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2013年應急管理工作要點
2013年,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全面加強應急體系建設,提升預防和處置突發事件能力,為創造和凝聚“正能量”,實現“兩個率先”,建設“三宜”現代化特色城市,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發揮重要作用。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強應急預案體系建設
按照《遵義市突發事件應急管理預案管理辦法》和突發事件應對工作需要,進一步做好應急預案編修工作,增強預案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要有重點地選擇相關預案,注重吸取近年來我市突發事件應對工作的經驗教訓,編制具有示範作用的應急預案,規範和推動全市應急預案編修工作。各專項預案牽頭單位在修訂的基礎上,進一步規範細化該預案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流程。各縣(區、市)和公安、交通、水利、人防、林業、消防、安監、衛生、國土、環保、教育、供電等部門要有重點地組織開展1-2次實戰性和民眾參與性強的綜合演練或專業演練。通過實戰鍛鍊隊伍,檢驗處置流程,著力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各縣(區、市)及市直有關部門的應急演練計畫,於第一季度前報送市政府應急辦。市政府應急辦要加強各級各部門應急預案編制、修訂和演練等工作的督促指導,完善預案體系。
二、加強應急管理機構建設
要進一步加強應急管理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和工作機構建設。各縣(區、市)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要按照機構編制人數,配齊配強專職人員。公安、衛生、民政、安監、國土、環保、交通、水利、農委、林業、氣象等部門要儘快建立專職應急管理機構,其他市級有關部門和鄉鎮(街道辦)、村(社區)和有條件的企事業單位要明確承擔應急管理職能的機構。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立即對本地區、本單位應急管理機構專職人員落實情況進行自查,人員未到位的必須落實到位,年齡偏大、文化素質偏低、能力與工作不相適應的必須及時調整。市政府應急辦要會同有關部門對各級各部門應急管理機構人員落實情況進行督查,務必杜絕專職人員不專職和人員配置不到位的問題。要配齊通訊工具、電腦、傳真等辦公設備,落實專用應急值班車輛等應急裝備,並保持良好運轉狀態,確保滿足突發事件應對工作需要。要繼續加強專項應急機構和各級各部門特別是基層組織的應急管理機構制度化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保密工作、應急值守、信息報送等相關工作制度,並抓好工作落實。要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專家隊伍,制定管理辦法,充分發揮其在應對突發事件工作的積極作用。
三、加強應急救援保障能力建設
(一)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要加強綜合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加強防汛抗旱、森林消防、重大交通事故應急救援、環境污染事件、氣象災害、地質災害、礦山救護、危化品救援、公用事業保障、衛生防疫、動植物重大疫情等專業隊伍建設和青年志願者、紅十字志願者等隊伍建設,加強鄉鎮(街道辦)和村(社區)、企事業等基層組織專(兼)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各專項預案牽頭單位要進一步加強重點領域專業隊伍救援培訓,加大搶險救援和個人防護等裝備的配備力度,加強示範推進工作,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市政府應急辦要重點對各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建設督促檢查指導。
(二)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按照《遵義市加強應急物資儲備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摸清底數,建立健全物資儲備資料庫和物資儲備信息共享、調撥徵用和餘缺調劑機制,加強應急物資儲備管理。要加強礦山救援物資、救災減災物資、防汛抗旱和防冰凍災害物資倉儲中心的建設,最佳化完善現有生活救助、搶險救災、衛生防疫等重要物資裝備儲備,加強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應急物資的協調保障,提高物資裝備保障能力。
(三)推進應急平台建設。要按照省政府的統一安排,全面啟動遵義市應急平台體系建設,積極抓好市應急平台資金籌措和項目設計、招標等工作。最佳化整合“省政府應急值守工作系統”,加強日常維護管理和推廣運用。
四、加強應急值守和信息報送工作
嚴格落實24小時帶班、值班制度,加強節假日、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和敏感時期的應急值守,確保信息渠道暢通。市政府總值班室要加強全市政府系統值班工作的督促指導,堅決遏制值班電話呼叫轉移、值班人員脫崗等問題。要修訂完善四大類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級別標準,完善信息報告制度和辦法,提高信息報告的及時性和準確度。要加強和改進突發事件信息報送的督查通報考核,杜絕較大以上事故或重要信息遲報、漏報、瞞報、續報不及時的現象發生。
五、加強突發事件預防預警工作
按屬地管理的原則,組織開展所轄範圍內容易引發重大突發事件的危險源、危險區域的調查、登記和風險評估工作,建立健全風險隱患信息資料庫,並督促有關部門和單位實時進行檢查、監控,積極落實安全防範措施。要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社會安全事件各級各類監測監控系統,做好突發事件的監測預警工作。要及時發布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擴大預警信息覆蓋範圍,提高預測預警的及時性、準確性,實現突發事件相關信息的實時共享。
六、加強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培訓
以深化應急管理知識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進企業、進家庭的“五進”活動為載體,利用法制宣傳日、“5?12防災減災日”等時機,通過運用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網站、發放應急宣傳手冊、舉辦知識競賽、開展應急志願服務等形式和手機簡訊、部落格、微博等新型手段,宣傳應急管理法律法規、應急預案、防災減災知識,不斷增強公眾的風險防範意識和預防避險、自救互救的實際套用能力。要運用以會代訓、專題培訓、跟班培訓、幹部輪訓、依託院校授課、網上學習、異地考察學習等多種形式和手段,加強對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基層領導幹部、應急管理專業人員和在校生、高危行業(領域)從業人員的應急管理知識培訓,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綜合素質。
七、建立健全應急管理工作機制和制度
要對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應急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黔府辦發〔2012〕39號)要求,查找本地區、本部門存在的差距,抓好有關工作的再安排、再落實。要突出解決應急管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有計畫開展《應對法》實施辦法、緊急徵用補償、風險隱患排查治理、應急物資儲備等調研工作,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建立健全風險隱患排查監控機制、監測預警機制、預防處置協調聯動機制、新聞發布、交流溝通與合作等機制和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責任制度、應急管理績效評估制度、責任追究等制度。要深化應急處置聯動機制建設。公安、衛生、安監、環保、氣象、林業、水利、交通、消防、食品藥品、供電、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門要結合本行業的專項預案,分類完善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各類別突發事件應急聯動聯席會議制度和應急會商機制,使預案涉及的相關部門形成應急救援的合力,實現預案聯動、信息聯動、隊伍聯動、物資聯動。各級各部門要儘快制定和完善本地區、本部門的應急管理工作目標量化考核辦法、責任追究和通報等制度及實施辦法,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要大力抓好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領導幹部的責任落實,確保各項應急管理措施落實到位,實現尊重客觀規律、有質量、有效益的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和科學發展,維護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