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20世紀70年代,遼寧畜牧人通過對本地黃牛進行雜交,歷經40年,育成遼寧第一個(全國第三個)專門化肉用牛品種——遼寧遼育白牛。遼寧遼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鏡肉色,蹄角多為臘色;體型大,體質結實,肌肉豐滿,體軀呈長方形;頭寬且稍短,額闊唇寬,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數無角。體質健壯,性情溫順;耐粗飼,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易飼養,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體遺傳穩定,耐寒性強,能夠適應廣大北方地區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遼寧遼育白牛”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遼育白牛
  • 產地名稱:遼寧省撫順市撫順縣
  • 品質特點:毛色一致,體型大,肌肉豐滿,額闊唇寬,牛肉嫩,柔軟多汁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1870號
  • 批准日期:2012年12月7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生產性能,產地環境,地形地貌,土壤情況,水文情況,氣候特徵,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遼寧遼育白牛全身被毛呈白色或草白色,鼻鏡肉色,蹄角多為臘色;體型大,體質結實,肌肉豐滿,體軀呈長方形;頭寬且稍短,額闊唇寬,耳中等偏大,大多有角,少數無角,公牛頭方正,額寬平直,頭頂部有長毛,角呈錐狀,向外側延伸;母牛頭清秀,角細圓,向兩側並向前伸展;頸粗短,母牛平直,公牛頸部隆起,無肩峰,母牛頸部和胸部多有垂皮,公牛垂皮發達;胸深寬,肋圓,背腰寬厚、平直,尻部寬長,臀端寬齊,後腿部肌肉豐滿;四肢粗壯,長短適中,蹄質結實;尾中等長度;母牛乳房發育良好。遼寧遼育白牛毛色一致,體質健壯,性情溫順;耐粗飼,抗逆性強,適應性廣,易飼養,增重快,宜肥育;早熟性和繁殖力良好;群體遺傳穩定,耐寒性強,能夠適應廣大北方地區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內在品質指標

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等優點;牛肉口感和嫩度較好,柔軟多汁。牛肉色澤呈鮮櫻桃紅,實際檢驗值3.39;各種胺基酸含量達84,粗蛋白含量在80-85之間,牛肉中膽固醇含量220.2毫克/100克,脂肪實際檢驗值10.61,脂肪色澤呈白色,質地較硬;沉積於肌纖維之間的脂肪(大理石花紋)比較豐富,大理石花紋實際檢驗值為3.91,多汁性為4.73,胴體的肌肉剪下力3.45千克/平方厘米,系水率為72.1,失水率為23.1。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生產性能

遼寧遼育白牛成年公牛體重910.5千克、體高146.2厘米、體斜長186.8厘米、胸圍229.3厘米;母牛體重451.2千克、體高126.8厘米、體斜長164.4厘米、胸圍179.2厘米;初生重公牛41.6千克,母牛38.3千克;6月齡體重公牛221.4千克,母牛190.5千克;12月齡體重公牛366.8千克,母牛280.6千克;24月齡體重公牛624.5千克,母牛386.3千克。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遼寧省地勢大體為北高南低,從陸地向海洋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於東西兩側,向中部平原傾斜。地貌劃分為三大區。①東部的山地丘陵區。以瀋丹鐵路為界劃分為東北部低山地區和遼東半島丘陵區。東北部低山區,長白山支脈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之延續部分,由南北兩列平行的山地組成,海拔500-800米,最高山峰鋼山位於撫順市東部與吉林省交界處,海拔1347米。遼東半島丘陵區,以千山山脈為骨幹,北起本溪連山關,南至旅順老鐵山,長約340千米,構成遼東半島的脊樑,山峰大都在海拔500米以下。區內地形破碎,山丘直通海濱,海岸曲折,港灣很多,島嶼棋布,平原狹小,河流短促。②西部山地丘陵區。由東北向西南走向的努魯兒虎山、松嶺、黑山、醫巫閭山組成。山間形成河谷地帶,大、小凌河發源地並流經於此,山勢從北向南由海拔1000米向300米丘陵過渡,北部與內蒙古高原相接,南部形成海拔50米的狹長平原,與渤海相連,其間為遼西走廊。③中部平原。由遼河及其30餘條支流沖積而成。地勢從東北向西南由海拔250米向遼東灣逐漸傾斜。遼北低丘區與內蒙古接壤處有沙丘分布,遼南平原至遼東灣沿岸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另有大面積沼澤窪地、漫灘和許多牛軛湖。

