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寧壯族八音

即邕寧壯族“八音”,原是古代吹打樂器的統稱,即金、石、竹、匏、土、革、絲、木等八類樂器的稱謂,流行於邕寧縣及其周邊廣大地區,廣泛用於農村的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喜慶活動。所奏曲目都源自壯族民間戲曲和民歌音調,共有樂曲一千多首。廣義上八音指所用樂器較多,八類皆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邕寧壯族八音
  • 流傳區域:邕寧縣及其周邊廣大地區
  • 曲目來源:壯族民間戲曲和民歌音調
  • 樂曲數量:一千多首
歷史演變,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歷史演變

八音有著悠久的歷史,其源受“廣州八音”影響,後又吸收邕劇、壯師劇和壯族民間音樂的元素,逐漸發展而成。興於清代,盛於清末民初,直到20世紀80年代。
邕寧壯族“八音”的樂隊由大嗩吶、小嗩吶、無孔笛(壯族民間樂器)、二弦、秦琴、鼓、鑼、鈸和壯族岳鼓等組成,為壯、漢樂器的結合。演奏分文場與武場,武場“八音”只用嗩吶,配以鑼、鼓、鈸等打擊樂器,氣氛熱烈歡騰;文場“八音”主要由絲竹樂器和輕型打擊樂器演奏,配以人聲清唱,風味輕盈飄逸,優美動人。所奏曲目都源自壯族民間戲曲和民歌音調,共有樂曲一千多首。
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演變,在壯族人民生活中深深紮根,廣泛習用於農村的婚嫁、祝壽、新居落成、迎賓等等喜慶活動,依託“八音”的演奏,為之掀起洋洋喜氣、增添光彩。蒲廟、那樓、新江、中和等鄉鎮最為普及,每個行政村都有數支八音隊,長年開展演奏活動。
1983年,由邕寧縣文化局組建的以蒲廟等鄉鎮農民為主的百人大型“八音隊”,在原以瑣吶為主的吹打樂器基礎上,增添了四人齊擂的大鼓及壯家姑娘喜愛吹奏的無孔笛、壯人喜歡唱的壯族山歌“了羅”調、岳鼓舞等,並配以“抬花轎”、背新娘、舞春牛等民族風情表演,更具濃郁的民族氣息和獨特的藝術表演風格。八音隊組建以來,多次應邀參加區內外各種迎賓慶典活動。目前,邕寧區能演奏八音的樂手300多人。如今八音已成為邕寧民間藝術的縮影和邕寧知名的“文化品牌”。
但是,近年來,由於外來文化的衝擊,流行音樂的風靡,壯族“八音”也面臨生存危機,隨著許多老藝人的相斷去逝,這種危機越來越甚。因此,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壯族“八音”也成為當務之急。

基本內容

八音,原指古代吹打樂器的統稱,依樂器製作材料的不同,將樂器分為金(如鐘)、石(如磐)、竹(如管)、匏(如笙)、土(如塤)、革(如鼓)、絲(如琴)、木(如祝)等八類,俗稱“八音”。八音在邕寧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過不斷演變,推陳出新,已成為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一枝民間藝術奇葩。
八音分文武場,武場八音只用嗩吶吹奏,配以鑼鼓鈸等打擊樂,八音吹打的主要曲目有《八仙賀壽》、《仙姬送子》、《大開門》、《小開門》等;八音”,音色更優美、高亢、嘹亮,撼人心旌。

基本特徵

八音自清末逐步形成以來,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徵:(1)伴隨民俗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2)在長期參加婚喪和其它禮俗活動中,根據活動進行的不同階段的內容演奏之後,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成套樂曲,因而形成了參與禮俗活動的程式性特徵;(3)既有本土樂曲,又有外來樂曲(指廣東粵劇),以本土樂曲為主,以外來樂曲為輔,因而形成了本土和外來樂曲的共存性特徵,並發展為八音的獨特性特徵;(4)其他地方的八音隊演奏員少,樂器少而小型化,而八音則規模大、樂器多而大型化;(5)八音吹打樂在演奏時以嗩吶為主,以鼓指揮,因而構成嗩吶主奏,以鼓震節的導樂性特徵;(6)八音吹打樂的調式和板式不像某些樂曲那樣繁複、華麗,而顯出一種特有的簡約美和質樸美,從而構成調式、板式的簡樸性特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