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南皮影戲

遼南皮影戲

遼南皮影戲又叫蓋州皮影戲,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戲曲藝術。起源於西漢的皮影戲又名“燈影子”,迄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有研究證實,中國所有的戲曲種類均起源於陝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於皮影,皮影戲也可以說是中國一切戲曲藝術的總源頭。公元1585年,遼南皮影戲創始人黃素志將它帶到遼河岸畔,此後數百年間,人們在皮影戲的影影綽綽中尋找到許多快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南皮影戲
  • 別稱:蓋州皮影戲、燈影子
  • 起源:西漢
  • 戲曲種類陝西秦腔
  •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 創始人:黃素志
魅力,溯源,聲腔,造型,傳承,附錄,

魅力

夜幕下陣陣濃郁的鄉風吹過,農閒下來的鄉親們拾凳而坐,大聲小氣地嘮著家常,孩童在大人的膝蓋間嬉笑玩耍……這時,整個村子裡忽地鑼鳴鼓響,送戲下鄉的皮影戲高亢婉轉的唱腔,詼諧幽默的表演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平息了嘈雜的人聲,大人孩子們開始屏息凝神,俄頃又捧腹大笑…… 這一幕是讓許多“老鞍山”魂牽夢繞的記憶,尤其是在20多年前的鄉間。 皮影戲於清嘉慶年間從河北灤州傳來,與遼南地區的民風民俗、方言音樂結合,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遼南風格,業已經歷數百年風雨的洗禮。到了今天,皮影戲似乎只成了成年人記憶深處的一段影像,而對於現在的孩子們,那美好的畫面則是一種難得實現的憧憬。
遼南皮影戲遼南皮影戲

溯源

“一口能傳千古事;兩手舉起百萬兵。”寧靜的春日午後,千山區文化館的一間排練室內,詼諧的唱腔和活靈活現的皮影人物動作,讓來訪的我們耳目一新。皮影也叫燈影,由驢皮製成,在遼寧最盛行的時期是清末、民國年間,那時幾乎每個縣城都有自己的皮影劇團,蓋州曾經是遼寧皮影戲的中心。千山區皮影戲的傳承就來自蓋州。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蓋州皮影戲班藝人由甲來到鞍山千山區,成為千山區文化館首任館長,組建了皮影戲班。 遼南皮影從明末清初開始已有五百年歷史。 現在常見的遼戲前身是遼南戲,遼南戲正是從遼南皮影轉變而來的,而鞍山皮影正屬於遼南皮影派系。說起遼南皮影,必須提到她的創始人黃素志,大約在明萬曆年間,黃素志隻身一人闖關東,後僑居遼陽。工於繪畫和雕刻的黃素志用紙張雕刻影人,後來演變為用羊皮裁剪。在造型上黃素志克服以往皮影忠奸難辯的困難,從眼睛上表現地位尊卑,這成為遼南皮影的顯著特徵。
遼南皮影戲遼南皮影戲
清朝末年另一位皮影藝人安心齋不僅表演技法精湛,而且編著了《影戲小史》這樣一部專門針對皮影戲的學術論著,將遼南皮影推向另一個高點。
由清朝時期傳入岫巖的皮影戲,稱岫巖皮影戲,至今仍保持著一種樸實無華的風格。每到逢年過節或是喜慶豐收之時,會有幾班人馬活躍在岫巖各地的山村、集市。他們四五個人一組,一個黑色的皮箱、一把竹竿、幾部書、幾件樂器、一塊白布就是全部行頭。這些藝人每到一處就支起竹竿,掛上白布,拿出箱中各色用驢皮製成的影人表演起來,這就是在岫巖農村備受歡迎的皮影戲。
歷史上,岫巖境內皮影戲分為南北中三派,分別以哨子河的趙連信、韭菜溝的方廷棟和石灰窯子的趙德懷為代表班頭,他們風格迥異,極大豐富了岫巖皮影戲的內容。建國之初,岫巖全縣有19箱60多部影目,傳統影目有《四平山》、《五鳳山》等等。1979年,黃花甸鄉的皮影藝人於高偉又將原23.3厘米高的小影人改成40厘米高的大影人,雕刻美觀大方、色彩清晰,形成了岫巖皮影的外觀風格。