土壤情況

遼寧省土壤主要為棕壤土,土層較厚,質地比較粘重,表層有機質含量較高,呈微酸性反應。適宜的土壤環境,使草木繁茂、種類繁多,有各種植物161科2200餘種,共有600多種天然草木可供遼寧遼育白牛採食。適宜遼寧遼育白牛養殖。

水文情況

遼寧省水資源豐富,溪水長流,水質清純,適宜遼寧遼育白牛飲用,也適宜各種草木生長。境內有大小河流390多條,總長約16萬千米。主要有遼河、渾河、大凌河、太子河、繞陽河以及鴨綠江等,形成該地區的主要水系。境內大部分河流自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南部匯集注入渤海。

氣候特徵

遼寧省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為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全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全年平均氣溫在3.9-11℃之間,最高氣溫零上30℃,最低氣溫零下30℃。年平均無霜期120-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本地區季節、光照、溫度的變化規律,適合遼育白牛生長。

歷史淵源

遼寧飼養牛的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在瀋陽新樂遺址出土了豬、牛、羊等家畜的骨頭,在遼西紅山文化東山嘴遺址考古,也出土了豬、狗、牛、等家畜的骨頭。考古表明,在原始時代的中後期,遼寧地區的先民們,已經從事原始養牛業。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在兩漢(前202年-8年,25年-20年)及魏晉時期(220年-420年),活躍在遼寧地區及北部的是遊牧民族烏桓和鮮卑,當時的遼西和遼北的畜牧業已相當發達,烏桓青年婦女嫁娶時要以牛、馬等為聘禮,部族間相互仇殺傷人,也可以用牛、馬去贖死,祭祀神靈和祖先,亦用牛、羊等做犧牲。據漢書《漢書 匈奴傳》記載,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匈奴人出兵俘獲烏桓婦女兒童等千餘人於“左地”,烏桓人就是用牛、馬等牲畜和皮張將其贖回的。另據《後漢書 烏桓傳》記載,光武帝建帝二十五年(49年),遼西烏桓首領郝旦曾率領人至東漢都城洛陽進貢,貢品中也多為牛、馬。
契丹遼國(916年-1125年)建立後,由政府建立國有牧場,設官統一經營管理,到遼代中後期,契丹遼國“群牧滋繁,數至百萬有餘”(《遼史 食貨志》),除了官營國有牧場外,契丹上至親王,下至平民,都有不同數量的牲畜私產。
至新中國建立前後,牛已成為遼寧農業生產的主要動力工具,飼養方式也由散養變成散養與圈養相結合,家庭擁有牛等牲畜數量的多少,成為農戶財富多少的重要象徵。
