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遵義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推動全市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簡介,總體思路,重點任務,保障措施,

簡介

遵義市人民政府關於推動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縣、自治縣、區(市)人民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戰略部署,推動全市大健康產業加快發展,促進產業升級,培育新動能,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市委四屆六次全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以提高大健康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深入實施主基調主戰略,大力實施開放帶動、創新驅動,著力推動健康理念與傳統產業創新融合,著力推動大健康產業園區和基地建設,著力培育壯大大健康產業企業,著力最佳化大健康產業發展環境,增強市場活力,做強產業品牌,推動大健康產業市場化、融合化、高新化、集聚化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力把大健康產業培育成千億級產業。
(二)基本原則。
——堅持市場主導、統籌發展。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緊緊圍繞市場需求謀劃產業發展,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發展的主體。加大政策引導和市場監管力度,營造有利於大健康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推動政府巨觀調控與增強市場活力的協調統一。
——堅持創新驅動、特色發展。構建和完善有利於自主創新的體制機制,以技術創新和管理模式創新,推動構建安全、規範的發展與套用環境。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發揮資源比較優勢,瞄準市場空間,通過關鍵技術、拳頭產品的創新突破,實現大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堅持開放帶動、借勢發展。積極推進對內對外開放,推動國內外領先技術、專業人才等高端要素集聚,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健康產業企業投資創業,構建開放共贏的產業生態。藉助外部力量培育醫藥品牌、拓展產品市場、創新發展模式,推動全市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
——堅守生態底線、持續發展。堅持和運用綠色發展理念和技術路徑,開發生態、環保的健康養生產品。整合優勢資源和要素,引導企業向大健康產業園區、產業基地集中,大力保護和高效利用生態產業資源,推動集聚集約可持續發展。
(三)主要目標。
“十三五”期間,實施大健康產業重點項目388個,完成投資1615億元,到2020年大健康產業增加值達到600億元。其中:中藥材種植業增加值40億元,醫藥製造業增加值20億元,健康服務業增加值200億元,文化旅遊業增加值340億元。

重點任務

(一)加快發展健康醫藥產業。到2020年,健康醫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到50家,醫藥產業園區產值達到200億元,醫藥產業園區實現利稅50億元,形成以中藥、民族藥及大健康養生為主,生物製藥、化學藥及原料藥為輔,醫療器械為補充的具有遵義特色的健康醫藥產業體系。
1.最佳化產業布局。以紅花崗醫藥健康產業園為核心,新蒲新區生物健康產業園、道真上玉工業園區醫藥產業園、赤水石斛生態觀光園、綏陽金銀花產業園為重點,加快發展大健康產業,形成“一心、四園區”的空間布局結構。圍繞產業空間布局,大力推動整合資源,採取製藥企業+農戶、藥材公司+製藥企業+農戶等形式建立生態藥材種植基地。(責任單位:市工業能源委、市農委、市林業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做大中藥和民族藥。以百花、萬勝、廖元和堂、三仁堂、聯盛等骨幹企業為重點,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中藥、民族藥開發。優先扶持獨家品種、大品種,重點發展重大疾病藥,提高大宗常用藥品的市場占有率。支持採用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新品種,挖掘開發中藥製劑、民間組方、驗方,加快推出一批作用機理明確、技術含量高、療效可靠的藥物。支持優勢品種二次開發,促進“老藥新用”研發,發掘新的臨床適應症,突破有效成份提取、分離與純化技術,提高中藥現代化水平,逐步建立和完善中藥生產規範和標準,確保中藥質量可控和安全。(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農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3.培育發展生物製藥。以貴州省細胞組織庫為依託,引進優強企業打造我市幹細胞醫藥產業基地,建立幹細胞存儲補助機制,推進幹細胞儲存服務部分費用納入醫保,提高衛生機構和民眾組織細胞存儲意識。加快幹細胞製劑(心梗注射液、糖尿病注射液等)研發、臨床及報批,推動幹細胞保健系列產品研發,培養幹細胞專業技術骨幹人才,加快推進幹細胞產業化進程。大力開發預防、診斷重大傳染病的新型疫苗和診斷試劑,加快在基因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等方面形成一批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創新藥物。(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4.加快發展化學藥。重點支持百花、萬勝、廖元和堂、三仁堂、聯盛等企業,引進行業龍頭企業聯合開展創新藥、專利藥研發,加快新產品、新製劑和搶仿藥物產業化,加快推動項目落地。