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

《遼寧省“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是為了推動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根據《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住房城鄉建設部“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遼寧省“十四五”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檔案,結合遼寧省實際,制定的規劃。

2023年12月,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印發《遼寧省“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寧省“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
  • 頒布時間:2023年12月
  • 發布單位: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 文號:遼住建〔2023〕72號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關於印發《遼寧省“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的通知
遼住建〔2023〕72號
各市住建局,瀋陽市房產局:
現將《遼寧省“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遼寧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2023年12月1日

內容全文

為推動城鄉建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根據《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住房城鄉建設部“十四五”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規劃》《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遼寧省“十四五”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規劃》等檔案,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十三五”期間,全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城鄉建設綠色發展主題,開展我省建築節能、綠色建築、綠色建材、裝配式建築等方面工作,求真務實,開拓創新,通過不斷地完善工作體系和管理機制,各項工作完成指標均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要求。
(一)發展基礎
綠色建築持續高質量發展。堅持地方法規先行,2019年2月頒布實施《遼寧省綠色建築條例》,為綠色建築發展提供制度支撐;堅持行政手段和激勵引導“雙核驅動”,制定了《遼寧省推廣綠色建築實施意見》,通過建立目標管理考核體系、落實各部門責任、形成工作合力等措施為綠色建築發展提供動力;堅持重點發力,制定了《遼寧省綠色建築施工圖審查和竣工驗收管理暫行辦法》,編制發布《遼寧省綠色建築設計標準》《遼寧省綠色建築施工圖設計審查規程》《綠色建築施工質量驗收技術規程》等系列標準,通過抓住綠色建築審圖關和驗收關等關鍵環節,保證綠色建築提量升質;認真開展綠色建築星級認定工作,編制發布《綠色建築評價標準》,增加星級綠色建築比例,累計獲得綠色建築一星級標識的建築項目91項,二星級設計標識18項,三星級設計標識6項;實施綠色建築創建行動,聯合印發《遼寧省綠色建築創建行動實施方案》,推動超低能耗建築、低碳建築規模化發展,鼓勵具備條件的地區新建建築逐步實施超低能耗建築標準。“十三五”期間,我省綠色建築累計完成12034萬平方米,新建綠色建築占比由2016年的4.36%提升到2020年的66%。
建築節能標準持續提升。城鎮新建民用建築全面執行國家節能強制性標準,編制《居住建築節能設計標準》等系列標準,新建建築從2019年8月1日起全面執行居住建築節能75%和公共建築節能65%的設計標準,全省城鎮新建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執行率達到100%;加強調研調度和督查,檢查貫徹落實建築節能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檔案情況,重點檢查建築節能工程設計和施工質量情況;對具有改造價值的既有建築實施節能改造,明確既有居住建築和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年度目標,鼓勵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實施契約能源管理模式;結合老舊小區改造,將既有建築節能改造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基礎項目,“十三五”期間,完成既有建築節能改造面積5886萬平方米。
因地制宜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每年下達可再生能源推廣任務指標,分解落實任務指標;加強科技創新,開展《金屬毛細網與空氣源熱泵結合供熱製冷系統研究》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建築套用課題研究,制定完善《地源熱泵系統工程檢測技術規程》《污水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程》《空氣源熱泵系統工程技術規程》等地源熱泵系列標準;開展地源熱泵建築套用項目調查研究,聯繫技術機構對地方套用存在的問題進行技術指導;因地制宜開展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積極推動工業餘熱吸收式熱泵建築套用,“十三五”期間,全省可再生能源技術建築套用面積達到4074萬平方米。
大力推廣綠色建材套用。明確綠色建材年度發展目標,加強對套用在綠色建築上的材料的監督管理,新、改、擴建的建設項目優先使用綠色建材,政府投資工程率先採用綠色建材,逐步提高綠色建材套用比例;打造綠色建材套用示範工程,大力發展新型綠色建材,組織指導大連市申報國家政府採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試點城市;開展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評價標識和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工作,9家預拌混凝土生產企業獲得綠色生產評價標識,產能達1140萬立方米。
