黑豬發源於山高林密的邛崍山脈,是具有四川本地純正土豬血統的珍貴古老豬種,也是中國48個優良地方豬種之一。數千年以前,邛崍黑豬就被當地人大量飼養,遂有“家家都有黑毛豬”的諺語,根據產區發掘出的東漢墓內殉葬品石豬及浮雕等文物考證,已有1800多年歷史。
20世紀70年代,四川省組織專家對邛崍黑豬進行普查時,還有2千多頭公豬和7萬多頭母豬存欄。
經歷20世紀80年代大力推廣外來的杜洛克、長白等“洋豬運動”後,邛崍黑豬的飼養規模變得越來越小,甚至一度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2010年,邛崍農業龍頭企業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在邛崍市投資邛崍黑豬種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經過在全邛崍山脈收集、鑑別和復壯,已擁有邛崍黑豬保種所必需的基礎純種群體,並於2011年取得“邛崍黑豬原種場”許可證,實現了從種植、飼料、保種、養殖、深加工到銷售的可持續發展的全產業鏈條。
2014年,邛崍市組織邛崍黑茶和邛崍黑豬申報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邛崍黑豬迎來了新的生機。國家非常重視邛崍黑豬的保護和開發,將它首批列入了《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名錄》。

生產情況

2014年,邛崍市有生豬養殖戶近7萬戶,年均出欄生豬200萬頭左右。
2016年,邛崍年出欄邛崍黑豬10萬頭以上,母豬存欄5000餘頭。

產品榮譽

2011年,邛崍黑豬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
2015年02月1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邛崍黑豬”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邛崍黑豬邛崍黑豬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邛崍黑豬產地範圍為四川省邛崍市臨濟鎮、臥龍鎮、孔明鄉、寶林鎮、臨邛鎮、前進鎮、固驛鎮、高埂鎮、羊安鎮、冉義鎮、牟禮鎮、回龍鎮、天台山鎮、夾關鎮、茶園鄉、桑園鎮共16個鄉鎮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品種
雅南黑豬及其雜交豬。
二、飼養環境
產地範圍內山、丘地貌,紫雲英、葉用甜菜、甘薯藤、巴山豆、蠶豆苗、野生豬草等青綠飼料豐富,山澗溪流及深井水為飲水來源。
三、飼養管理
1.飼養方式:集中飼養與農戶散養相結合。
2.飼料條件:以本地產雜糧為主,輔以青綠飼料。
3.飼養管理要點:
(1)育肥後期:日餵青綠飼料≥1千克,飼養密度≥1.5平方米/頭。
(2)飼餵:濕拌料飼餵。
(3)禁止性要求:全期禁用任何藥物添加劑。治療藥物的使用嚴格遵守相關標準和規定。
4.出欄標準:8月齡至12月齡,活體重75千克至120千克。
5.環境、安全要求:飼養環境、疫情疫病的防治與控制必須執行國家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屠宰加工
1.豬源:來自邛崍黑豬產地範圍內符合質量要求的健康豬只。
2.靜養待宰:宰前空腹靜養24小時,減少應激。
3.排酸、冷卻保鮮:宰後1小時內用水沖洗胴體後在0℃至4℃環境下排酸24小時。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毛樁黑色,皮厚,肉色鮮紅,肉質緊密細嫩,脂肪白色,大理石花紋明顯,熟肉肥而不膩。
2.理化指標:胴體瘦肉率≤50%,肌肉粗蛋白含量≥20%,肌間脂肪含量≥6%。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邛崍黑豬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四川省邛崍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邛崍黑豬的檢測機構由四川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