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2(1913)年,南三上區駐懶板凳場,集市貿易漸次發展,新設米行、信行、鹽行、絲綢行等商號,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學生人數相應增多。萬壽宮地勢狹小,已不適應辦學需要。場上的知名人士李濟蒼(時任南三上區區長)、劉湘甫、李慧檉、張正君、吳迺猷等以長遠眼光倡議捐資新建校舍,於民國4(1915)年春議定新學校建在楓香堡,即今南白鎮西大街北段恆燊膠鞋廠址一帶,在萬壽宮之北,相距約500米,因多楓樹得名。其地荒煙漫草,時有狐兔出沒,但地形開闊,有發展餘地。堡上古廟萬天宮已漸傾頹,眾議拆除該廟兩廂作校舍地基,並派專人去貴陽繪製南明中學堂建築圖形,縮小比例,請劉、萬倆師傅掌墨興工,經一年施工,於民國5(1916)年建成木結構教室6間,系以迴廊,雖雨不礙上課。禮堂1間,可容400人集會。另有辦公室、圖書室、儲藏室、廚房、廁所各1間,寢室5間,菜地3畦。花圃前建有操場。圍牆外植翠柏碧梧,示長青棲鳳之意。
建校所缺部分資金,由劉湘甫、劉春甫弟兄抽取自家絲綢行息金給以補足。劉湘甫參與倡議、捐資,具體管理建校的全過程。
民國5(1916)年,學校從萬壽宮遷到楓香堡校址,學生130人左右,增設高級部,開4班,教師5人,報經縣公署備案,更名為:遵義縣南北錦官立兩等國小。
兩等國小首任校長李濟蒼,與熱心地方公益事業的劉湘甫合計,將南衙邊隅土寨寺和尚通匪為患百姓一事通報縣公署,公署沒收該寺部分廟產以示懲處,將沒收廟產用於辦學,兩等國小與南衙學校各得一半。兩等國小分得稻田48畝,雜糧土5畝,給學校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學校以學田收入購置圖書和常用教具,添置籃球架、桌球桌、鞦韆、滑梯,設定沙坑,升旗台等。在禮堂布置總理孫中山像、名人相片、國民黨黨旗、國旗、各種標牌等。添置學生課桌凳及辦公用品,修繕校舍支出的費用占校產租谷的大部分。
楓香堡南白錦官立兩等國小占地約6畝,教學設施設備較為齊全,在米珠薪桂時代,是縣南最具規模的國小校。
民國18(1929)年,國民政府頒布實施義務教育的《辦法大綱》,推行國民教育,規定開設高初兩等的國小校改為六年學制,即初等四年、高等二年。此年,南北錦官立兩等國小更名為南白鎮兩級國小。次年,萬壽宮的南北錦女子國小與南白鎮兩級國小合併,開男女合校之先河,學生達到180人左右。是時,南三上區區署查禁官立學校周邊的私塾,如龍山私塾等,用行政命令強制私塾學生之家長送子女進入官學就讀。
民國28(1939)年,國民政府推行新縣制,南白鎮兩級國小改名為南白鎮中心國民學校。國民政府實行“政教合一”,規定每一個鄉(鎮)設一間中心學校,鄉(鎮)長兼任中心學校校長,中心學校教員兼任鄉、鎮公所文化股主任或幹事,將“政”與“教”合二而一,相輔相成,有利於教育的發展。據此規定,校名更改後,鎮長、教員兼任之事並未實現。學校開6班,學生200多人,是名副其實的完全國小。
同年,貴州省主席吳鼎昌實行“管教養衛合一”,區、鄉、鎮以下均設保和甲,保和甲均以數序命名,還規定每個保設1間國民學校,保長兼任校長。保國民學校須接受中心學校的指導,中心學校須對周圍的國民學校起示範作用。1943年,南白鎮中心國民學校曾組織全鎮國民學校,在桂花初級國小聯展學生學業成績和手工藝品,供民眾參觀,讓教師互相學習,以促進全鎮教學工作。
民國35(1946)年,徐樂天任南白鎮鎮長,並首次兼任南白鎮中心國民學校校長。他注重教育,制定土政策向學校傾斜:1、招聘最具教學能力的教師;2、招收一部分青年入學,可免去服兵股的義務;3、將鎮公所徵收的屠宰稅改為“案桌肉”,每個趕場天由校工楊仕才向每張肉案收取半斤豬肉,用於老師改善一伙食。每場的斗息糧食也由楊仕才收來作學校開支。冬天向賣炭者每挑抽1根木炭作教師取暖用。這種攤派收捐養學的辦學方式緩解了經費困難,三年時間學校可聞弦歌之音。戰亂中時局維艱,學校相反有所發展,在校學生人數達到建國前的高峰期,學校還開辦了幼稚班,為期半年。
李家寨——李氏祖先於明末平播後,由內江遷徙至遵義,定居懶板凳後的一支宗族住地。清末民初,李姓戶數增多,遂以菜籽堡為中心朝兩翼展開形成寨落,始有“李家寨”名。李濟蒼祖輩建大宅院於堡上。