依託環宇藥業等加大招商引資,推動大輸液針劑等化學藥生產基地建設,發展化學原料藥和中間體,激活閒置藥號。(責任單位:市工業能源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5.提升發展醫療器械及醫用材料。發揮我市軍工企業優勢,促進軍民融合,加快烏江機電超臨界萃取成套設備生產項目建設。推進綏陽等醫用氣體生產企業發展,支持生產醫用貼敷類、醫用高分子材料等產品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最佳化產品結構。引進一批數字影像、檢驗檢測、診療設備、醫用特種車輛等生產企業落戶我市。發展穿戴設備、移動醫療設備、家庭健康產品、醫用感測器等智慧醫療產品。(責任單位:市工業能源委、市投資促進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6.拓展新醫藥衍生產業。促進多元化融合發展,在種植、製造、物流、醫療、健康管理等產業鏈上培育新業態。大力發展藥食兩用產品,以天麻、杜仲、銀杏、何首烏、金銀花、刺梨、魚腥草、石斛等藥材為重點,開發藥膳、藥酒、藥茶、保健品等產品,打造知名品牌。依託百花集團、萬勝藥業、長壽長樂、吉幫公司等企業,以杜仲、金銀花、石斛等中藥材為原料,開發化妝品、日用品、添加劑等產品。發展新型保健品和功能食品產業,推動天麻、杜仲、石斛、勾藤等大宗道地藥材進入藥食兩用原料目錄和新資源食品目錄。(責任單位:市農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業能源委、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7.培育打造龍頭企業。鼓勵通過上市、併購重組等,快速做大企業產業規模,支持企業開展新版GMP認證,重點培育百花醫藥、苗疆製藥、家誠藥業3個十億級企業和廖元和堂、萬勝藥業、三仁堂、聯盛藥業、希爾安、銘蔚曼地亞、信天斛滿堂7個五億級企業。(責任單位:市工業能源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8.培育發展優勢品種。建立優勢品種培育機制,實施品種目錄動態管理,遴選10個品種“一品一策”持續精準扶持。重點扶持生精膠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雙金胃瘍膠囊、杜仲降壓片、幹細胞製劑等成為5億元大品種,支持八味和胃口服液、六味防脫生髮酊、桂骨痛膠囊、肝樂欣膠囊、克淋通膠囊、參倍固腸膠囊、廖氏化風丹、複方胃痛膠囊、杜仲平壓片、九味痔瘡膠囊、乳塊消口服液、酮洛芬貼劑、麝香活血化瘀膏等成為億元以上品種。支持品種二次開發和中藥再評價,激活“休眠”品種。推動優勢品種進入國家醫保、基藥目錄和省級醫保目錄,力爭進入國家基藥目錄的獨家品種有新突破。突出中藥材種植與扶貧相結合,重點發展金銀花、石斛等7個地方特色中藥材大品種。(責任單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衛生計生委、市工業能源委、市農委、市扶貧辦、市科技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9.增強創新能力。發揮遵義醫學院、遵義醫專、遵義師範學院、遵義市食品藥品檢驗所等院校科研資源優勢,推動產學研合作,建設遵義大健康醫藥創新平台,重點建設人體幹細胞庫。推動企業技術創新,發揮遵義貝特幹細胞、家誠、百花、三仁堂等企業研發中心協同創新作用,新增一批醫藥科技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和院士、博士工作站,建立和完善醫藥創新服務體系,積極支持開展新藥初步安全性評價及臨床研究。鼓勵開展合作研發,推動相關企業在藥物設計、新藥篩選、安全評價、臨床試驗及工藝研究方面實現共同研發、資源共享。(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10.建立完善市場體系。加快遵義市醫藥城(二期、三期)、上玉工業園區道真醫藥倉儲物流及電子商務配送中心基地、紅赤水集團公司黔北醫藥、綏陽金銀花市場中藥材產地市場建設。積極開拓農村醫藥市場,依託遵義醫藥公司、意通、恆通、家誠等企發展藥品配送中心、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業態,著力推進藥品、醫療器械、健康服務等銷售網路向鄉鎮延伸,解決好健康下鄉“最後一公里”問題,構建起高效、快捷、便民的現代醫藥流通體系。(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扶貧辦、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11.推進醫藥信息化建設。積極推動醫藥工業與信息化融合發展,鼓勵製藥企業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實施研發、生產、行銷、服務及管理流程再造,提升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配合貴州指南針商品交易有限責任公司開展 “貴州省藥品健康數據服務平台”前期研究和建設工作,建成實施藥品標準化、健全藥品物流配送體系和整合貴州省醫藥行業龍頭企業的綜合性電子商務平台。以自建網站為信息服務平台,聯合貴州醫藥行業龍頭企業,依託生產基地與物流配送系統,通過網際網路完成產品或服務的購買、銷售和電子支付等業務,加速藥品流通,提高藥材競爭力,打造國內涉醫企業交流服務平台,讓老百姓、藥農和製藥企業都得到最大實惠。(責任單位:市工業能源委、市發展改革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二)加快發展健康藥食材產業。到2020年,健康藥食材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建設1萬畝以上連片種植基地1-2個,5000畝以上連片種植基地5個以上,建設2000畝以上種子種苗繁育基地2-3個;建設區域性產地交易市場2-3個,基地季節性簡易交易市場50個,重點培育中藥材經營企業3-5戶,培育專業合作組織30個以上,構建中藥材電子商務平台,建設配套完善的現代化信息和物流體系、質量追溯監控體系。