(二)發展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個五年,是落實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時期,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面臨更大挑戰,同時也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以人民為中心是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提高,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無論是城市規劃還是城市建設,無論是新城區建設還是老城區改造,都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聚焦人民民眾的需求,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走內涵式、集約型、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之路,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不斷增強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碳達峰與碳中和是發展轉型的新機遇。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著力解決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建築碳排放是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的重點,通過提高建築節能標準,實施既有建築節能改造,最佳化建築用能結構,推動建築碳排放儘早達峰,將為實現我國碳達峰碳中和做出積極貢獻。
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必然選擇。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綠色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綠色建築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是住房城鄉建設領域進一步融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理念,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逐步退出規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長方式,向質量效益型的集約增長轉變,實現質量效率雙提升的必然選擇。加快綠色建築發展,轉變建造方式,積極推廣綠色建材,推動建築運行高效低碳管理,必將極大促進城鄉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
(三)存在問題
“十三五”期間,我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與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具體要求、人民民眾對建築品質日益提升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綠色建築發展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十三五”期間,我省綠色建築實現了量的突破,但高星級綠色建築項目較少,綠色建築存在“重數量、輕品質;重設計、輕運營”的現象。綠色建築設計質量不高、創新不夠,施工質量有待提高。
綠色建築市場化發展進程較慢。綠色建築、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套用、超低能耗建築等工作尚未建立長效的推廣套用機制,雖然有部分財政支持但仍然不足,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築融合發展仍在探索階段。市場機制體系不夠健全,各方責任主體的積極性不足,導致綠色建築運行標識比例低、綠色建材套用比例小、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推進緩慢等現象,綠色建築市場化發展任重道遠。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遼寧提出的在新時代東北振興上展現更大擔當和作為、奮力開創遼寧振興發展新局面的重要指示要求,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為引領,推進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轉型,提高綠色建築發展質量,降低建築能源資源消耗,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宜居宜業、綠色循環低碳的住房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新局面。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人為本,綠色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保障和構建健康宜居的人居環境作為重要要求,在滿足人民民眾對建築舒適性、健康性、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建築綠色水平和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城鄉建設的各個方面,建立涵蓋綠色建築建設全過程的監管體系,不斷提高全省綠色發展水平。
堅持系統謀劃、統籌實施。圍繞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目標,統籌規劃建築節能、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綠色建材等各項工作,制定工作目標,明確工作重點,推進相關工作協調發展。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結合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資源稟賦等自身實際,因地制宜開展城鄉建設碳達峰工作,鼓勵有條件的市縣率先實現碳達峰,區分城市、鄉村以及各類建築和基礎設施,精準施策。
堅持創新引領、轉型發展。強化技術創新,加強先進適用的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套用,加快轉變城鄉建設方式。堅持雙輪驅動、兩手發力,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和市場機製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三)發展目標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全面推動綠色建築提質增效,綠色建築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發展質量效益穩步提高,綠色建築全產業鏈發展不斷成熟,綠色建材得到廣泛套用,綠色建造方式全面推廣,城鄉建設更高質量,人居環境更加優良,不斷提升人民民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堅持綠色發展,樹立低碳理念,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基本建立。開展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建設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積極進展,建築節能水平不斷提高,建築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升,可再生能源套用更加充分,用能結構和方式更加最佳化。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
