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興三首·其三

遣興三首·其三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鞏縣(今河南鞏義)人。杜甫曾祖父(杜審言父親)起由襄陽(今屬湖北)遷居鞏縣(今河南鞏義)。盛唐時期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他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世尊稱為“詩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遣興三首·其三
  • 創作年代:唐
  • 作者:杜甫
  • 來源:《遣興三首·其三》
作品簡介,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簡介

《遣興三首·其三》的作者是杜甫,被選入《全唐詩》的第218卷第2首。

作品原文


豐年孰雲遲,甘澤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顏色同日老。
勸汝衡門士,忽悲尚枯槁。
時來展材力,先後無醜好。
但訝鹿皮翁,忘機對芳草。

作品注釋

①孰:全詩校:“一作既,一作亦。”
②甘澤:即好雨,喜雨。
③同日老:指節令已到,全都成熟。
④衡門:橫木為門,貧者居處。
⑤枯槁:困苦,貧窮。陶淵明《飲酒》之十一:“一生亦枯槁。”
⑥材力:才能。
⑦鹿皮翁:即鹿皮公。傳說為淄川人,少為府小吏。岑山上有神泉,乃作室其旁,食芝飲泉七十餘年。淄水暴漲,呼族人登山,活者六十餘人。水退,遣族人下山,自著鹿皮衣,復上閣。後百餘年,人又見其賣藥於市。事見《列仙傳》卷下。
⑧忘機:指自甘恬淡與世無爭。芝:原作“芳”,全詩校:“一作芝。”

作者簡介

他的詩也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