1.提升規範種植及良種繁育基地。依託“天然藥庫、黔北藥都”豐富的中藥材資源優勢,建立我市特色優勢中藥材品種種源庫,支持藥食材種源基地建設,主要中藥材品種各建成種質資源圃和種源基地1個以上,加強道地中藥材種子種苗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開發建設中藥材基地,推行標準化種植、規模化馴化,創新中藥材GAP認證機制,推動特色優勢中藥材品種申報國家地理標誌認證,加快遵義杜仲、赤水金釵石斛、綏陽金銀花、正安白芨、道真玄參洛黨參、餘慶太子參等中藥材產業示範園區建設,帶動形成集中連片中藥材種植基地,為藥材資源就地轉化提供支撐。培育種植大縣,加快制定特色優勢中藥材品種地方標準,鞏固提升遵義縣、道真縣、正安縣、綏陽縣、餘慶縣、赤水市、習水縣等七個省級中藥材重點縣發展水平,爭取更多縣(市、區)列入省級重點中藥材發展縣。(責任單位:市農委、市科技局、市扶貧辦、市林業局、市工業能源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合理延伸重點中藥材產業鏈。在重點發展藥材的種植核心區,每地至少建設一條規範化產地初加工生產線,建成1-2味中藥飲片炮製全過程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集成示範生產線。構建以遵義杜仲、赤水金釵石斛、綏陽金銀花、正安白芨、道真玄參洛黨參、餘慶太子參等30多種中藥材為主體、2000多種中藥材資源為儲備,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遵義中藥材品牌體系。(責任單位:市工業能源委、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3.構建完善中藥材市場體系。建立配套完善的中藥材市場網路,加快推進遵義醫藥產品交易市場中藥材交易市場、黔北藥業藥材綜合批發市場、中國金銀花大市場等項目建設,統籌規劃建設綏陽吉邦中藥材交易市場、遵義縣貴州家誠藥業產業園中藥材綜合批發市場、習水道地中藥材交易中心、道真中藥材市場等專業市場。在集中連片或連片2000畝以上的基地,建設季節性簡易交易市場50個以上,培育中藥材經營龍頭企業3-5戶。建立中藥材質量追溯體系,實現中藥材從種值、加工、倉儲、流通等全流程貫通追溯,力爭重點發展藥材實現網上交易和質量追溯。(責任單位:市商務局、市農委、市扶貧辦、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三)加快發展健康醫療產業。實施醫療設施建設“五大工程”,構建“15分鐘城市社區健康服務圈”和“30分鐘鄉村健康服務圈”,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到6張以上,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2.5人、註冊護士達到3.14人,每萬人口全科醫生達到2人,全市醫療衛生總體水平達到全省領先水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健康醫療產業發展水平得到提升,健康醫療產業體系初步構建。
1.實施健康醫療體系“五大工程”。一是實施等級醫院建設工程。規劃建設三級醫院14所,總量達到20所,其中三級甲等醫院5所,總量達到8所;新建、改擴建20所綜合性醫院。貴州航天醫院、遵義市婦幼保健院、遵義市中醫院、遵醫附院新蒲醫院、遵義縣人民醫院按三級甲等醫院標準規劃建設;遵義市傳染病醫院、遵義市精神病專科醫院、遵義醫專附屬醫院和人口超過40萬人的縣人民醫院原則上按三級醫院標準規劃建設;遵義縣、綏陽縣、仁懷市中醫院創建成三級中醫院。二是實施鄉鎮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工程。新建、改擴建100所標準化鄉鎮衛生院,確保每個鄉鎮有1所標準化衛生院。選擇50個鄉鎮衛生院建成中心鄉鎮衛生院,每個縣選擇1—2個有條件的中心鄉鎮衛生院按二級綜合醫院建設或辦成縣級醫院的分院。三是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標準化建設工程。新建、改擴建20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實現每個街道辦事處轄區或在每3—10萬名居民所在地規劃設定1所標準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鼓勵和支持城市二級以上醫院通過舉辦、託管、聯建、協管等形式參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城市地區一級和部分二級醫院以及縣城所在地的城關鎮衛生院可根據需要通過結構和功能改造轉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四是實施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工程。全面提升1000個村衛生室服務能力,確保每個行政村建有1所標準化村衛生室,人口超過3千或居住分散的村可適當增設村衛生室,村衛生室全部配齊醫務人員和設備。五是實施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工程。重點加強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健康、精神衛生、急救、采供血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新建、改擴建11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3個衛生監督機構、10個婦幼保健機構、8個采供血機構,實現標準化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全覆蓋。(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城鄉規劃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大力發展中醫事業。以縣級中醫院達標建設和提升城鄉基層中醫藥服務質量為重點,加快中醫藥醫療和預防保健體系建設。推動市中醫院建成集中醫診療、科研、教學、養老於一體的三級甲等中醫院,建成全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貴陽中醫學院非直屬附院。以創建“名院、名科、名醫”為載體,加強國家級、省級、市級中醫重點專科建設,加快推進治未病健康工程,促進中醫藥進農村、進社區、進家庭。注重中醫藥人才和技術骨幹培養,開展市級名老中醫評審,促進中醫藥醫療健康服務傳統技術、傳統製劑研發推廣和套用,創建全國中醫藥先進市。