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派中醫

遼派中醫是在遼寧省獨特的歷史、文化、經濟、地理、氣候等諸多因素下形成的中醫醫派,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遼寧中醫藥大學成立於1958年,是遼派中醫的根基和載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派中醫
遼寧省中醫藥歷史可追溯至隋朝。現可追蹤的史料顯示《隋書·經籍志》中錄有《遼東備急方》,被認為是遼寧地區出現最早的醫學著作。隋初,遼寧屬遼東郡,當時已有官辦中醫醫療機構——尚藥局,尚藥局中有典御、侍御師、醫師等。
及至清代,遼寧成為東北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從事醫學的人遍及城鄉各地,湧現大量醫學著作;清末至民國時期中醫藥高度發展,彼時中藥商業繁榮,名醫輩出,他們行醫救人、開辦學校、創辦醫會和雜誌交流學術、出版專著。項目組通過查閱《遼寧醫學人物誌》《中國分省醫籍考》《遼寧中醫院志》等31本權威著作,得知從隋唐到現代,遼寧省見之於史料記載的醫家共547位。歷史上,遼寧比較有名的醫學大家有義宗倍、年希堯、何夢瑤、慶恕、景仰山、張奎彬、張錫純、高愈明、胡萬魁、高振鐸、劉景素、馬二琴、王品三、沈文魁、王心一、黃香九、彭靜山孫華山等等。這些醫學大家各有專攻,成就斐然,許多療法沿襲至今,比如黃香九的火烙術(黃氏小烙鐵)、彭靜山的眼針療法(彭氏眼針)、孫華山的整骨手法(華山正骨),在國內聞名遐邇。在此時期,中國近現代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張錫純在瀋陽創立了中國近代第一家中醫院——立達醫院。
在深入研究“遼派中醫”發展歷史的過程中,專家發現在傷寒、內經、溫病、匯通、針灸、本草、方劑、金鑒八大方面,遼派醫家著述甚多,名家輩出,在豐富了祖國醫學同時也構建了“遼派中醫”的傳承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