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達拉斯蜥蜴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發現,形態特徵,分類,發展,起源,
發現
達拉斯蜥蜴目前已發現兩個部分骨骼,發現於德州達拉斯縣的Arcadia Park頁岩層,年代為土侖階中下層。正模標本(編號TMM 43209-1)包含一個不完整、關節脫落的頭骨,以及大部分的身體部分。第二個標本(編號DMNH 8121-8125、8143-8149、8161-8180)則缺少頭部,僅有關節脫落的身體部分。這兩個化石是在住宅的工地發現,兩個化石相距100米,業餘化石挖掘者Van Turner發現這些標本。
形態特徵
達拉斯蜥蜴的上顎骨後段牙齒大幅彎曲、齒冠稍微加大、牙齒只有後側有隆線。神經弓高、外側向扁平。髁突表面不規則。至少一節頸椎的關節腹緣有短而寬的孔、椎下突的前腹緣短、形狀不規則。軟骨鈣化形成的骨骺覆蓋者臼後突。科學家指出達拉斯蜥蜴的體型小,尾巴已具有適合游泳的特徵,四肢則類似蜥蜴,肱骨、橈骨、尺骨仍相當長,而後期滄龍類的肢體大幅縮短。與後期滄龍類相比,達拉斯蜥蜴仍保有許多祖征。達拉斯蜥蜴可能是半水生動物,仍可以在陸地上移動,而後期滄龍類已演化成完全的水生動物。
分類
在2005年,Bell與Polcyn提出一個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將達拉斯蜥蜴歸類於滄龍科的滄龍亞科。雖然達拉斯蜥蜴具有許多祖征,腳掌較為原始、類似蜥蜴,體型小,但崖蜥科本身是個並系群,所以達拉斯蜥蜴不屬於崖蜥科。在滄龍亞科中,達拉斯蜥蜴是其他衍化物種(例如硬椎龍、傾齒龍、滄龍)的姐妹分類單元。
發展
十六年前,當業餘化石採集者凡特納在一個工地發現這些小小的脊椎骨節的時候,他就知道,這種生物在化石記錄史上將會是與眾不同的。科學家終於知道這些化石的重大意義:這是在蜥蜴進化進程中一條已經湮沒了的線索的源頭:一個本來生活在陸地上的物種最後完全轉移到了水中。特納當時就把這些化石送到了達拉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生物學家那裡,但是在多年以後,科學家才把這種動物命名為“特納利”
達拉斯蜥蜴是一種生活在9千2百萬年前的,3英尺長的蜥蜴,它們主要生活在現在的德克薩斯州附近的淺海和海岸。它是一類叫做“滄龍”。 (mosasaur)的史前生物的進化鏈中本來丟失的一段。這種動物開始生活在陸地上,後來轉入海里,在恐龍統治陸地的同時,它統治了海洋。
達拉斯蜥蜴保留了四肢,也就是適合在陸地上行走的“手”和“腳”。新的研究報告說,這些“肢體”,後來進化成了鰭狀肢。達拉斯自然歷史博物館地球科學館的館長菲利洛說:“它非常接近滄龍家族的起源。這是目前在北美發現的最完整的保留有四肢的滄龍家族的生物。”
滄龍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代,並和恐龍一同滅絕。晚期的滄龍在長度上增加到了45英尺。在達拉斯蜥蜴被發現之前,人們只知道五種保留了能夠適應陸地生存的四肢的滄龍族動物,它們全部是在中東和亞得里亞海東部被發現的。 蜥蜴有將近1億5千萬年生活在陸地上的歷史,而在晚期白堊紀,也就是恐龍時代的最後階段,它們中的一部分轉移到了海里生活,並且上升到了食物鏈的最高位置。古生物學家波辛介紹說,“它們是以像達拉斯蜥蜴這樣的小型動物開始的,然後逐漸統治了新的海洋環境,最後成為了它們所在生態系統處於最高位置的掠奪者,海洋中的霸王龍。”儘管有少數的原始滄龍保留了能夠在陸地上行走的四肢,它們被認為是和後來有鰭狀肢的物種屬於不同家系的早期祖先。達拉斯蜥蜴表現出了和晚期家系之間的清晰的聯繫,使得研究者第一次能夠清楚地證明從四肢進化出鰭狀肢的蜥蜴和早期滄龍是屬於不同的家系的。
起源
在距今6500多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恐龍在陸地上稱霸,而海中的主宰則是滄龍。根據化石推測,最大的滄龍體長可達15米~17米,而且性情兇猛。海龜、蛇頸龍甚至鯊魚都是它們的食物,堪稱“海中霸王龍”。 科學家已經知道滄龍與陸地上的巨蜥有密切關係,並推測滄龍可能是陸生的蜥蜴祖先適應水中生活後進化而來的。一些早期的滄龍四肢沒有完全進化成鰭,還殘留著類似蜥蜴爪的形狀。但它們的陸地祖先究竟是啥樣一直沒有定論。
古生物學家的最新發現可能有助於解開這個謎團。美國南方衛理公會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在9200萬年前生活於沿海和淺海地區的爬行動物,最可能是滄龍的祖先。這種爬行動物的化石是16年前一名業餘化石收藏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附近發現的,最近被命名為達拉斯龍。
研究人員用計算機成像方法,根據幾塊化石繪製出了達拉斯龍的復原圖。圖像顯示,達拉斯龍體長只有一米左右,但體形已是滄龍的梭形,適合在海水中游泳。它的四肢卻還保留著完整的爪子,鼻孔也像普通蜥蜴那樣長在頭部前方,是一隻會游泳也能爬行的“兩棲”蜥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