到2020年,市、縣二級中醫院全部完成達標建設,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數達到0.55張,力爭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鄉鎮衛生院和70%村衛生室具備與其功能相適應的中醫藥服務能力。(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3.加強科研能力建設。積極支持院士、國家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帶頭人在我市設立工作站,支持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建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到2020年,力爭建成院士工作站3個、博士後工作站5個、國家級重點專科8個、省級重點專科50個,全面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綜合管理水平。抓住上海市對口幫扶我市、浙江省幫扶我省等級醫院創建機遇,深化人員培訓、學術研討、學科建設等方面的交流合作。(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人才辦、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4.深化醫療改革。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破除以藥養醫,建立完善科學補償機制和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係。積極推進人事薪酬制度改革,逐步推行公立醫院院長聘任制、院長年薪制、院長任期目標責任制和醫院工資總額核定製度。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全面推進醫保支付制度改革,積極推行按病種為主,按人頭、按床日、按服務單元等複合型支付方式。有序整合農村新型合作醫療保險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統一覆蓋範圍、籌資政策、保障待遇、經辦管理和基金管理。健全藥品供應保障體系,推進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規範實施和基本藥物合理配備使用,將省級增補目錄藥品全部納入醫保報銷範圍,積極爭取和支持本地藥品進入基本用藥目錄。建立完善市級藥品集中採購制度,推進藥品和醫用耗材陽光採購。完善績效考核分配辦法,全面推行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建立完善分級診療政策體系和醫療機構分工協作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全面構建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模式。(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財政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5.提升智慧醫療水平。以全員人口、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資料庫共享為基礎,以推進居民健康卡套用為載體,深化以電子病歷和醫院管理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建設和以傳染病監測預警、健康服務為核心的公共衛生信息化套用,實現公共衛生、計畫生育、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六大功能融合。加強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完善遠程醫療服務項目和價格、醫保報銷政策。整合完善遵義醫學院附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醫療平台、醫技直通車等資源,建立市級遠程診療中心,實現與省級遠程醫療平台及縣級遠程醫療服務中心對接,實現全市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會診、遠程培訓等醫療服務互聯互通。依託縣級人民醫院建立縣域內遠程醫療服務中心,並延伸到所有鄉鎮衛生院。建立區域性醫學影像檢查檢驗中心,推進市內同級醫療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下級醫療機構對上級機構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支持各類健康服務機構利用大數據、雲計算搭建平台提供健康評估、健康監測、醫療救護等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拓展覆蓋城鄉居民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務模式。到2020年,實現市、縣、鄉信息化平台互聯互通,遠程醫療覆蓋100%的縣級公立醫院和30%以上的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工業能源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6.構建多元辦醫格局。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範的社會辦醫準入制度,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取消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具體數量和地點限制。鼓勵社會資本舉辦高水平、規模化的醫療機構,尤其是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以及中醫類專科醫院等,滿足多元化的服務需求。