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武陵王詩

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蕭紀在蜀地僭立為梁王,梁元帝蕭繹下蕭紀之子蕭圓正於獄,並派兵西征,有感於兄弟相殘,元帝作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遺武陵王詩》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南史
  • 文學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蕭繹
作品全文,作品賞析,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回首望荊門,驚浪且雷奔。
四鳥嗟長別,三聲悲夜猿。

作品賞析

此詩中有“四鳥嗟長別”一句,與致蕭紀書中“聞四鳥之哀鳴”語同,顯然是隨書附寄而去,表示兄弟斷情、最後訣別的詩。說來,也是一種很特別的作品。
開頭兩句,以寫景喻意。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縣長江南岸,與對岸虎牙山相峙,扼鎖長江,地勢險要,江流至此,大浪奔騰,遄流無比。過荊門不遠,便是荊州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那是蕭繹的根據地,他不久前已在此即帝位。對蕭紀而言,欲取荊州,必過荊門;對蕭繹來說,一失荊門,即無險可守。故荊門乃是雙方必爭之地。而當時的戰場,在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附近,位於荊門之西。“回首望荊門,驚浪且雷奔。”寫出長江流過荊門時洶湧澎湃的氣勢。如今蕭繹胸有成竹,將在西陵峽全殲蕭紀大軍,回首東望,荊門安然無虞,心中甚是得意。同時,這也是向他的弟弟指出:荊門豈是你可以進攻的地方?天下豈是你可以爭奪的?你自蹈死地,豈能怪我!二句表面含而不露,實際卻是氣勢逼人。
後二句連用典故,既表示斷絕手足之情,又對此表示傷感。“四鳥”的典故見於《孔子家語》。書中記載:孔子在衛,聞一女子哭聲甚哀,便問顏回:可知她為何而哭?顏回答道:完山有鳥,生四子,羽翼長成,將分飛四海,其母哭而送之,於此相似。孔子派人去問哭者,果然是一位母親因夫死家貧,賣子送葬,與之長訣而悲。這裡以及致蕭紀書中用“四鳥”的典故,一是說彼此出於同根,二是說兄弟再無相見之期,實際就是拒絕蕭紀的求和,表示根本沒有挽回的餘地。末句又是就眼前所見為典。當日的戰場在三峽,古代民歌說:“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接上一句而來,這一句表示:作為骨肉同胞,竟至以干戈相見,自己心中縱然很是悲哀,但是無可奈何罷了......

創作背景

梁元帝蕭繹似乎對巫山猿語的骨肉之情感觸頗深,這位南北朝時期的皇帝一生雖然政治平平,曾遭被俘失國的命運,但確是一位很了不起的詩人,在他的詩中,字裡行間充滿了離愁別緒、情意綿綿的親情和鄉情,給人一種人生惜秋、悲涼孤獨的情緒,由於生存空間的局限,他一生多次入蜀,留下了許多吟詠三峽之作,他曾在《折楊柳》一詩中這樣寫道:巫山巫峽長,垂柳寫寒楊,同心且同折,故人懷故鄉,山似蓮花托,流如明月光,寒夜猿聲徹,遊子淚沾裳。”全詩用對巫峽猿聲淒啼的描寫,將別家離鄉的苦情渲染得更加濃郁,將思念故土的情感表現得更為摯切感人,讓人聯想到奇異的山水此時根本無法消減遊子內心的彷徨,寒月輕舟,聽兩岸徹夜猿啼,更加牽動了詩人思鄉的感 情,以至於難以自控,涕淚沾裳,這也與詩人當時的憂患處境是分不開的。
梁末侯景之亂,武帝蕭衍、簡文帝蕭綱先後死難,宗室頃危,時蕭衍諸子中,蕭 繹居長,以湘東王的身份鎮守荊州,武陵王蕭紀為蕭衍的第八子,鎮守巴蜀,先是蕭繹發兵靖難,已擒殺侯景,而蕭紀卻搶先稱帝,並率軍沿江東下,以討 侯景為名,欲攻陷荊州,蕭繹豈肯相讓,率兵與之對峙,大敗蕭紀,後蕭紀畏懼,上書請和,繹不許,殺死蕭紀於亂軍中,骨肉相殘之甚,始有其名,蕭繹在《遺武陵王》的詩中曾以猿啼回憶親情:“回首望荊門,驚浪且雷奔,四鳥嗟長別,三聲悲夜猿”,以四鳥的典故告訴蕭紀,弟兄已恩斷義絕,誓不兩立,雖如此,但蕭繹的心情此時還是十分沉重的,還是以三聲夜猿來表達了自己對骨肉相殘的不忍之心,在這兩首詩中,他不惜筆墨把自己喻成巴猿,雖未免存在裝腔作勢之嫌,但也不能說並無真情可言,這也注定了蕭繹最後的人生悲劇命運,即無奈於骨肉相殘,又悲憫於巫猿啼血,矛盾致極,當屬此例,悲劇性格由此塑造了一個悲劇人物,到後來,滅掉蕭紀後,西魏軍來攻,孤立無援的蕭繹終於破國被俘,也是情理中事,只是這至悲至恨的巫山猿語,又憑空地多添了一段歷史的章回。

作者簡介

梁元帝蕭繹(508年~554年),字世誠,梁武帝蕭衍第七子,梁簡文帝蕭綱之弟。552年~554年在位,年號承聖(552年十一月—555年四月)。554年為蕭察以土袋悶死,廟號世祖,諡號孝元皇帝,葬於江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