三、重點工作
(一)促進綠色建築健康發展
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星級綠色建築占比達到30%以上。2023年7月1日起,新建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要全部達到一星級以上。提升綠色建築全過程管理水平。不斷提升綠色建築標準,加強綠色建築規劃、設計管理,強化綠色建築施工圖審查,規範綠色建築施工、監理和公示。加強施工材料進場檢測,強化竣工驗收管理,推動建設單位落實綠色建築分部驗收。加強綠色建築運營管理,開展建築能耗監測,推動既有民用建築改造,推動綠色建築標識評價工作。推動星級綠色建築發展,提高新建建築中星級綠色建築建設比例。建立“裝配式+超低能耗+健康建築”綠色建築體系。2021—2023年,每年星級綠色建築標識不少於5項,到2025年達到國家規定目標要求。
(二)提高新建建築節能水平
積極提高新建建築能效水平,2022年4月1日起,新建公共建築全面執行節能率72%的節能設計標準。以《建築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範》確定的節能指標要求為基線,啟動實施我省新建民用建築能效“小步快跑”提升計畫,分階段、分類型、分氣候區提高城鎮新建民用建築節能強制性標準,重點提高建築門窗等關鍵部品節能性能要求,推廣地區適應性強、防火等級高、保溫隔熱性能好的建築保溫隔熱系統。推動政府投資公益性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提高節能標準。
(三)加強既有居住建築節能改造
除違法建築和經鑑定為危房且無修繕保留價值的建築外,不大規模、成片集中拆除現狀建築。加強節能改造鑑定評估,編制改造專項規劃,對具備改造價值和條件的居住建築要應改盡改。結合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工作,持續推進建築用戶側能效提升改造、供熱管網保溫及智慧型調控改造。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展建築節能改造,形成與小區公共環境整治、適老設施改造、基礎設施和建築使用功能提升改造統籌推進的節能、低碳、宜居綜合改造模式。引導居民在更換門窗、空調、壁掛爐等部品及設備時,採購高能效產品。
(四)推動既有公共建築運行監管及節能改造
強化公共建築運行監管體系建設,推進公共建築能耗統計、能源審計,開展能耗公示及信息披露試點,普遍提升公共建築節能運行水平。推動省、市公共建築節能監管平台建設,加強建築能耗實時監測和分析。分類制定公共建築用能(用電)限額指標,開展建築能耗比對和能效評價,逐步實施公共建築用能管理。持續推進公共建築能效提升重點城市建設,加強用能系統和圍護結構改造。支持瀋陽、大連等城市率先申報國家公共建築能效提升重點城市,採用契約能源管理等模式開展公共建築節能改造。推廣套用建築設施設備最佳化控制策略,提高採暖空調系統和電氣系統效率,加快LED照明燈具普及,採用電梯智慧型群控等技術提升電梯能效。建立公共建築運行調適制度,推動公共建築定期開展用能設備運行調適,提高能效水平。全省每年進行既有公共建築節能改造項目不少於14個。
(五)加快最佳化建築用能結構
深化太陽能建築套用。推進建築光伏一體化技術套用,大力推廣建築屋頂、庭院分散式太陽能光伏設施建設,在項目立項和土地出讓條件中明確新建建築應安裝太陽能系統。推動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既有建築屋頂加裝太陽能光伏系統。積極推動在城市中低層住宅及酒店、學校等有穩定熱水需求的建築中套用太陽能光熱系統。推廣套用地熱能、空氣熱能、生物質能等解決建築採暖、生活熱水、炊事等用能需求。因地制宜推廣地熱能技術在建築中的套用。在寒冷地區積極推廣空氣熱能熱泵技術套用,在嚴寒地區開展超低溫空氣源熱泵技術及產品套用。合理髮展生物質能供暖。到2025年城鎮建築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公共機構建築、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
(六)推廣綠色建材套用
提升綠色建材研發生產能力。以建築節能、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需求為導向,以標準化、模式化、部品化、集成化為核心,發展綠色建材生產套用核心技術。加大研發力度,建立科技成果庫,完善裝配式部品產業鏈,探索“新型建材+網際網路”新模式、新業態,構建產業互聯新體系。
促進綠色建材推廣套用。推動高強鋼筋、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砌體材料、結構保溫一體化牆板等綠色建材套用。推動新型牆體材料精細化發展。提高綠色建材套用比例,實行綠色建材評價標識制度,加強綠色建材監督管理。鼓勵建設項目優先使用獲得綠色評價標識的綠色建材。加快推進綠色建材評價認證和推廣套用,建立綠色建材採信機制,推動產品質量提升。建設一批綠色建材推廣套用示範工程。
(七)推進新型建築工業化
構建新型建築工業化產業體系。推動標準化設計、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一體化裝修、信息化管理、智慧型化套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建設高品質綠色建築,控制建築能耗和碳排放增長,推動實現工程建設高效益、高質量、低消耗、低排放。
推廣裝配化建造方式。鼓勵醫院、學校等公共建築優先採用鋼結構。推動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套用於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宅。推廣裝配式建築部品部件在工程建設中的套用,推動部品部件標準化、集成化生產。
開展裝配式建築試點示範。推動裝配式建築產業聯盟、基地和園區建設。發揮瀋陽、大連國家級裝配式建築示範城市引領作用,帶動中小城市裝配式建築發展,推動試點示範項目建設。開展綠色建造示範項目創建工作。
(八)促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
推進區域綠色低碳發展。構建區域綠色低碳發展指標體系、技術體系,完善綠色低碳發展相關標準,引領我省綠色建築由單體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適、生活便利、資源節約、環境宜居放大到區域的綠色、生態、宜居、低碳、集約發展,提升綠色建築綜合發展水平。在城市新區開發、城市更新中開展現狀評估和生態本底診斷,編制綠色建築專項規劃,提出綠色建築星級空間布局、綠色低碳關鍵技術指標等要求,落實到建設、管理全過程,結合重點片區打造綠色生態城區示範。積極引導建設綠色工業園區。推進區域建築能源協同發展。推動建築用能與能源供應、輸配回響互動,提升建築用能鏈條整體效率。在城市新區、功能區開發建設中,充分考慮區域周邊能源供應條件、可再生能源資源情況、建築能源需求,開展區域建築能源系統規劃、設計和建設,以需定供,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和能源基礎設施投資收益。探索開展建築群整體參與的電力需求回響試點,積極參與電力調峰填谷,培育智慧用能新模式,實現建築用能與電力供給的智慧回響。會同能源、電網等部門開展區域集中供冷的適用性研究,制訂相關技術指引,科學發展區域集中供冷。
