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述
2002年,該鄉糧食總產3480萬斤,國內生產總值2900萬元,財政收入117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元,牧業年度牲畜存欄29500頭(只),其中,奶牛存欄4010頭。該鄉交通十分便利,111國道和原301國道貫穿境內。
民族人口
達斡爾民族鄉是以
達斡爾族為主體,漢族為多數的民族雜居鄉,由達、蒙、漢、鄂倫春、滿、鄂溫克、朝鮮、吉爾吉斯等8個民族構成的少數民族鄉。2002年,全鄉總人口11633人,其中達斡爾族1500人,少數民族總人口2881人。
產業發展
達斡爾民族鄉以“科學發展、富民強鄉”為主題,以加快轉變農民致富方式為主線,打造綠色產業、民族特色兩個品牌,培育“五彩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民生,將達斡爾民族鄉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民族特色小鎮。
1、綠色經濟:依託鴻威小雜糧加工企業和蒙之花泡菜加工企業,帶動綠色食品原料基地的發展。鴻威小雜糧加工企業正在擴建廠房2000平方米,購買120萬元的加工設備,年生產加工能力達1萬噸,玉米種植面積2萬畝。蒙之花滿都紅合作社今年擴建了1000平方米的泡菜生產加工車間,種植面積將進一步擴大,由季節性加工變常年加工。推廣高產玉米地膜覆蓋技術。推廣實施面積2000畝,其中實施玉米膜下滴灌600畝。培育科技示範帶頭人、鄉土科技人才、玉米種植合作社、組織科技特派員深入各村開展送科技入村工作。“平歐大榛子”種苗繁育在九村試種300畝,現已安全越冬,今年將進入結果期。如果試種成功,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巨大,對扎蘭屯來講也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沙果種植基地重點在海力堤村、白音村和巴圖村發展沙果基地,今年新增沙果栽植1500畝,三年內全鄉達到1萬畝,擴大農民增收致富渠道。
2、黑色經濟:加大對忠奇合作社和昌虎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並培育黑木耳菌種繁育基地3處(鄉直一處、巴圖村、滿都村各一處),種植黑木耳30萬袋,為今後發展提供良好的效益對比。
3、白色經濟:巴圖村已投入280萬元,建設占地6萬平方米,圈舍2730平方米,青貯窖5000立方米的托牛所一處,養殖規模已達到300頭。計畫在白音村再新建一處奶牛養殖場,養殖規模達到1000頭。改變傳統散養奶牛飼養方式,向集中化、標準化、規模化過渡。
4、紅色經濟:培育壯大肉羊養殖基地。利用海力堤村革命老區項目資金100萬元,扶持50戶少數民族貧困戶飼養肉羊。擴大睿嘉養殖合作社、五星肉羊基地飼養規模,全鄉實現肉羊存欄8萬隻。扶持百口以上生豬養殖戶100戶,重點扶持巴圖、九村、尖峰、鑫雨露養豬場,實現規模集中養殖5000口。
5、紫色經濟:利用中心村7座日光溫室大棚,發展葡萄種植業。栽植葡萄5000株,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再過一個月葡萄就將上市,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自然地理
達斡爾民族鄉處在
大興安嶺隆起和
松嫩平原下沉的結合地帶,屬中低山區和丘陵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升高,海拔240-1696米。地理地貌為中低山區,丘陵漫崗,河川谷地三大類型。境內有音河貫穿全鄉南北,還有眾多的山泉溪流。
扎蘭屯市達斡爾民族鄉屬溫帶大陸半濕潤氣候區,冬季嚴寒少雪,夏季濕潤涼爽。
達斡爾民族鄉土地肥沃,森林茂盛,草場豐美,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有林面積占總面積的60%,天然草場占總面積的28%,俗稱“六林三草一分田”。樹木主要有樺樹、
柞樹、
楊樹、柳樹、山丁樹。可利用草場面積80萬畝,草質肥美,水源充沛,小溪、山泉星羅棋布。
在山川、河水流域間棲息著多種野生動物,主要有馬鹿、飛龍、狍子、野豬、水獺、野雞等,野生植物更為豐富,盛產猴頭、黑木耳、榛子、蘑菇、蕨菜、黃花等名貴山珍,天然中草藥有
黃芪、
桔梗、防風、蒼朮、柴胡、赤芍等幾十種。野生動物有狼、猞猁、狐狸、狍子、野豬、獾子、野雞、飛龍等。還盛產榛子、橡子、山杏、黑木耳、蕨菜、蘑菇等土特山珍。
旅遊資源
達斡爾民族鄉境內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具有極大的開發潛力。由於位於扎蘭屯的腹地,而且森林覆蓋率大,是扎蘭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冬季具有典型的北國風光。截止2004年,達斡爾民族鄉已開發了“達斡爾民俗村”和“鄉村俱樂部”,利用獨具達斡爾民族特色的建築和獨特的風土人情,吸引招來了美國、日本以及京津等地的大批遊客。達斡爾民族鄉牧草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畜牧業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在政府調整產業結構、落實農村各項經濟政策之後,達斡爾民族鄉的畜牧業,尤其是奶牛飼養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達斡爾民族鄉境內有矽石礦這一礦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