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

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是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教育辦學形式之一。利用內地城市較優越的物質、師資條件,為邊疆少數民族異地開辦學校或培訓班,培養其需要的各種人才。 1913 年創辦北京蒙藏學校,招收邊疆蒙古族、藏族和其他民族學生到北京上學。20 世紀 30 年代在南京大學設立邊政學系,一些地方開辦國立邊疆學校、海疆學校,培養邊疆各民族學生。當時,因受教育目的、培養目標和政治、經濟、地理、交通等因素的制約,學生少,且多來自民族上層或富裕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 年 2 月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在北京國子監開辦藏民研究班,有藏、蒙古、苗、彝、回等各民族學員 35 人,周恩來總理親自給學員上課,講解黨的民族政策和大政方針,培養新中國第一批民族工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疆民族教育異地辦學
  • 類別:中國邊疆少數民族教育辦學形式
1951 年成立中央民族學院,為全國各地少數民族培養幹部和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原北平蒙藏學校改為中央民族學院附中,招收以邊疆地區為主的各少數民族學生,實行公費學習,高中畢業後返回原籍參加高等學校升學考試或在當地直接參加工作。60 年代初,北京中央政法幹校專設西藏班、新疆班。 70 年代,中共中央黨校開設新疆班,培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高級幹部。 80 年代以後,中共中央黨校又開設西藏班和少數民族對外經濟工作短訓班;內地各大學,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醫學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分別開設民族班,培養邊疆和各地少數民族人才。1989 年中央民族學院開設新疆少數民族扶貧班,為貧困地區培訓經濟人才。國務院還專門對西藏實行內地辦學作了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邊疆少數民族異地辦學已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有力地支援和促進了邊疆民族教育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