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還有誰誰誰》是畫家、作家黃永玉的散文集,主要創作於2022—2023年,可以說是《
比我老的老頭》的續集或補充,兩書共同構成完整的當代個人記憶史,映照出一個時代的背影。在該書中,百歲老人回望走過的漫漫人生路,以及一路同行的故友親朋,講述他們的情懷與命運、理想與歸途。黃永玉記錄下他們的真性情,就是在記錄一種曠達自由的生活方式的消散,一種屬於一代人的精神質地的隱逸。這些文字平靜而銳利,從容而跌宕,幽默而憂傷。那些靈魂相映、肝膽相照的交往瞬間,照亮過彼此的生命,也成為不曾磨滅的記憶。他們的惺惺相惜令人深感震撼,高山流水的情義照拂是不可見的絕世風景。直率、誠摯、犀利、自省,筆端儘是一個哲人對生命的厚重之愛。《還有誰誰誰》中袒露著一個憂傷而狂野、獨立而自由的世紀之魂。
作品目錄
序 體育和男女關係 只此一家王世襄 僥倖的小可見聞 你家阿姨笑過嗎? 輕舟怎過萬重山?——憶好友王遜與常任俠 孤夢清香——難忘許幸之先生 遠揚的雲朵 讓這段回憶撫慰我一切的憂傷 鄭振鐸先生 “舍”“得” 差點忘記的故事 夢邊 遲到的眼淚 附:鐵柱和黑妮的信箱通信 |
作品鑑賞
《還有誰誰誰》是一部記錄眾多個人命運的書,映照出一個時代的背影。一個已近百歲的老人,在回望他的人生行旅時,看到如許與他生命有關聯的人都已紛紛隱入塵煙,心底或有無邊的蒼涼與寂寞。看到他寫:“我回香港住了幾年,回北京之後,這些先生都沒有了。”“再過幾年,絜媖去世了,又過了一些時候,老潘去世了,汪曾祺、苗子、郁風、丁聰、沈峻去世了,許麟廬去世了。梅溪也去世了。”黃永玉的人生與他們的過去連線在一起,那些熟悉的故交曾經撫慰和溫暖了他的生命,而今,這回憶是如此疼痛。
《比我老的老頭》中,黃永玉寫了回憶表叔
沈從文的《這些憂鬱的碎屑》,這個題目恰可以用來參照《還有誰誰誰》的基調,“憂鬱的碎屑”構成《還有誰誰誰》的核心內容,也構成由不同人物呈現的真實細微的歷史皺褶,他們的哀樂、榮辱、興衰、生死,倉皇與鎮定、軟弱與勇敢、背叛與信諾,都是黃永玉銘心刻骨不能或忘的往事,與他的生命交集的那些師友朋輩,早已在時光里成為他人生的一部分,他們是他的光影,是他的背景,是他行旅的地圖,也是他的精神肌理,他和他們共同寫就了一部生命之書。
《還有誰誰誰》除《體育和男女關係》和《夢邊》是對當下某些社會問題的思考外,其他各篇都是對故人的回憶。《只此一家王世襄》寫與文物收藏及鑑賞大家王世襄的相遇相交,《僥倖的小可見聞》記錄了
張學良的弟弟
張學銘豪爽率性,《輕舟怎過萬重山?——憶好友王遜與常任俠》寫盡人性的複雜與多面,《孤夢清香——難忘許幸之先生》彰顯民國導演
許幸之為人的操守,《讓這段回憶撫慰我一切的憂傷》傾情書寫黃家與香港《
大公報》潘際坰、鄒絜媖夫婦肝膽相照的60年情義,《鄭振鐸先生》顯示出尊重事實的學者風範,《差點忘記的故事》看到一個平等寬厚的
蔣經國,《遲到的眼淚》文學家
蕭乾與他的兒子蕭鐵柱浮出水面,對小人物的悲憫與懷念令《你家阿姨笑過嗎?》摧肝斷腸。
黃永玉記憶的長河裡,和故人一起經歷的歷史的動盪歲月與個人命運的沉浮,是他一刀一刀雕刻的木刻版畫。一位百歲老人的憂傷怕是時光也載不動,當他寫下“我坐在桌子邊寫這篇回憶,心裡頭沒感覺話語已經說透。多少老友的影子從眼前走過,走在最後的一個是我”,該有多么寂寥。天地蒼黃,四野幽明,惟餘一人獨愴然而涕下。黃永玉在經歷人生最大的離散,那些結成他生命經緯的人,他們的消失,猶如一盞燈一盞燈的熄滅,他惟有在文字間輕聲歌唱生命的光華。黃永玉放達而柔軟的內心負擔著無法修復的人類傷口,但他仍以堅忍的毅力與博大的慈悲復原那些破碎而溫暖的記憶,讓歷史拒絕遺忘,讓人性熠熠生輝。
對人性的別有洞見是《還有誰誰誰》最耐人尋味的書寫,黃永玉一百年非凡的生命閱歷造就的智慧與闊達罕有匹敵,他通過描摹人性而使讀者進入歷史,看到歷史的波濤如何顛弄著人的命運,也讓人性呈現著多棱的鏡面。黃永玉大寫人性之真善美,記錄下身處不自主的人生困境時生命的操守與堅持,人性的光亮與強盛;也會穿過幽暗人性的隧道,寫出他的憐憫與詰問,歷史的荒誕與野蠻。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3年7月1日,《還有誰誰誰》入圍7月文學報好書榜。
2023年7月10日,《還有誰誰誰》入圍文學好書榜6月榜單。
2023年7月16日,《還有誰誰誰》入選《新京報書評周刊》7月好書。
作品評價
黃永玉曾說,有朝一日告別世界的時候,我會說兩個滿意:一、有很多好心腸的朋友。二、自己是個勤奮的人。集中收錄了他與王世襄、張學銘、許幸之等多位故友親朋的故交與記憶,悲憫與寬厚兼具。從中既能讀到前輩學人、名流少為人知的日常性情,更有曉暢通達,不拘一格的快意人生。先生的確是“勤奮”的,他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本大書,又將這本書以自己的風格重新編排書寫,寫出屬於他和他們的精神與風骨。
(《文學報》評)與黃永玉此前作品稍有不同的是,這本晚年成稿的隨筆集更明顯地流露出一種千帆過盡的從容。隨著書中人物的離去,一個時代也在隨之遠去。這本書實則致敬的是一種曠達自由的生活方式,一種對個體生命與他人命運始終保有深沉熱愛與關切的人生信條。唯有如此,在肉身離開人世前方能坦然不枉此生。正如黃永玉在書中所言:“有朝一日告別世界的時候我會說兩個滿意:一、有很多好心腸的朋友。二、自己是個勤奮的人。”
(《新京報》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黃永玉
(1924年—2023年6月13日),湖南鳳凰人,土家族。中國當代畫家、作家。自學美術,少年時期就以出色的木刻作品蜚聲畫壇,是少有的“多面手”,國畫、油畫、版畫、漫畫、木刻、雕塑皆精通,在中國當代美術界具有重要地位。將文學視為自己最傾心的“行當”,從事文學創作長達八十餘年。詩歌、散文、雜文、小說諸種體裁均有佳作,著有《
這些憂鬱的碎屑》《
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
太陽下的風景》《比我老的老頭》《
無愁河的浪蕩漢子》《
吳世茫論壇》《
見笑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