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城市

邊緣城市

邊緣城市指的是接受本省中心或省會城市輻射較小的城市。

1936年,德國地理學家哈伯特·路易(H.Louts)於提出的“邊緣城市”概念,城市形態從單核心格局向多核心、網路化方向發展以及城市核心區在擴散中出現新集聚的過程中,在郊區發展起來的兼具商業、就業與居住等職能的綜合功能中心”,這成為了“邊緣城市”理論的原型。

1991年,是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Joel Garreau在他的《邊緣城市》一書中所提出的,然而對此概念至今尚無一個明確的定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邊緣城市
  • 外文名稱:Edge City
  • 行政區類別:市
  • 所屬學科:城市地理學
  • 特徵:人口郊區化、商業外遷
產生背景,鑑定標準,基本特徵,發展前景,

產生背景

1936年,德國地理學家哈伯特·路易(H.Louts)於提出的“邊緣城市”概念,城市形態從單核心格局向多核心、網路化方向發展以及城市核心區在擴散中出現新集聚的過程中,在郊區發展起來的兼具商業、就業與居住等職能的綜合功能中心”,這成為了“邊緣城市”理論的原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邊緣城市”概念是用於形容美國自郊區化後期的成熟形態,被認為代表了1980年代美國城市郊區開發的新趨勢。如今在中國的城鎮化進程中,可以看到“邊緣城市”理論同樣在發揮著作用。
邊緣城市代表了本世紀美國城市發展的“第三次浪潮”:
20世紀50—60年代,是美國人口居住郊區化的“第一次浪潮”。70年代以後,是人口居住郊區化的“第二次浪潮”以超級市場為代表的商業郊區化。“第三次浪潮”則是就業崗位的全面郊區化。因而,邊緣城市是人口、商業及就業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20世紀80年代以後,美國郊區化的一個新趨勢是在擴散中又有相對集聚,城市結構由單中心向多中心轉變,鄉村生活成為美國社會的主導生活方式之一。
20世紀90年代約半數的美國人居住於郊區。這些新興中心不僅僅是居住中心,而且已演變為商業中心、就業中心,從而成為城市學者研究的熱點之一。一時間新概念層出不窮,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邊緣城市。
1991年,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記者Joel Garreau在他的《邊緣城市》一書中所提出邊緣城市(edge city)的概念,此概念在社會各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然而對此概念至今尚無一個明確的定義。Garreau認為,邊緣城市是美國城市發展的新形式,是位於原中心城市周圍郊區新發展起來的商業、就業與居住中心,而這些中心在30年前還是農田、村莊或純粹的居住用地。這些新的中心具備了典型的城市功能:居住、就業、交通及遊憩等,但建築的密度比中心城市低。

鑑定標準

為界定邊緣城市,Garreau提出了五條功能性標準:
1.具有5 000 000平方英尺(464 500平方米)以上的可租用辦公樓;
2.具有600 000平方英尺(56 000平方米)以上的可租用零售商業樓面;
3.就業崗位數量超過臥室數量;
4.是一個為人們所意識到的特定地域;
5.與30年前的景觀大不一樣。

基本特徵

人口郊區化
人口郊區化是50年代以後美國城市發展的顯著特徵之一。至1990年,郊區人口比例上升為48%;人口郊區化原因:其一,中心城市環境惡化,成為各種社會、經濟及環境等問題的集聚地。其二,郊區空氣新鮮,環境優美,社會治安相對安全,稅率低。其三,政府鼓勵居民擁有自有住房,從稅收、財政上予以資助。
商業的外遷
眾多的大型區域性超級商城等新商業設施在郊區湧現。一個大型超級市場往往集中了數十家甚至上百家商店。區域性的大型超級商城往往選址於城市主幹道與州際高速公路的交叉口附近或沿線布置,並配以大量的免費停車場地,從而方便了車流的出入。另外,它地價便宜,稅率低,因而經營成本與建築成本相對較低,致使商品價格頗具競爭力。而且,大部分超級商城設施先進,室內環境美觀舒適、安全、功能齊全,因而吸引了大批顧客。隨著它的擴展,又形成了相關行業的產業聚集,這樣,大型超級商城便成為營造邊緣城市的孵化器
產業的信息化、彈性化、分散化
當今美國經濟正處於由福特式工業生產向後現代信息經濟(後福特式生產)的轉變階段,特徵如下:
(1)生產方式是小而專,利用高科技達到生產機動化
(2)經濟控制權力集中化與重構;
(3)生產過程國際化、分散化;
(4)生產組織彈性化,以適應大眾需求市場的零散化(Segmented Market)。
同時,產業結構發生兩大變化:第三產業、信息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成為經濟中最為活躍的一部分。這些產業占地少、效率高,已經減弱了傳統產業對中心區位的需求,而對環境及勞動力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郊區的環境及高素質的勞動力正合此需求此外,在整個勞動力市場中,婦女所占的份額越來越大,這就意味著婦女要同時承擔起家庭和職業的責任,她們期盼就近就業。
產業的外遷不僅使郊區中心的規模得以擴大,而且豐富了郊區中心的功能,從而使郊區中心從本質上具有城市的性質。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產業往郊區中心的轉移集中,使之成為“邊緣城市”。
建築低層、低密度
傳統城市鬧市區的容積率甚至(FAR)達到5.0 ,高建築、高容積率是其主要特徵。邊緣城市中心在建設中採取了平面擴展的方式,而不是向高空發展,一個成熟的邊緣城市容積率為1.5 左右。每幢建築均配以大面積的免費停車場,以方便顧客及職工停車。
專業化產業結構
邊緣城市的主體產業包括:零售業、批發業、生產服務業(通訊、銀行、公用設施、保險、法律諮詢、房地產、會計、工程)、社會服務業(政府部門、教育、醫療衛生服務及其他非盈利性服務業)、個人服務業(賓館、餐飲及娛樂業)及製造業
行政上無主體,空間上無限制
由於邊緣城市形成歷史相對較短,尚未形成對應的行政實體與空間界限。它們直接隸屬於一個或數個上級縣的管轄,因而大多數邊緣城市仍沒有一個明確的地名。在邊緣城市內部,在日常運作中起作用的是一個個的公司及次級利益團體,這些次級利益團體維持著邊緣城市的日常運轉,因而實質上擔負著“政府”的職能,只不過是“私有制的政府”。
總之,我們可以把邊緣城市一般組成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 超級商城Mall);
2. 辦公設施(Office Complex);
3. 工業園區(Industrial Park);
4. 休閒娛樂設施(Recreational Facilities);
5. 綠化用地(Green Cover);
6. 停車場(Parking Lot);
7. 居住社區(Residential Community)。

發展前景

雖然對邊緣城市的評論是貶褒不一,但邊緣城市是美國社會城市發展的一個不可否認的現實。它和人們所追求的價值觀——強調個人主義與自由是一致的,這一現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將會延續、擴展和壯大。
然而,邊緣城市欲完全取代中心城市似乎不是那么現實可行,兩者之間達成一種平衡、共生或許是城市未來發展的取向——邊緣城市在成長,中心城市也在積極更新。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邊緣城市在將來也有可能成為中心城市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