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際增量分析是馬歇爾所運用的經濟學研究方法之一。他認為經濟現象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連續的函式,在考察這一函式關係時,“增量”的關係顯得比“總量”的關係更重要。例如,在需要不變的條件下,任何一個生產要素使用量的增加,超過一定的“邊際”,就會產生遞減的報酬。又如,在供求平衡條件下,一物的邊際生產量的增加會被它的生產費用的相應增加所抵消。因此,政治經濟學中數量關係的分析要演化為邊際增量關係的分析。
馬歇爾在古諾和屠能的著作的啟發下,幾乎和傑文斯、門格爾、瓦爾拉同時,在經濟學中獨立地運用效用的“邊際增量”來說明人對一物的需求及該物的價值。以後,他把這個邊際增量分析方法加以推廣,用於分析其他經濟問題,諸如生產過程中各類資源的配置、各生產要素互相配合的替換原則以及國民收入的分配等等。在馬歇爾的經濟學體系中,均衡的達成,從而價值、工資、利息等各種經濟指標的數量決定,都是藉助於邊際增量分析方法加以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