推動綠色城市建設。研究制訂綠色低碳城市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綠色低碳城市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實現綠色建築專項規劃省市縣全覆蓋,促進高星級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推動超低能耗建築、零碳建築、既有建築節能及綠色化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裝配式建築、區域建築能效提升等項目落地實施,全面提升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水平。提高全省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到2025年實現建築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60%。2023年前,瀋陽、朝陽、瀋撫改革示範區啟動建築垃圾資源化利用項目。
(九)突出科技創新引領
發揮建設科技帶動作用。聚焦行業前沿領域,協同推進技術創新與發展。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打造協同創新平台,加速科研創新成果的產業轉化。編制發布十四五綠色建築重點技術推廣目錄、產品目錄,積極培育和引導綠色建築產業市場健康發展。
加強產業技術創新。支持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圍繞新型材料、部品部件生產、質量檢測、智慧型建造技術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技術攻關,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體系。加強信息化技術融合,提升建築數位化水平,在新建工程中加快推廣建築信息模型(BIM)套用,引導設計、施工、運維一體化套用模式。探索建立三維數位化的城市信息模型(CIM),最佳化涵蓋地理信息、房屋建築等固定信息及人口、能源消耗等動態信息的城市智慧能源管理服務系統,最佳化城市運營管理策略,提高城市綠色低碳運營管理水平。推動BIM技術與城市信息模型(CIM)的融通聯動,加快套用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鼓勵發展建築機器人等智慧型技術。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在省委省政府統一領導下,統籌協調全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相關工作,強化各職能單位的工作協作,明確工作目標,強化推進措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密切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住房城鄉建設綠色發展。地方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依託本地區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管理機構,加強監督管理,推動各項工作落實,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實施本地區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相關規劃。
(二)完善考核評價
嚴格落實《遼寧省綠色建築條例》,開展相關配套政策研究,進一步健全促進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發展的配套政策。開展綠色建築條例執法檢查,加大執法力度,確保綠色建築法律法規落到實處。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條例落實情況的指導監督,將相關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省政府對各地市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評價。各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部門,對本地區綠色建築、建築節能、裝配式建築等發展成效進行評價,及時梳理相關進展,形成年度報告,並於每年年底前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目標責任不落實、實施進度落後的地區,進行通報批評,對超額完成目標的地區予以表揚表彰。
(三)落實激勵政策
加強與財政、發展改革等部門溝通交流,協同發布激勵政策,促進綠色建築行業發展。開展省級城鄉建設綠色發展試點城市建設,省財政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採取以獎代補方式給予支持,用於試點城市重大項目建設、關鍵共性技術研發示範套用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綠色低碳建設項目的投融資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綠色債券和上市融資;鼓勵保險機構豐富綠色保險險種,加大建築業保險品種供給。探索在城鄉建設領域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利用市場機制激勵建築領域節能減排。
(四)強化監督管理
積極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建立完善“政府為主導、市場為主體”的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政策體系。進一步強化民用建築綠色設計審查,完善綠色建築規劃、設計、施工、驗收、運營管理等全過程閉合監管措施。加強綠色建築標識管理,建立綠色建築標識項目運行數據上報制度,強化綠色建築運行管理。完善重點建築能耗分項計量、檢測和評估制度,逐步建立公共建築能耗限額管理制度。
(五)開展宣傳培訓
結合“科技活動周”、“節能宣傳周”等活動,利用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構建立體化宣傳體系,廣泛宣傳建築節能、綠色建築、裝配式建築、綠色建材等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提高人民民眾對綠色建築的認識,夯實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的民眾基礎。加大對相關法規政策、技術標準的培訓力度,提升行政管理人員、技術人員能力水平。加強高等院校相關學科建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在住宅小區內廣泛開展綠色生活宣傳教育,加強居民對綠色理念的理解和認同,踐行綠色生活方式,營造綠色、低碳的生活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