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偏差

選擇性偏差溯源英文為Selection Bias,指的是在研究過程中因樣本選擇的非隨機性而導致得到的結論存在偏差,也稱選擇性偏差為選擇性效應(Selection Effect)。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選擇性偏差
  • 外文名:Selection Bias
  • 別名:選擇性效應
  • 類型:偏差
來自MBA智庫百科:
選擇性偏差是指這樣一種認知傾向:人們喜歡把事物分為典型的幾個類別,然後在對事件進行機率估計時,過分強調這種典型類別的重要性,而不顧有關其他潛在可能性的證據。選擇性偏差的後果勢必使人們傾向於在實際上是隨機的數據序列中“洞察”到某種模式,從而造成系統性的預測偏差。大多數投資者堅信“好公司”就是“好股票”,這就是一種選擇性偏差。這種認知偏差的產生是由於投資者誤把“好公司”的股票混同於“好股票”。其實,當好公司的股票價格過高時就成了“壞股票”,壞公司的股票價格過低也就成了“好股票”。
當然,在資本市場上,這些現象很少單獨出現,而是緊密地聯繫交織在一起的。認知偏差出現的原因,在於人腦的本質功能是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不是進行統計計算,大腦處理視覺形象遠勝於處理數字邏輯。在許多情況下,認知偏差是我們用以簡化日常生活的必要方法,因此可以說,認知偏差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認識過程的一部分,也是證券投資中決策過程的一部分。
如果投資者要想戰勝市場,首先要認識到自己可能經常會犯的錯誤,並儘可能保持理性,避免出現這些錯誤。儘可能減少行為認知偏差導致的愚蠢投資決策,才能戰勝市場。
巴菲特認為,對待價格波動的正確態度是所有成功的股票投資者的試金石。實際上“與市場博弈”就等於與自己博弈,因為每個交易者與其他交易者共同形成了市場。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一個獨立的參與市場投機的一般或典型的投資者都不可能比公眾更加成功。
格雷厄姆認為,成功的投資者往往是那些個性穩定的人,投資者最大的敵人不是股票市場,而是他自己。即使投資者具有數學、財務、會計方面的高超能力,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情緒,仍難以從投資行動中獲益。巴菲特將導師格雷厄姆的精華總結為:“合適的性格與合適的才智相結合,才會產生理性的投資行為。”巴菲特指出:“一個投資者必須既具備良好的公司分析能力,同時又必須具備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市場中肆虐的極易傳染的情緒隔絕開來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在我與市場情緒保持隔絕的努力中,我發現將格雷厄姆的‘市場先生’的故事牢記在心非常有用。”巴菲特還說:“如果你遵從格雷厄姆所倡導的行為與商業原則,你的投資將不會出現拙劣的結果,你的傑出績效將取決於運用在投資的努力與智力以及在你的投資生涯中股票市場所展現的愚蠢程度。市場的表現越是愚蠢,善於捕捉機會的投資者勝率就越大。如果遵循格雷厄姆的話去做,你就能夠從別人的愚蠢行為中獲益,否則,你自己也會幹出蠢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