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學

道醫學

《道醫學》是2009年團結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熊春錦。

基本介紹

  • 書名:道醫學
  • 作者熊春錦
  • ISBN:9787802145498
  • 頁數:370 頁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基本信息

作者:熊春錦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頁碼:370 頁
出版日期:2009年
ISBN:9787802145498
裝幀:平裝
開本:16
定價:41.00

內容簡介

道醫學,源自於道家的修身學說,最初誕生於伏羲黃老學說中所提及的守一法之中,在2500年前已經形成一個非常完整的傳統醫學系統,其代表作以現存的《黃帝內經》最具有代表性。
熊春錦先生總結歷代高真聖賢的道醫學、中醫學理論及經驗,結合自身道醫臨床實踐寫成此書。書中介紹了道家的“一元四素方法論”和“三元(源)化生萬物學說”,介紹了道醫學的三元生理學、道醫病因學等,詳細闡述了人類的性體系統一本體性體系統、培生性體系統、永生性體系統、靈光內蘊性體系統。
在這之前,無論是傳統中醫學界,還是在道學界,都沒有顯傳的文獻資料對這些系統介紹透露得這么詳細。有關經脈系統的十二經絡、八脈道、四線三竅等許多內容都是罕見前人的詳細論述。
道醫病因學中的玄源全息體元致病外因和隱態地氣水氣場性外因,是發病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當今中醫學界罕見這方面的論述。書中還對中醫學的一些難題,例如命門問題、八脈交會穴問題進行了部分闡釋。
《道醫學》非常適合中西醫醫生、中西醫院校教師和學生閱讀,非常適合人們養生健身、防治疾病參考,非常適合有志於修身實踐進入生命科學研究領域者參考。

作者簡介

熊春錦,字厚金,號空淨,生於1948年,祖籍湖北麻城。當代國學名家,中華道德根文化研究實踐者,現任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董事長、榆林市老子研究學會名譽會長、歐洲中國康復養生學院院長、柏林老子道學中心第一主席、新加坡南洋文化發展公司董事長、新加坡人類道德促進會永久名譽主席、世界華人藝術家聯合會理事。主要作品有:《德道經》(校注)、《國學道德經典導讀》、《中華國學道德根》、《道德復興論修身》、《道德教育貴修身》、《老子人法地思想揭秘》、《道醫學》,主編中華德慧智教育袖珍經典讀本和大字拼音本系列叢書(《德道經》、《周易》、《大學·中庸·論語》、《七小經合璧》、《黃帝內經》)等。熊先生出生於一個道學世家,自幼秉承祖上傳統道學,繼承老子道德根文化系統的哲學思想和聖人之治方法論,並予以發揚光大,同時在醫、卜、星、相、山等傳統五技方面也都具有較深的造詣。熊先生曾在武漢市礄口區第一人民醫院歷任主任醫師、副院長、院長,《湖北中醫》雜誌社編委等職。熊先生從醫半世,西醫中醫並舉,曾被選為武漢市區人大代表,市級勞模,並獲得醫學科技發明獎。2001年8月,應歐洲中醫中藥研究會邀請,前往柏林參加中醫藥學術交流,並參加了柏林“亞太文化周·中國主賓國”活動,被聘為德國《歐洲中醫藥》雜誌特約撰稿人,並在洪堡大學附屬醫院、柏林市政府辦公廳、柏林中國文化中心等做過多場學術報告。熊先生憑藉自身對傳統道學、道醫學的全面繼承和辦學、講學的經驗,結合現代醫學、教育學以及其它社會學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對傳統國學中培賢育聖的一元四素教育理念,進行發掘、詮釋和解析,以“萬經之王”的老子《德道經》為核心,以一元四素為理論框架,以“德慧智”為靈魂,建立了與中華傳統教育方式一脈相承的中華德慧智教育理論實踐體系,同時在中國、東南亞、歐洲等地進行推廣實踐。熊先生道德根文化的復興,奔走吶喊,不遺餘力,在柏林國際《道德經》學術研討會、鹿邑老子國際文化節、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成都道教文化國際論壇、甘肅老子文化國際論壇、西安香港國際《道德經》論壇,湖北省圖書館精英論壇、香港第四屆國際道教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交流活動中發表演講,在蘭州大學延安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大連醫科大學等陝西、甘肅、大連、青海、寧夏、浙江、北京等高校和中學國小等,進行了巡迴講學,開展道德根文化的宣傳普及工作。

