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遙遠的道路
- 外文名:Yaoyuandedaolu
- 原著:阿爾布佐夫
- 翻譯:石慰慈
- 演出形式:話劇
作者簡介,原著,翻譯,出品單位,主辦單位,承辦單位,演出地點,主要人物,內容簡介,背景意義,
作者簡介
原著
阿爾布佐夫,蘇聯劇作家。1908年5月26日生於莫斯科,卒於1986年4月20日。曾在莫斯科等地劇院擔任演員、 導演工作。 處女作為喜劇《六個可愛的人》,成名作為反映女青年成長曆程的《塔尼婭》。此後發表的青年題材劇作還有《朝霞中的城市》、《漂泊的歲月》、《伊爾庫茨克的故事》、《我可憐的馬拉特》等。《伊爾庫茨克的故事》不僅人物性格鮮明,表現形式也很新穎,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蘇聯劇壇最為引人注目的劇目。70年代後阿爾布佐夫的劇作更注重人物心理的開掘,其中有描寫老年人感情生活的《老式喜劇》、呼籲青年嚴肅對待生活的《殘酷的遊戲》以及追求人生精神和諧的《女強人》等。
翻譯
出品單位
主辦單位
承辦單位
嘉和億華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演出地點
主要人物
內容簡介
在前蘇聯社會主義建設背景下,一大批年輕而充滿熱情的共青團員們,投身到當時舉世聞名的莫斯科捷運建設中的故事,是一個展現了眾多可歌可泣,感人至深故事的紅色經典劇目。話劇以小見大地成功描述了火紅年代的火紅故事,表現了一群積極向上的熱血青年的激情故事。劇中雖然只有6個人物,但是真實深刻的故事情節、個性迥異的人物塑造、生動感人的戲劇衝突加上演員嫻熟的演技,讓人仿佛親身體驗了一回當時情境下捷運建築隊的生活,兩個小時左右的演出,博得了在場觀眾一陣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背景意義
為了緊扣時代脈搏、弘揚民族精神,此次重演的話劇在保留原著精髓的同時作了部分刪選,台詞幽默、浪漫,並加入不少現代網路流行語,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據悉,為了達到一個最佳的舞台視覺效果,場景布置所用的材料都是從北京運到南昌的。
恰逢中俄建交六十周年,石慰慈提議將它重新搬上舞台,不幸的是其在籌划過程中身體抱恙,經查是癌症晚期。“我爸生病時說,他有一個請求,那就是讓該劇重新演出”,石松說到這裡放慢了語速,父親也希望通過參與該劇創作,與病魔做鬥爭。研討會播放了石慰慈的相關影像資料,其中一段就是石慰慈老人在病床上,拉著兒女的手,再次叮囑一定要排好這齣話劇。此情此景,讓石慰慈的女兒、江西籍演員石蘭當場淚流滿面。石老師沉甸甸的期待為該劇的成功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