20世紀70年代,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牛的役用價值需求呈下降趨勢,對牛的肉用需求迅速增長。遼育白牛開發已納入《遼寧省現代畜牧業推進計畫》、《遼寧省畜牧業發展十三五規劃》、“遼寧省畜牧獸醫局重點工作”,遼育白牛全產業鏈開發格局基本形成,遼育白牛的知名度不斷提高,產業拉動作用持續增強。
遼育白牛育成歷經3個階段:第一階段(1974年-1999年)為雜交創新階段;第二階段(1999年-2009年)為橫交固定自群繁育階段;第三階段(從2003年開始)為擴群提高階段。從1974年開始,遼寧省為實現本地黃牛由役用向肉用方向轉變,省牛育種中心組織全省各地畜牧技術推广部門全面開展黃牛改良工作,在獲得大量的高代雜交牛之後,選擇在夏洛萊牛雜交改良工作基礎較好的錦州、鐵嶺、丹東3個市的5個縣(市)開展了遼育白牛系統選育工作。
培育遼育白牛所套用的公牛是從法國、加拿大和美國引進的89頭原種夏洛萊公牛,母牛是屬於蒙古牛類型的本地黃牛。利用夏洛萊公牛和本地黃牛母牛級進雜交至4代開始橫交固定,然後開展自群繁育並逐步擴繁提高,經過連續4個世代的系統選育,培育出專門用於生產中、高檔牛肉的新品種肉牛——遼育白牛。
2009年,遼育白牛經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審定通過為中國肉牛新品種,為中國肉牛注入了優秀的“遼寧基因"”。遼育白牛於2009年9月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組織的專家審定,11月被認定為畜禽新品種。
2010年開始,遼寧省省畜牧局就將遼育白牛開發工作納入重要工作日程,研究解決開發過程中遇到的難題。2011年5月,遼寧省完成1100頭遼育白牛中間試驗。遼育白牛第一階段開發證明了遼育白牛具有優良的生產性能和肉質性狀,完全適於中高檔牛肉生產。
2013年,遼育白牛開發工作引起了遼寧省政府領導的重視,遼寧省畜牧局決定繼續加大支持開發力度,出台了《遼寧省畜牧獸醫局關於建立遼育白牛中高檔肉牛產業開發各環節利益協調機制的指導意見》,制定了開發“四協定二規則”,闡述全省遼育白牛開發要以主管部門引導、市場運作、協調推進、企業進退自由的方式開展。
2013年12月,遼寧省局向省財政申請“遼育白牛開發”專項扶持政策。
2014年,遼寧省財政共撥付“遼育白牛產業示範補助”376萬,用於5000頭遼育白牛良種母牛登記和3600頭中高檔肉牛育肥飼料補貼。
從2014年開始,遼寧省遼育白牛開發工作開始取得實質性進展。遼寧省牛育種中心負責遼育白牛選育,廣大農戶負責飼養遼育白牛母牛,相關企業負責飼養核心群遼育白牛、育肥牛、屠宰、深加工、銷售等工作。

生產情況

2016年,遼寧省“遼育白牛”現存欄60多萬頭。全省飼養肉牛戶年獲經濟效益8億元以上。
2016年,黑山縣“遼育白牛”存欄8萬頭。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產品榮譽