逐步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鼓勵符合條件的社會辦醫療機構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支農、支邊等任務。公立醫院可以技術、管理等資源與社會資本採取合作、合資等方式興辦非營利性獨立法人的醫療機構。嚴格控制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加強對社會辦醫療機構的監管,到2020年社會辦醫總量達到25%以上。支持醫藥流通企業利用大數據,通過與物聯網有機融合,發展成為大型醫藥流通企業集團。(責任單位:市衛生計生委、市投資促進局、市商務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四)加快發展健康養生產業。到2020年,省級健康養生示範基地達到15-20個,市級健康養生產業示範基地達到50個左右,引進培育年營業收入100億元以上的省級健康養生龍頭示範企業3-5個,全市健康養生產業體系基本完善。
1.最佳化發展生態文化體驗和休閒度假養生。大力推進融合發展、創新驅動和品牌帶動戰略,建設一批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健康養生產業基地,發展景區森林浴、登山攬勝、天然氧吧、竹林療養等生態文化養生體驗產品。依託西部區域綠色生態、長徵文化、國酒文化、避暑度假、溫泉休閒養生、鄉村觀光體驗、地域文化等赤水河流域特色旅遊資源,加快建設赤水國家級健康養生示範基地,重點建設赤水國際丹霞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大壩山玫瑰小鎮綜合度假區、習水鰼部國際生態文化旅遊園、仁懷酒文化健康體驗度假區;依託中部區域自然資源、山水田園風光和交通便捷優勢,推進寬闊水、婁山關避暑健康養生特色發展集聚區、新蒲新區樂齡養生社區、遵義縣播州生態文化旅遊度假區、三合鎮青龍寺旅遊區、遵義僑欣國際養生養老中心、桐梓黃蓮黃石公園和九壩上天農業休閒度假區建設;依託東部區域生態環境、自然風光和歷史文化,突出“中國茶海、烏江畫廊”兩大旅遊品牌,建成世界知名、全國一流的茶旅一體高端生態養生旅遊區,推進餘慶縣松煙養生養老基地、飛龍湖休閒度假旅遊區、鳳岡縣茶海之心鄉村旅遊休閒基地、湄潭茶海休閒度假旅遊景區建設;依託北部區域生態和民族文化旅遊資源打造黔北文化長廊、休閒養生聖地,推進務川仡佬大草原山地戶外運動基地、正安縣天樓山戶外運動基地、道真縣大沙河仡佬文化國際生態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責任單位:市旅發委、市扶貧辦、市文廣新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合理開發溫泉養生。發揮遵義縣、綏陽縣、湄潭縣、匯川區、仁懷市等溫泉資源,推動溫泉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積極挖掘中醫藥和民族醫藥溫泉健康養生文化,開發石溫泉、咖啡泉、水果泉、白酒泉、中藥或民族藥泉、休閒理療區、香薰水療區、民族文化溫泉區、動感溫泉區等遊客參與性和體驗性強的產品,吸引社會資本投資建設溫泉康體度假療養中心,推動溫泉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加快打造一批全國一流的溫泉保健療養品牌。重點建設仁懷霞霏溫泉休閒度假村、遵義縣楓香溫泉小鎮、匯川國際溫泉旅遊城、綏陽國際溫泉養生度假基地、湄潭國際溫泉度假城等溫泉養生綜合體項目。(責任單位:市旅發委、市水務局、市國土資源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3.大力發展滋補養生。著重提升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醫藥的保健養生作用和影響力,在各縣(市、區)所在地周邊、重要旅遊地、綠色農產品和中藥材資源富集地,大力建設一批融合生態農產品種(植)養殖、旅遊觀光、食療、中醫民族醫保健等元素的滋補養生基地。(責任單位:市旅發委、市農委、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工業能源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4.大力發展康體養生。綜合開發利用遵義獨特的山地地形地貌和水體資源優勢,以腳踏車、攀登、漂流等運動康體服務為重點,在山地地貌特徵明顯和水體資源豐富區域建設一批山地戶外運動基地和水上運動基地,把遵義建成西部重要和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戶外運動中心。(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發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5.培育健康養生企業。積極與國內外健康養生產業領軍企業對接,開闢“綠色通道”,鼓勵各類國際國內知名品牌健康養生服務企業在我市設立分支機構,允許外資以多種形式舉辦健康養生產業企業和機構,建設一批健康養生項目。(責任單位:市旅發委、市工業能源委、市商務局、市工商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五)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產業。到2020年,養老床位數達到5.2萬張,公建民營和民辦公助的養老機構占比達到70%以上,建立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