聲腔

音樂、唱腔特別豐富,大致有三趕七、硬唱、七言句子、五字錦、十字錦、答拉嘴組成的唱詞類別。有大慢板、慢板、流水、快流水、快板五個板式。弦掛具有鮮明的特點,不僅影味濃純,而且富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岫巖皮影演唱中旦角、青衣保留了男演員演唱的風格,是岫巖皮影的主要特徵。目前岫巖皮影有近百部傳統劇目,20餘部現代劇目。 皮影藝人 後繼乏人。皮影戲以它獨特的表演風格和民俗韻味深受廣大民眾喜愛,但是當一名好的皮影戲演員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表演時,在觀眾前面立一塊長2.5米、高0.8米的白色檯布,檯布後麵點上5個100度的燈泡或者兩排雙燈管的白熾燈,燈光照在緊貼檯布的影人和場景上,再配以鑼鼓弦樂和詞調,這樣就能達到唱影的效果。演出的劇目大多是神話及歷史故事,比如《楊家將》、《大隋唐》、《封神榜》等。
遼南皮影戲遼南皮影戲

造型

演員要求有三種技能中的一種:文武場、影人、唱。其中文場指拉弦,武場指打鼓。會得越多越吃香,當然也有演員在演出的時候,一人擔三職。皮影戲中的角色分為:生、旦、淨、髯、醜五種。五種形態各異,唱腔上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髯和淨要求用大嗓演唱,要求粗獷有力、聲音洪亮;而小生和旦要求用小嗓也就是假嗓唱,要求聲音綿柔;醜則要求用雜嗓唱歌,也就是陰陽嗓,一句話里,上半句用大嗓唱,下半句用小嗓唱。 在文革前的一段時期,皮影戲班常年送戲下鄉,受到了民眾的喜愛,在一些農村,沒有皮影戲就意味著沒有娛樂。文革後,皮影戲受到破壞停了下來。上世紀80年代後,皮影戲重新恢復,90年代後期由於一些老藝人相繼去世和經費困難影響,出現了後繼乏人,難以傳承的局面。”據千山區文化館介紹,最近8年來,他們先後培養了約30名皮影接班人,編演劇目達15部,演出百餘場。最壯大的時候,皮影工作者達到15人,而如今由於經費緊張,人員流失嚴重,目前文化館裡的皮影藝人只有3個人。培養一個皮影藝人並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完成的,它不是簡單的表演,皮影藝人不僅要會吹拉彈唱,還得自己設計製作皮影,培養一個好的皮影藝人至少需要兩三年的時間。皮影藝人流失嚴重,已影響了遼南皮影藝術的傳承。
遼南皮影戲遼南皮影戲
小皮影期待大身手 目前,皮影戲已與千山、岫玉、湯崗子溫泉並駕齊驅,成為我市的一大文化品牌,但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是,面對現代科技的強烈衝擊,皮影正在瀕臨絕跡。
皮影戲是一門“活”的藝術。它來自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及傳統氣息,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更樂於去欣賞、緬懷這些民間藝術,因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傳承

在不斷懷念皮影戲往日輝煌的同時,我們應該做的是提早展開保護皮影戲的拯救行動。而對於這種典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更多需要的是政府有關部門的重視。可喜的是,為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山區文化館目前正積極參加各種演出,在今年的森博會期間,他們還將進行為期8天的表演。今年,他們還想將皮影藝術申報國家級項目。 在探討這一問題過程中,有關人士建議在鞍山皮影的進一步開發中,如果能將皮影藝術與古城開發相結合,精美的皮影紀念品將更好地扮演文化使者,為開發旅遊、促進經濟發展作貢獻。如果鞍山能建立國內首座流動皮影展演館,將會使皮影這一古老的民間文化更好地為鞍山現代旅遊業發展服務。

