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遼中南工業基地
- 外文名:LiaoZhong south industrial base
- 面積:118501平方公里
- 人口:約3500萬
- 地點:渤海灣北環和黃海的西北岸
簡介,問題與優勢,發展條件,
簡介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區內豐富的煤、鐵、石油資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業基礎為發展重工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鋼鐵工業、瀋陽、撫順的機械工業、大連的造船工業和撫順石油加工工業等一批工業企業,都是國家重工業的骨幹。
問題與優勢
遼中南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存在的問題是能源與水資源的不足。
解決辦法:最佳化產業機構,引進先進技術,運用南水北調工程,發展節水型農業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治理環境污染,發揮先進裝備製造業優勢。
![遼中南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img/0/96f/nBnauEWMwUGZlFGN0IWYkF2N0MTMkR2NkBTNmFTNwImYxMjYyETOzczN4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東北區地處祖國東北邊疆,與朝鮮、俄羅斯、蒙古相毗鄰,是歐亞“大陸橋”的東端。南部面臨渤海和黃海,這對發揮東北區口岸多、腹地廣闊、經濟基礎好的優勢,發展外向型工業,開拓東北亞國家及俄羅斯、東歐各國的市場,擴大出口創匯都十分有利。
東北區的工業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已基本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的工業體系。重工業在原有的基礎上持續穩定增長,輕工業發展迅速,近幾年超過重工業發展速度。工業布局巳基本展開。東北區的工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和實力,為其自身的進一步發展積累了大量的建設、管理經驗和資金,提供了較好的協作條件和基礎,先進的技術設備及熟練的勞動力,並為其自身產品創造了廣闊的市場,從而為東北區工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雄厚
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近100種,占全國已探明礦種的64%,其中有57種為大、中型礦床,石油、油頁岩、硼礦、金剛石、滑石等礦產的儲量均占全國的一半以上,菱鎂礦、石墨、砂金、方解石、玄武岩、浮石、玉石、瑪瑙等礦產的儲量也居各大區之首,鐵礦石儲量占全國的1/4。礦產資源中,鐵礦石、石油、煤炭是東北區工業生產的基礎和關鍵。東北區的鐵礦石儲量大,分布集中,有一半以上的儲量分布在鞍山、本溪和遼陽,鞍本鐵礦是我國目前儲量最大的鐵礦,而且礦石埋藏淺、含硫少,礦區接近煉焦煤、石灰石、菱鎂礦和錳礦等礦產地,適合發展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東北區的石油和油頁岩資源豐富,是石油調出的地區,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大慶、盤錦、扶餘。東北區的煤炭資源比較少,是個薄弱環節,滿足不了全區經濟發展的需要,每年還需從關內大量調入煤炭。
東北區現有林地面積5.65億畝,森林覆蓋率為30%,高出全國平均水平一倍多,木材蓄積量為32.6億立方米,約占全國的1/3,每年為國家提供大量的商品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