1.推進城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建立完善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建設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人活動中心、互助式養老服務中心等社區養老設施,重點建設10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項目,為老年人提供膳食供應、個人照顧、保健康復、娛樂和交通接送等日間服務,實現城市社區日間照料全覆蓋。充分利用家政服務、醫療保健、心理諮詢、餐飲行業等現有市場服務資源,豐富養老服務內容。積極探索市場化服務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區養老服務,逐步建立起連片輻射、連鎖經營、統一管理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推進健康養老。依託避暑、溫泉、觀光等養生養老基地,把醫療、氣候、生態、康復、休閒等多種元素融入養老產業,培育發展養老、康復、老年產品等一體化的特色產品,積極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化娛樂、體育健身、教育培訓、金融理財、休閒旅遊、健康養老、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服務。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定醫療機構,促進醫療衛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加強養老院、老年養護院和醫養結合服務設施建設,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護理、康復娛樂及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等服務。支持閒置床位較多的一、二級醫院和專科發揮專業技術和人才優勢,轉型為老年人護理院,力爭每個縣(市、區)有1所以上的老年養護院。完善養老服務設施,建成5個以上健康養老綜合體、10個以上老年養護樓項目。鼓勵和支持養老機構投保養老機構責任保險,促進保險業與養老服務業融合發展。(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衛生計生委、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3.發展農村養老服務。加強以農村五保供養機構為重點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支持將有條件的鄉鎮五保供養機構擴建提升成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加強行政村、較大自然村農村幸福院等互助性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市100%以上的鄉鎮和9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帶有老齡服務功能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站點。(責任單位:市民政局、市老齡辦、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六)加快發展健康運動產業。到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達到常住人口的28%以上,全市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60億元,基本形成健身休閒、競賽表演、場館服務、中介培訓、體育用品製造與銷售等各類體育健康運動產業協同發展的市場和產業體系,
1.加快山地健康運動基地建設。綜合開發利用我市獨特的海拔、氣候、山地、水體資源,在山地戶外特徵明顯和水體資源豐富區域,加快建設遵義市奧體中心、匯川區婁山關海龍屯登山健身步道、赤水河流域腳踏車賽道、餘慶縣松煙茶山騎游公園等一批以體育休閒健身運動為核心,具有休閒、旅遊、娛樂等特色的山地戶外運動基地,打造3-5個富有特色的山地戶外體育旅遊休閒示範項目;積極申報“國家體育健康運動產業基地”、“國家體育健康運動產業示範基地”、省級體育健康運動產業示範基地。(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發委、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國土資源局、市林業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加快健康運動水上基地建設。打造綏陽縣鄭場鎮萬里水庫水上項目訓練基地、綏陽縣清溪湖體育運動健身基地、務川丹砂湖水上運動健身體驗區、務川洪渡河漂流基地、遵義縣上水水庫旅遊區等,大力推動水上運動基地項目建設。依託各地豐富的水上資源和不同水域特點,開展賽艇航道、垂釣、皮划艇、漂流系列以及民族民間文化特色鮮明的龍舟系列賽、獨竹漂等水上運動,把我市建設成全省重要的水上運動基地。(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發委、市水務局、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3.承辦健康運動國際國內賽事。在亞高原康體養生特色發展集聚區和其它山地特徵明顯的區域,集中力量打造各類精品賽事。依託匯川區婁山關海龍屯、湄潭茶海、綏陽雙河溶洞等山地戶外運動基地、赤水河谷腳踏車賽道、赤水戶外山地運動訓練健身基地,重點打造婁山關﹒海龍屯國際山地戶外運動挑戰賽、赤水河流域100英里腳踏車賽、中國﹒習水北緯28.3°最美森林﹒全國山地穿越挑戰賽暨戶外嘉年華活動、遵義·中國茶海山地腳踏車賽以及職業拳擊賽、籃球聯賽、萬人馬拉松等一批有吸引力的國際性、區域性健康運動品牌賽事。(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發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4.發展健康運動社會組織。大力培育多層次、多形式健康運動社會組織和中介組織,引導健康運動用品、服務、場地等行業協會發展,鼓勵健康運動俱樂部跨區域連鎖經營,打造健康運動體育貿易展示平台。加強對各類健康運動體育社會組織的引導、扶持和管理,制定完善健康運動體育社會組織規章,促進規範有序發展。逐步建立以健康運動體育總會為龍頭,單項協會為紐帶,健身組織為根基的健康運動體育組織體系。加快培育發展健身、游泳、武術、棋牌、漂流、徒步、攀岩、腳踏車、山地戶外運動、汽車露營、驢友健身等各類體育健康運動俱樂部(或協會)社會組織,加強體育技術培訓、諮詢等健康運動服務市場培育。完成市民體質監測中心項目建設並投入使用,將監測結果與健康運動相結合,達到無病防病的效果,推動醫保卡服務與健身卡融合發展,鼓勵人民民眾將醫保卡餘額用於健身運動。