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冀北地區多金屬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遠景研究

《遼西—冀北地區多金屬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遠景研究》是由瀋陽地礦所、河北省地礦局、北京大學、遼寧第三地質隊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權恆、韓慶雲、艾永富、林彥春、魏菊英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西—冀北地區多金屬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遠景研究
  • 成果登記號:19910920[05230]
  • 第一完成單位:瀋陽地礦所、河北省地礦局、北京大學、遼寧第三地質隊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10920[05230]
項目名稱
遼西—冀北地區多金屬成礦地質條件及成礦遠景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瀋陽地礦所、河北省地礦局、北京大學、遼寧第三地質隊
主要完成人
權恆、韓慶雲、艾永富、林彥春、魏菊英
主題詞
多金屬礦;成礦預測;遼寧;河北

成果摘要

該課題為國家“七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主要成績: 查明化北地台“內蒙地實為早元古代優-冒地槽構造活動帶火山-沉積建造層狀變質岩系。從蒙地軸,初次建立了“塞北-昭南台緣坳陷帶”的Ⅱ級構造單元。該坳向展布,區內長700多公里,寬約80-120km,是Pb、Zn、Ag、Au、U的變質地層包括紅旗營子群、鳳凰咀組、劉營組、熱水組及大營子組等。、Rb-Sr、Sm-Nd同位素年齡測定,認為其成岩年齡為約23億年、變質-為20-18億年。認為本區內生多金屬、金、銀礦床主成礦期為中生代,-100Ma,與太平洋板塊向歐亞大陸俯衝使“地台活化”(期)同步。通過認為,其成礦作用與“地台水活化”期的構造-岩漿活動關係十分密切漿水與大氣水之混合水的熱循環作用,從含礦岩和前中生代容礦岩中萃集成礦。從而首次提出了本區中生代多金屬、金、銀礦床是在統一成礦不同礦產這一新觀點。 提出華北地台U-Th-Pb體系特徵參數,其04是比較可靠的。從而本區異常鉛同位素混合模式方程得以園滿解釋,回區鉛同位素研究領域出現的種種疑點。通過計算認為,區內、t1源區基91Ma,t2源區成礦年齡為103Ma。 提出本區近礦圍岩蝕變具有5個建造系列特徵的新觀點。即北部塞北-昭南台緣坳掐帶為水絹-絹英岩建造組成的交代岩系列,與Pb、Zn、Ag、Au、U成礦關係密切;南部燕遼台絹英岩建造與矽卡岩建造組成的交代系列,與Fe、Cu、Mo、Pb、Zn、礦關係密切。此外區內還有部分鹼質交代岩建造,與部分Mo、Au成礦有關。立成礦模式的基礎上,提出本區6條(成)礦帶,分別控制了區內116處礦床這種劃分是首次根據本區Ⅰ-Ⅲ級斷裂帶的控岩控礦特徵而提出來的,礦實踐已得到初步證實是正確的。 研究提出了2個靶區、2個預景區。其中2個靶區和11個預測區已見礦,1處預測區已安排工作,1處遠管局提出定向研究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