1935年1月7日至19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團進駐懶板凳、刀靶水,向開陽、息烽、貴陽發展以遵義為中心的新蘇區根據地。17日,軍團司令部從刀靶水萬福寺移駐懶板凳李家寨菜籽堡(即現學校之東大樓址),軍團長彭德懷、參謀長鄧萍住宿李濟蒼宅院;政治委員楊尚昆住宿老街水巷子。19日,遵義會議結束,紅三軍團交替阻擊敵軍10個師追兵,掩護中共中央、中華蘇維埃共和國、
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機關向赤水地域轉移,撤離懶板凳。
1949年11月21日,遵義解放。同月26日,遵義縣人民政府成立,28日,派接管人員接管南白鎮政權。12月,徐樂天帶領原教學人員參加“遵義縣國小教師寒假學習班”。1950年春季開學,留用原教學人員5人,縣文教科派柏思傑擔任解放後首任校長。
1950年3月,遵義縣第一次教育行政會議將南白鎮中心國民學校更名為遵義縣南白國小,並宣布為縣的重點國小,隸屬第五區人民政府轄,第五區後改稱南白區。
1951年下半年,第五區完成土地改革工作,農民成了土地的主人。1952年秋季開學,農民子女大量入學,原有5個班不能滿足需求,增設為13個班,實現了教育為工農開門的宗旨。教師由5人增到23人。還差8間教室迫在眉睫,師生趕築土牆簡易教室以應急。土牆教室位於楓香堡學校大門前右側空地上,其地狹小,只能夯築七間教室,另借一牆之隔的倉庫庫房,作了1間教室。築牆工人和竹木稻草由南白、龍山、馬橋等村無償提供,師生負責挖泥、運泥、搬運竹木稻草,不到10天就築成7間教室,每間能容學生30人左右。
土牆教室蓋草頂,山牆提尖架梁。臨時建築質量較差,不久就產生裂縫。縣文教科科長許向榮來校檢查工作,認定為危房,不能久住,指示當任校長著手新建校舍事宜。縣人民政府派秘書李元化和建設科科長鬍端輔到校,與校長黃廷鐸及負責建校的老師鐘立學,偕同南白鎮幹事廖國才,街、村的領導人員李家棋、袁洪章、周燧木等人,在南白鎮周圍往返調查,研究新學校選址問題,最後選定在李家寨菜籽堡建校並上報縣政府。許向榮與縣建設科有關人員再次實地察勘後確定李家寨菜籽堡為新校址修建新南白國小。新校址位於南白鎮中心東側,前面是南北向鋪展的一丘丘稻田,遠離噪音的干擾,環境適於辦學。它與領導機關相呼應,與南白街道聯繫方便,交通條件好。學校建在依山向谷的台地上,地勢乾燥向陽。
1952年冬李家寨校舍動工。首先在西門關建石灰窯和磚瓦窯,土法上馬生產建材,到南衙、後壩、柏村購買木料。鐘立學老師將柱木、檁子、穿枋估計重量,分別標出運費並寫在木料上,請趕場人群順路運到建築工地,憑所運木料上標出的工費到學校事務處領取運資。全校師生參與挑磚運瓦,節約經費,加快了建校進程。到1954年春,教師宿舍告竣,部分班級先搬到新校舍上課,年底全校遷至李家寨新校址。李家寨校園占地約27畝,校舍建築面積為2758.19m,
建築占地面積2085.94m,建築密度11.33%,共18間教室。
1955年,縣文教科規定區公所駐地的完小為輔導國小,負責輔導全區國小的工作。是年9月,區名由數序命名改為駐地命名,第五區改稱南白區,南白國小改稱南白輔導國小。
1959年,遵義農業專科學校遷來南白。遵照上級指示,將南白國小教師宿舍及食堂借給農專使用。宿舍以外的地段作為農專活動區。南小教師宿舍、食堂遷到原遵義縣教師招待所,即今縣菸草公司和康復醫院地段。安排教師在招待所食宿,還有四年級一個班在招待所上課。另外安排三年級四個班到李家寨的環兜(環兜乃地名)院子上課。1960年,遵義市南白公社管理委員會將1959~1960年失去父母、親人的13歲以下少兒集中,辦成兒童福利院(俗稱孤兒院),設在招待所,劃歸南白國小代管。
校舍布局分成了三攤:校本部在南,環兜院子在東,兩處相距約100米,教師招待所在北,與校本部相距約400米,三塊地方分別在狹長三角地帶的三個角上,給學校造成管理的不便和困難,為支援農專辦學,南小分散為三片,這是建國後南小的一次大變遷。1961年農專搬走,學校遷回現址。
1961年8月,遵義縣、市分置。縣人民委員會文教局規定,各區完小校長兼任區教育視導員,管理全區國小。區完小相當於文教局的派出機構。南白輔導國小校長夏禎弟深入全區國小,開展視導業務。視導員負責發放全區國小教師工資,有權批准教師的福利費申請,報銷教師醫療費用,代管全區學校的人事和建校計畫書的批轉事宜。