(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發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教育局、市直工委、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5.完善健康運動基礎設施。將全民健身健康運動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合理布局健康運動體育設施,穩步推進城鄉三級公共健康運動體育設施建設。各縣(市、區)所在縣城要至少建成一個體育場、體育館和游泳館,建設一批城市全民健身中心,建設一批具有民族、民俗、民間特色,貼近民眾生活的濕地公園、登山健身步道等戶外公共健康運動體育設施。鼓勵有關單位對舊廠房、倉庫進行改造,盤活存量資源,建設健康運動體育設施。推進實施覆蓋城鄉的體育健身工程,新建城市社區的體育設施覆蓋率達到100%,實現鄉鎮、行政村公共體育設施100%全覆蓋。力爭到2020年全市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口、人均體育場地面積、人均體育健康運動消費支出三項指標在西部同類城市領先。(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財政局、市發展改革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6.創新健康運動產業合作機制。加強與西南、中南、“長三角”、“珠三角”等交流合作,建立區域健康運動體育產業聯盟合作機制,共同推動區域健康運動體育產業聯動發展。通過聯合舉辦會展、賽事活動等形式,共同推介區域內健康運動產品,培育跨區域的健康運動旅遊精品路線和戶外休閒運動品牌。積極推動我市與其他省市和地區健康運動體育企業、賽事交流。引進一批有影響力的國際健康運動體育組織、集團公司的教育培訓機構、銷售中心等落戶我市,聯合建立項目合作推廣示範基地。(責任單位:市體育局、市旅發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保障措施

(一)組織保障。調整充實遵義市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市長任組長、常務副市長任常務副組長、各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市大健康產業發展,下設辦公室在市發展改革委。同時,建立6個專項小組:市工業能源委牽頭負責健康醫藥產業發展、市衛計委牽頭負責健康醫療產業發展、市農委牽頭負責健康藥食材產業發展、市民政局牽頭負責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市旅發委牽頭負責健康養生產業發展、市體育局牽頭負責健康運動產業發展。各專項小組牽頭部門對牽頭負責的專項產業發展目標和任務,要制定推進工作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確保有序推進。原則上各專項小組牽頭部門每季度開展一次督促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半年開展一次督促檢查。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新蒲新區和南部新區管委會為實施責任主體,要紮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加大服務力度,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投產。
(二)人才保障。
1.大力培養引進藥品科研人才。把大健康產業類人才納入全市人才工作規劃,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引進計畫”,建立柔性引人用人機制,加快引進一批大健康產業發展領軍型高端人才到我市發展創業。依託遵義醫學院建設藥品研發人才培養基地,抓緊培養一批本地專家型、學者型、領軍型人才。加快建立大健康人才培訓培養基地,每年選派一批大健康產業人才進行在崗培訓和繼續教育,造就一批掌握前沿理論知識和現代化技能的高端人才。
2.大力培養實用型人才。引導和支持遵義師範學院、遵義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遵義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和職業院校開設大健康產業類相關學科專業,推動設立大健康學院,大力培養護士、營養師、按摩師、理療師、養老護理員、健康數據分析師、健康養生住宅設計師和行銷人員等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和培養能熟練操作藥品生產機械的熟練工、技術工、中藥材種植養殖方面的技術能手等實用型人才,為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三)研發保障。
1.提升產學研一體化水平。充分利用遵義醫學院、遵義醫專、遵義師範學院、遵義農科院的科技研發資源,著力引進和培育打造大健康產業科研平台,通過平台把國際國內一流的技術源源不斷輸入我市的大健康產業行業、企業內部,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科技支撐。積極打造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開展產學研一體合作,以聯合、單獨、協同等方式積極申請國家、省的研究基金,爭取在項目、資金、人才上獲得更多傾斜與支持。加大對遵義醫學院貴州省細胞工程重點實驗室、貴州省組織修復與再生協同創新中心、遵義市中藥民族藥新藥研究實驗室等研究機構扶持力度,全力支持技術創新和集中力量攻關。重點組建醫藥研發共享平台,建設人體幹細胞、中藥、民族藥、藥用動植物等資源庫,提升新藥、自用藥研發水平。
2.提升企業研發水平。鼓勵企業加大研發力度,投資開展新品研究,支持申建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等,推動企業研發成果轉化,形成大健康產業領域獨有的新技術。鼓勵開展合作研發,推動相關企業在藥物設計、新藥篩選、安全評價、臨床試驗及工藝研究方面實現共同研發、資源共享。
(四)資金保障。