2012年12月7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遼寧遼育白牛”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7年,遼寧遼育白牛榮獲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農交會金獎。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遼寧遼育白牛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遼寧省,包括鐵嶺市的開原市、調兵山市、昌圖縣、西豐縣、鐵嶺縣;瀋陽市的遼中縣、新民市、法庫縣、康平縣;阜新市的彰武縣、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錦州市的凌海市、義縣、黑山縣、北鎮滿族自治縣;盤錦市的盤山縣;丹東市的鳳城滿族自治縣、寬甸滿族自治縣;鞍山市的海城市、台安縣、岫巖滿族自治縣;撫順市的撫順縣、新賓滿族自治縣、清原滿族自治縣;本溪市的本溪滿族自治縣、桓仁滿族自治縣。計9個市26個縣(市、區)469個鄉(鎮、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18°53′00″-125°46′00″,北緯38°43′00″-43°26′00″。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分布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2-03-1011。
質量安全要求
遼寧遼育白牛所採食的飼料應符合《綠色食品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飼料衛生標準》。獸藥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藥規範》、NY5126-2002《無公害食品肉牛飼養獸醫防疫準則》並在獸醫指導下進行。對隔離治療的牛,待其完全健康後方可轉入健康群體。需要處理的病牛,應參照GBl6548-1996《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牛的要求進行處理。飼養場內應設牛糞尿、褥草和污物等處理設施,廢棄物應遵循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原則。糞便經堆積發酵後可做農業用肥,污水應經發酵、沉澱後才能作為液體肥料使用。預防傳染病的疫苗應符合農業部的《獸用生物製品管理辦法》的規定。疫苗的接種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遼寧遼育白牛防疫技術規範》的要求,結合當地疫病的流行情況,有針對性地選用疫苗,並按疫苗使用要求進行接種。寄生蟲預防要選擇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蟲藥。
種牛產品分級:遼寧遼育白牛按照《遼寧遼育白牛》地方標準級別規定,進行分級。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選擇與特殊內容規定:遼寧遼育白牛產於遼寧省鐵嶺市、瀋陽市、阜新市、錦州市、盤錦市、丹東市、鞍山市、撫順市、本溪市總計9個市26個縣(市、區)469個鄉(鎮、街道)。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品種應具有國家規定的遼寧遼育白牛的外貌、體尺、生產性能、肉用品質和種質特點。
3、生產過程管理:遼寧遼育白牛飼養可根據具體的生產條件採取全放牧飼養、半放牧半舍飼飼養和全舍飼的飼養方式,所用飼料主要以利用粗飼料為主,如苜蓿、中草藥植物、農作物秸稈等,同時適當補飼少量精料,飼料種類應多樣化,以達到營養平衡,所採食的飼料應符合《綠色食品飼料及飼料添加劑使用準則》、《飼料衛生標準》,放牧飼養同時還應符合《休牧和禁牧技術規範》的具體要求,品種鑑定按照《遼寧遼育白牛良種登記辦法》的具體要求操作,在防疫上嚴格執行《遼寧遼育白牛防疫技術規範》,在育肥屠宰中參照《遼寧遼育白牛育肥生產技術規程》、《遼寧遼育白牛屠宰分割牛肉標準》,同時遼寧遼育白牛生產管理過程還應參照《遼寧遼育白牛飼養管理規範》等標準。
4、產品收穫、屠宰及產後處理的規定:遼寧遼育白牛的主要產品包括:牛肉、種公牛、凍精等,每種產品按照相關規定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生產、收穫、加工。牛肉:牛肉在加工過程中,按照《畜禽產品消毒規範》、《畜禽病害肉屍及其產品無害化處理規程》、《遼寧遼育白牛屠宰分割牛肉標準》,的具體規定,對屠宰過程、羊肉加工、分等分級及包裝進行規範操作,達到衛生、安全、綠色環保、存放安全的目的。種牛、凍精:進行制種的養殖場,必須經相關級別的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同意發放種質生產經營許可證後方可進行種羊的培育、經營和製作出售凍精等種質,其所提供的種牛、凍精,必須按照《遼寧遼育白牛》、《牛細管冷凍精液製作規程》的具體要求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牛犢
5、生產記錄要求:遼寧遼育白牛在養殖過程中要做好疫苗接種、消毒等防疫記錄,獸醫藥品使用記錄、發病情況、治療情況的詳細記錄,飼草飼料使用種類、數量記錄,產羔、配種、系譜等方面的詳細記錄,屠宰、病死牛屍體處理記錄,以及牛出售時的地區、養殖戶、標識等方面的詳細記錄,以便日後查驗。
遼寧遼育白牛
遼寧遼育白牛
6、牛肉產品包裝:包裝材料應符合國家食品包裝衛生要求,還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屠宰後的牛肉,進行分割包裝。凍精產品包裝:採用0.25毫升細管進行包裝。
7、貯藏:按國家規定用冷藏設備保存。運輸:運輸工具應符合衛生要求,並根據產品特點配備製冷、保溫等設施。運輸過程中應保持適宜的溫度。
8、運輸:運輸種牛的交通工具,應配備飼草、水,按照規定消毒。

專用標誌使用

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