附錄

宋國超,曾是紅透遼南的義和班班主。  半個世紀以來,宋國超親身經歷皮影戲大紅大紫和“文革”浩劫。現在,會全套皮影技藝的人在遼南所剩無幾,眼見遼南皮影面臨失傳窘境,宋國超鄭重許諾,不論是誰,只要真心想學皮影戲,他毫無保留傾囊相授,讓這門古老的藝術得以繼續承傳。
宋國超宋國超
家藏300多年歷史的“古董”
宋國超的家坐落在花紅溝村東頭,東屋裡有一個角落擺滿了皮影戲的“家什”:鑼、鼓、胡琴、皮影屏布、碼得整整齊齊的一摞皮影戲戲文、刻到一半的皮影,還有一隻已很破舊的大箱子,裡面裝的全是皮影影人。箱子裡上百隻皮影影人是宋國超的寶貝,“影人大部分是有300多年歷史的老古董。”
宋國超小心翼翼地擺弄著這些影人,向記者說起了皮影班子義和班的歷史。晚清時期,關內移民到遼南漸多,中原地區的民俗風情包括皮影戲被帶到遼南。清道光年間,得利寺地區就有一支小有名氣的喇叭坊,有錢人家有紅、白喜事、孩子生日、老人祝壽等活動,就將遠近有名的藝人招集來“對棚”。這個喇叭坊由於長期合作,分錢公平,不爭不吵,得名義和班。義和班班底雄厚,藝人都是多面手,個個能“唱拉吹打拿”,在遼南名聲頗高。宋國超的父親曾是義和班班主,他自己也子承父業,掌管過義和班。
祖孫4代和皮影有緣
“我的曾祖父好聽皮影戲,是義和班的‘發燒友’。祖父是個廚師,也愛聽皮影戲,義和班一演出,他就自告奮勇去做飯,因為他的廚藝還不錯,義和班對他很滿意,後來他就漸漸成了義和班的一員了,有時候演員臨時有事,我祖父也能臨時串個場,他好唱旦角。”
“我的父親從小耳濡目染皮影戲,加上天賦甚佳,不到20歲,他就成為義和班中不可或缺的主角。解放後,上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義和班常演不衰,父親成為戲班的掌門。”宋國超的父親精通各類民間藝術,如評書、東北大鼓、二人轉、評劇,樣樣都行。宋國超從箱子裡取出一本發黃的1960年出版的雜誌,上面印著當年他父親參加旅大市第11屆文藝匯演的節目單。
宋國超說,他父親還與當時的旅大市市委書記等多位領導合影留念過,可惜年代久遠,照片已經遺失了。
受父親影響,宋國超很小就非常喜歡皮影戲,他7歲的時候開始正式學戲,在父親和戲班子裡其他演員的精心調教下,到十幾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在戲班裡獨當一面,後來成了義和班的班主。
皮影曾被埋在豬圈
“文革”開始,一夜之間,皮影戲就成了被破除的“四舊”,誰也不敢再聽皮影戲,皮影戲班子也就自動解散了。生產隊要求把皮影交上去,那些皮影可是傳了300多年的“老古董”呀,真是不捨得呀,宋國超撿出了一大半影人和大部分劇本用箱子裝好,用油氈紙包了一層又一層,半夜裡在豬圈挖了個深坑,把箱子小心翼翼埋在豬圈底下,把另一小半影人含著淚交到了生產隊上。
皮影戲唱不成了,宋國超很苦悶,用他的話說,就是經常抓耳撓腮的,總想著“什麼時候皮影才能解放呀?”戲班子裡原來的夥伴沒事兒的時候,也喜歡湊在一起談談皮影,切磋藝術,可也只能光說不練。
願意傳授全部皮影技藝
“‘文革’結束後到1983年前後,皮影戲挺興旺。”宋國超回憶,當時十里八村紛紛請他們演出,村民一聽說哪個村子演皮影戲,寧願走上幾十里路來看。有時候,一個村預定的戲場演完後還想留戲班子再演幾場,可下一個村早就趕著大車來接戲班子了。這種大家都“搶”的局面只持續了四五年的時間,就再也沒有了。
這20多年來,宋國超多數時間只能是在自己家裡亮開嗓門,拿起皮影自娛自樂。他也參加過為數不多的幾次演出,給其他皮影班唱過主角,講解戲詞和曲調,但因為經費等原因,他從未以義和班的名義演出過。
“皮影戲是在方寸舞台上,用驢皮製成人物和道具上演的精彩大戲,有人認為皮影戲‘土’,可它卻是集中了傳統戲劇的全部精華。它用最便捷的形式表現高雅的藝術,更體現了民間藝人們的聰明才智。”
在宋國超心中,皮影的價值很高很高,“現在皮影戲面臨失傳的危險,一些皮影戲傳人的技藝也往往不完整。我迫切希望皮影戲這種民間藝術能流傳下去,能重新煥發青春。我願意把我全部技藝,毫無保留地傳給任何一個愛皮影的人。”宋國超認真地說:“只要能將皮影戲流傳下去,我願意奉獻我的一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