1.加大財政扶持。設立遵義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加大現有資金的整合力度,各類專項資金的細化安排要按照工作責任把大健康產業列為支持重點,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性資金支出方向,支持大健康產業園區以及企業基礎設施、種植基地、重大項目建設和技術研發、產品開發;向社會公布大健康產業企業和機構稅收及非稅收目錄清單、優惠清單,依法享受財政稅收優惠政策。
2.建立大健康產業發展基金。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採取眾籌的方式成立大健康產業發展基金,與天使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產業投資基金等共同構建多層次投資體系,利用好省級文化產業發展、科技風險投資、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商務發展等基金,重點支持成長性好的大健康企業發展壯大。
3.創新融資方式。強化政銀企合作,引導各金融機構加大對大健康產業貸款的投入,積極為大健康企業打造具有創新性、針對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採取事中或事後補貼、先建後補、以獎代補、風險補償等方式,支持和鼓勵社會資本投資大健康產業。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大健康產業企業到主機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和貴州股權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等多層次資本市場融資和發行債券。有效利用境外直接投資、國際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國際商業貸款發展大健康產業。
(五)平台保障。
1.建好大健康園區平台。完善園區功能配套,聚集發展要素,加快建設一批省級、市級大健康產業基地(園區),每年篩選部分基礎好、市場前景好基地(園區)予以重點扶持打造推進,積極申報創建國家和省試點示範。進一步理順園區管理和運行機制,積極探索園區管理市場化、公司化運作模式,保證園區發展經費封閉運行。藉助園區發展平台精準招商,著力引一批國內知名優強企業,促進項目儘快落地。(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能源委、市科技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衛生計生委、各縣〈市、區〉政府、新蒲新區管委會、南部新區管委會)
2.建好大健康雲網路平台。依託雲上貴州系統平台規劃建設好我市大健康產業雲,加快推進解放軍空軍總醫院聯合體醫院、遵義醫學院、遵義第一人民醫藥等醫療平台建設,著力與全省一道構建“智慧醫療”等服務體系。建立一批“網際網路+”健康養老產業示範基地,推行和搭建“C2C”護工平台、“020”診後上門陪護平台等社區養老服務平台,加快發展智慧健康養老服務業。借力39健康網,打造發展支撐平台,提升全市大健康產業知名度和影響力。
3.建好電子商務平台。加快整合大健康、新醫藥等優勢行業商務平台資源,加大對“阿里巴巴·遵義產業帶”和“特色中國·遵義館”等已有電子商務平台的扶持力度,抓好湄潭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餘慶縣全國供銷電子商務示範縣建設。依託食藥兩用產品規劃建設一批電子商務平台,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和專業市場開展網上現貨交易。
4.建好行業交流平台。加快組建大健康行業協會,鼓勵以協會為平台成立行業投資基金、行業擔保公司等,鼓勵協會企業採取眾籌等方式投資新項目,實現行業自律和抱團發展。
5.建好會議推動平台。積極申辦國家級、省級涉及大健康產業發展大會、發展峰會、博覽會、交易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市大健康產業發展大會。由政府或行業協會主導,組團參加國內外各類重要的大健康產業交易會,打造遵義大健康產業整體形象。
(六)環境保障。
1.放寬市場準入。按照非禁即準原則,全面清理和修改不利於大健康產業發展的政策規定,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建立公開、透明、平等、規範的行業準入制度,向國內外各類社會資本全面開放。加快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醫療保險定點、重點專科建設、職稱評定、學術地位、登記評審、技術準入、運行監管等方面與公立醫療機構的同等待遇政策。
2.推進審批便利化。全面精簡工商登記前置審批項目,嚴格執行先照後證工商登記制度,加快推進全市工商登記制度便利化,對連鎖經營的健康產品經營企業和服務機構實行企業總部統一辦理工商註冊登記手續。改進對健康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和服務機構的資質審批管理方式,認真清理資質審批項目,進一步規範住建、交通、公安、環保、質檢、消防等方面的審批手續,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簡化對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兒童醫院、護理院等緊缺型醫療機構的立項、開辦、執業資格、醫保定點等審批手續。積極幫助企業申請新藥品、保健食品批准文號,盤活已取得的批准文號,鼓勵支持企業併購外地藥企和收購外地批准文號,幫助解決各種政策性問題。
3.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強化對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情況的宣傳報導,充分利用電視台、報紙等傳統媒體和網站、微信、微博等新興媒體,深入宣傳健康生活理念,報導行業發展推進情況和工作先進典型,積極倡導人民民眾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通過宣傳不斷擴大影響,提高認知度,提升知名度,營造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
2016年3月1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