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幣

邊幣

邊幣是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銀行發行的貨幣的簡稱。晉察冀邊區銀行、鄂豫邊區建設銀行等發行的貨幣,亦稱邊幣。抗戰初期,根據同國民黨達成的協定,邊區使用法幣。由於國民政府發放的八路軍軍餉是元以上的整幣,市面上輔幣短缺。為了找零的需要,陝甘寧邊區銀行以“延安光華商店代價券”的名義,發行元以下的輔幣,與法幣同時在邊區境內流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邊幣
  • 發行方:陝甘寧等邊區政府銀行
  • 銀行時期:抗戰時期
  • 作用:支持革命,為抗戰勝利做出了貢獻
背景,發行情況,基本特徵,歷史作用,收藏價值,

背景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陝甘寧邊區政府按國共兩黨的協定﹐使用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幣。後由於輔幣缺乏﹐市場流通失靈﹐邊區銀行乃於1938年6月以光華商店名義﹐發行“光華商店代價券”﹐面額為二分﹑五分﹑一角﹑二角﹑五角五種﹐後又增發七角五分一種﹐作為輔幣使用﹐與法幣同值兌換。
1941年皖南事變後﹐國民政府停發第八路軍軍餉﹐對陝甘寧邊區實行經濟封鎖﹐使邊區財政發生極大困難。邊區政府為了發展邊區經濟﹐支持抗戰﹐於1941年1月28日通過了“發行邊幣﹑禁止法幣在邊區內流”的決議。同年2月授權邊區銀行發行面額為一元﹑五元﹑十元的陝甘寧邊區銀行幣(簡稱邊幣)﹐並以邊幣逐漸換回“光華商店代價券”﹐使邊幣成為邊區唯一的法定貨幣。這對保護邊區的獨立自主起了重要作用。
1944年﹐邊幣受法幣影響貶值﹐邊區政府決定授權陝甘寧邊區銀行以邊區貿易公司名義發行“商業流通券”﹐規定“流通券”一元兌換邊幣二十元。自1945年6月1日起﹐“流通券”成為陝甘寧邊區的本位貨幣﹐邊幣陸續收回。1948年1月﹐陝甘寧邊區銀行西北農民銀行合併後停止發行。
與此同時﹐晉察冀邊區政府為了統一三省貨幣﹐溝通三省經濟﹐對敵進行貨幣鬥爭﹐於1938年由晉察冀邊區銀行發行面額為一元﹑二元﹑五元﹑一角﹑五角等五種紙幣﹐也稱邊幣。1948年5月停止發行後﹐按邊幣十元對冀南幣一元的比率並行流通。同年12月﹐按一千元折合人民幣(舊幣)一元的比價收兌。
此外﹐1941年豫鄂邊區建設銀行發行的紙幣﹐1946年晉察冀邊區銀行發行的票面印有“冀熱遼”字樣的紙幣﹐也稱邊幣。

發行情況

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37年9月成立,同年10月1日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國家銀行西北分行改組為陝甘寧邊區銀行,首任行長曹菊如。1941年3月18日邊幣正式投放市場,1941年至1943年發行有壹角券、貳角券、伍元券、拾元券、伍拾元券、壹佰元券、貳佰元券、伍佰元券、壹仟元券、伍仟元券等十種面值的票券。從1941年2月至1944年共發行邊幣342.321萬元。到1944年7月1日由陝甘寧邊區貿易公司商業流通券所代替,從此,陝甘寧邊區銀行紙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所發行的紙幣中,1941年版有4種面值,6種版別:即壹角券,票幅80×37毫米,正面深咖啡色,上端有“陝甘寧邊區銀行”行名,中間有延安寶塔山圖景,左上角有“1941”,右上角有“民國三十年”年份,背面藍黑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有英文面值。貳角券,票幅92×47毫米,正面藍灰色,左上端有行名,下方有牧羊圖景,兩側有“貳角”面值,左側底邊有“中華民國三十年”年份。背面棕色,上端為行名拼音,中間有廠房圖景,兩側有英文面值,底邊有“1941”年份。伍元券有兩種版面,第一種票幅127×64毫米,正面紫底藍色套印,右上端有行名,左為“伍元”面值,右有農村村景,四角有“伍元”兩字。背面藍色,上端有拼音行名,中間有廠房圖景,下端有“1941”年份。第二種票幅140×73毫米,正面淡黃底藍套色印,上端有行名,中間有城門,行人圖景,兩側為“伍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年”年份,背面咖啡色,上端有拼音行名,中間及四角有“5”字數值。拾元券有兩種版別,第一種票幅168×76毫米,正面綠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山、樹風景圖,兩側為“拾元”面值,下端底邊有“中華民國三十年”年份,背面藍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及四角有“10”字數值,下端有“1941”年份。第二種票幅168×76毫米,正面黑底咖啡色套印,上端為行名,中間有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景,兩側有“拾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年”年份。背面藍色,上端有拼音行名,中間及四角有“10”數值,下端有“1941”年份。1942年版有兩種。伍拾元券票幅167×75毫米,正面灰黑色,上端有行名,中間有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景,四角有“伍拾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年份,背面棕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及四角有“50”數值,下端有“1942”年份。壹佰元券票幅167×77毫米,正面棕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大禮堂圖案,四角有“壹佰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一年”年份,背面淺棕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有延安寶塔山圖景,兩側與四角有“100”數值,下端有“1942”年份。
1943年發行有伍拾元券、壹佰元券、貳佰元券、伍佰元券、壹仟元券、伍仟元券六種版別和面值。伍拾元券,票幅118×59毫米,正面藍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平房圖景,四角有“伍拾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年份。背面棕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為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景,兩側與四角有“50”數值,下端有“1943”年份。壹佰元券,票幅122×59毫米,正面棕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三駝圖案,左右上角有“壹佰元”面值,下端底邊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年份。背面棕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為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景,下端有“1943”年份。貳佰元券,票幅125×63毫米,正面藍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牧羊圖景,左右上角有“貳佰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年份。背面淺棕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為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景,下端有“1943”年份。伍佰元券,票幅134×68毫米,正面朱紅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大禮堂圖景,左右上角有“伍佰元”面值,左右下角有“伍佰”兩字,下端底邊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年份。背面朱紅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有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景,下端有“1943”年份。壹仟元券,票幅134×68毫米,正面灰藍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陝甘寧邊區參議會大禮堂圖景,四角有“壹仟元”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年份。背面灰藍色,上端有拼音行名,中間及四角有“1000”數值,右側有寶塔山圖景(副票式),下端有“1943”年份。伍仟元券,票幅165×76毫米,正面橘紅色,上端為行名,中間有陝甘寧邊區銀行大樓圖案,四角有“伍仟圓”面值,下端有“中華民國三十二年”年份。背面橘紅色,上端有行名拼音,中間及四角有“5000”數值,下端有“1943”年份。