1963年6月,
貴州省教育廳確定南白輔導國小為全省應首先辦好的學校之一,又是全縣第一批試行《全日制國小暫行條例(草案)》的三所學校之一。縣文教局要求南白國小按《條例(草案)》提出的培養目標和教學計畫安排,切實提高教學水平和教育質量。規定學校的規模為每年招生不超過3班,6年後不超過18班,每班學生不超過45人,學生在較大的範圍內擇優錄取,以後即在此規模內保持穩定,並免去校長兼管全區學校的視導工作,使之集中力量辦好南小。1963年秋季南小配齊教師,充實領導人員,同時增建校舍,添置圖書、儀器、體育衛生等設備,設圖書閱覽室,保證足夠的課桌凳。
1968年5月,正值“
文化大革命”運動高潮,南白國小“革命委員會”成立,設主任、副主任各1人;常委4人,其中學生代表1人;委員4人,其中學生2人。原校長夏楨弟系常委之一。
1968年11月14日,“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進駐南小,共有10名成員,參與管理學校,主要任務是在學校開展階級鬥爭,主持批判“封、資、修”教育路線,整頓教師思想,使之“改正錯誤”,簡稱斗、批、改。
1970年5月,對學校領導班子進行“補台”,南白國小“革委會”又增補教師2人、學生1人、貧下中農代表5人、街道代表1人、工人代表1人,共10人。南小“革委會”隸屬南白區“革委”領導。1979年6月,撤消“區革委”,改稱區公所,南小“革委”也隨之撤消。
1977年恢復考試制度,鄧小平提出
科教興國戰略。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農村實行“
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農民進入縣城務工和經商的源源不斷,縣城住戶時時增加。南白國小秋季招生期間,轉插生和新住戶攜孩子來校報名擁擠不堪,每班學額均在70人以上,教學設施不堪重負。教育局急派專人於城北興建一所國小,1977年動工,1978年秋季開始招生,命名為南白第二國小。為減輕南白一小招生壓力,曾與二小劃分學區招生。是年,南白國小更名為南白第一國小,1979年8月收歸教育局直管。
1980年5月,南白第一國小經縣人民政府批准為縣的重點國小。8月,縣教育局辭退了南白一小的代課教師,招錄師範畢業生15名充實教師隊伍。1981年2月,教育局派局人事股長兼任一小校長,直接領導和管理學校。按重點國小的辦學要求,將一小辦學規模由28班調整為24班,每年級4班。
進入21世紀,南白第一國小擔當起遵義縣基礎教育的科研重擔,擔任國家十五重點課題的研究與實驗。2005年底有小學生3255人,幼兒623人。教職工201人(其中離退休53人),聘請幼師及工人21人。在冊教師中特級3人,國小高級56人;大專以上學歷105人,占在冊人數的72%;國家級骨幹教師1人,省級4人,市級17人;中共黨員59人(其中在職38人),占在冊人數的26%。
2003年學校申報更名,2004年4月經縣人民政府批准,更名為:遵義縣第一國小。
2016年6月6日,因撤縣設區,更名為遵義市播州區第一國小。學校現有占地面積26845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10060平方米。有教職工218人(含退休和聘用人員),特級教師2人,國小高級教師76人,黨員57人。國小部48個教學班3330人,附屬幼稚園12個教學班600人。
瞄準高端,睿智進取。在百年辦學實踐中,不斷與時俱進,以高瞻遠矚的辦學思想,獨具魅力的育人環境,嚴格科學的管理機制,蜚聲黔北,成為播州區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學校領導
校長兼黨支部書記:蒲庭勇
副校長:鄭紅梅
副校長:石元萍
副校長:蔣菊香
學校榮譽
2020年11月20日,學校入選“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
地圖信息
位置:萬壽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