基本特徵

1.紙幣所用紙質不統一,絕大部分用紙是邊區自己生產的麻質紙,紙質很差,經不起磨損,有的紙薄厚不一,有的紙雖有厚度,但較脆不堅。
2.紙幣的設計印刷、刻版、技術尚好,大部分圖案反映了當時邊區的政治、經濟、名勝古蹟、農林牧業生產、建築風貌、自然景色,其圖景生動,立體感強,生動感人,栩栩如生,很有欣賞價值,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3.紙幣在設計、版別方面不太統一,紙幣羅號有的是單字軌,有的無字軌,如1941年版伍元券,1942年版伍拾元券,1943年版貳佰元券、伍佰元券、伍仟元券均沒有宇軌。

歷史作用

1.陝甘寧邊區銀行紙幣也稱“邊幣”,它是我黨與國民黨在政治上、軍事上、經濟上、金融政策上全面鬥爭的產物。邊幣的發行標誌著邊區經濟進入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新階段,標誌著邊區銀行由財政支付機關轉變為政府銀行,是完善邊區金融工作的新開端。
3.邊幣的發行正確地開展了對法幣在流通領域的鬥爭,使邊幣牢固地占領了邊區市場,從而邊幣在民眾中的威信日益提高,有力地抵制和打擊了法幣的流通,這是和國民黨反動派在經濟、金融戰線上鬥爭的偉大勝利。
4.邊幣的發行有力地促進了邊區的工農業生產和商業的發展,它給邊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活力,也是邊區的財政後盾,極大地支持了邊區的財政支出,支持了邊區民眾的生產、生活,為革命根據地的鞏固和發展,為中國革命在全國奪取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5.邊幣的發行有力地支持了抗日戰爭。它誕生在抗日戰爭中期,正處在抗戰的相持階段,在國民黨反動派經濟上封鎖圍困邊區的嚴峻形勢下,在抗日戰爭的關鍵時刻,邊幣的發行克服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給邊區所造成的困難,有力地解決了抗日戰爭所需的經費,極大地支持了革命戰爭,加速了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收藏價值

1.邊幣有重要的研究價值。陝甘寧邊區是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領導中國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根據地。抗日戰爭時期,邊區銀行的貨幣發行工作,創造和積累了極其豐富和寶貴的經驗。所以研究陝甘寧邊區的貨幣史,是研究革命根據地經濟史、社會發展史、國共兩黨的鬥爭史、邊區的軍事發展史、政治鬥爭史的重要方面,也對研究邊區民眾的生產、生活、經濟狀況以及風土人情等方面,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2.邊幣有重要的文物價值。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八路軍、新四軍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裝的總後方,是全國各抗日根據地和全國各族人民革命鬥爭的政治指導中心。邊幣是在黨中央、毛主席直接領導下發行的,它誕生於如火如荼的抗日戰爭年代,誕生於世界反法西斯主義的前沿陣地,它不但是中國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歷史見證,而且對世界反法西斯主義戰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它是抗日戰爭歷史的見證,反映了中國人民奮起抗戰、流血犧牲、前赴後繼、可歌可泣的抗戰史、血淚史,所以說,它是一種很珍貴而且非常重要的革命文物。3.邊幣有重要的收藏價值。邊幣發行時至今日已度過了60多個春秋,當時兌換收交較徹底,流落到社會上和民眾中的數量很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流逝,自然淘汰和流失的也不少,目前存世量也是寥寥無幾,所剩餘的也是鳳毛麟角、十分罕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