編輯推薦

《道醫學》紮根於中華道德根文化,契合於東方哲學,第一次系統地闡述理科學和理形科學,是突破現代中醫學發展瓶頸的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是現代中醫學缺失已久的理論母體,是促使中醫學反思和革新的偉大動力。《道醫學》的面世將對培養新一代中醫後人,快速提升醫者水平,加速現代中醫的革新性復興、回歸式自強有著不可估量的貢獻。
道德主宰著人身無形的精神系統和有形的生命系統,《道醫學》的偉大作用在於其為人類的心身健康提供了道德這一普世的精神食糧,為人生的性命再造指出了最科學有效、簡便易行的實踐路徑,由於《道醫學》系統性地還原了中華道醫的原貌,延續了古代修身、修真實踐先驅的寶貴理論,它以巨大的視野從中西文化、哲學、科學等多個領域的對比中反證中華道德根文化的大智慧,它以通透的明白從三元(源)學和藏象學破解性命系統,它以前無古人的氣魄披露了道醫病因及診治方式……使《道醫學》成為可信、可學、可驗、可行的醫學寶典,憑藉它的非凡力量,如果人人有幸得以拜讀、認真實踐、淳德歸道,必將造就真正有道德內涵和精神能量的一代代炎黃子孫,再現“神州”風采。
把握“非常道”的世界,進入“虛無生萬有”的虛態空間,慧觀人體生命真相中有質無形的人體三寶,全面觀察疾病的本因、內因、外因,將慧觀與智觀和諧統一地整體把握,並且靈活加以運用。
道醫學講究一種能量,一種心理修為,一種智慧,遵循自然大道的一種自然療法。

目錄

編者前言 揭開人體的終極奧秘
第一篇 道醫學緒論
第一章 道醫學引言
第一節 歷史淵源
第二節 “理炁科學”和“理形科學”——慧與智
第三節 庶人、賢人、聖人、至人、真人
第四節 道德是醫學的靈魂
第二章 道醫學入門
第三章 一元四素全息論
第四章 三元(源)論的概念
第二篇 道醫生理學
第一章 道醫生理學概論
第二章 質元生理學
第一節 質元概述
第二節 氣和氖
一、炁的基本概念
二、人體焦的生成
三、氣的生理功能
四、氣的運動和運動形式
五、氣的分布與分類
第三章 物元生理學
第一節 經脈系統概述
一、血氣、脈、經脈
二、經脈的定名
三、經脈系統的傳輸作用
四、經脈系統層次的分類
第二節 經絡系統
一、經絡系統概述
二、經絡的整體性和功能
第三節 脈道系統
一、脈道系統概況
二、八脈系統的生理功能
第四節 丹竅系統
一、網脈線
二、之脈線(雙螺旋脈線)
三、內丹脈線
四、外丹脈線
五、天脈竅
六、理脈竅
七、混沌竅
八、丹竅系統綜述
第五節 道醫藏象學
一、道醫藏象學概述
二、五臓概要
(一)腎臓
(二)肝臓
(三)心臓
(四)脾JI葳
(五)肺臓_
三、六腑概要
(一)膽
(二)胃
(三)小腸
(四)大腸
(五)膀胱
(六)三焦_
(一)腦
(二)女子胞
五、臓腑之問的關係
(一)臓葳與臓之間的關係
(二)六腑之間的關係
(三)五戚與六腑之間的關係
第四章 體元生理學
第一節 體元(性體)的客觀存在性
第二節 生命體元的分類
一、人體基礎體元系統
二、人體培生類體元
三、靈光內蘊的性體
第三節 論體元的陰陽
第三篇 道醫病因機理探討
第一章 道醫病因總論
第二章 疾病的內因機理
第一節 玄源致病內因
一、顯性玄源致病內因
(一)七情內傷
(二)內生五邪
二、隱性玄源致病內因
(一)元性致病內因
(二)三魂致病內因
(三)七魄致病內因
(四)寄生體元致病內因
第二節 質元(源)致病內因
一、隱性質元致病內因
(一)氣的失常
(二)體質與正氣的關係
(三)心智素質與正氣的關係
二、顯性質源致病內因
(一)血的失常
(二)津液失常
三、隱顯質元(源)內因的相互病理
(一)氣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調
(二)津液與氣血的功能失調
第三節 物元(源)性致病內因
一、顯性物源致病內因
(一)五鹼功能失調
(二)六腑的功能失調
(三)奇恆之府的功能失調
二、隱性物元致病內因
(一)經絡的氣血偏盛偏衰
(二)經絡的氣血逆亂
(三)經絡的氣血運行不暢
(四)經絡的氣血衰竭
第三章 常見疾病的外因
第一節 物源性致病外因
一、顯性物源致病外因
(一)地域環境
(二)生活工作居住環境
(三)自然氣候因素
(四)意外創傷
(五)飲食不節
(六)勞逸損傷
二、隱性物源致病外因
(一)微觀生物性外因
(二)飲食不潔
(三)地氣水氣場性外因
第二節 質源性致病外因
(一)六淫性質
(二)六淫共同致病特點
(三)六邪各自性質及致病特點
第三節 玄源性致病外因
一、致病信息體元分類
二、正確認識信息體元致病
第四篇 道醫診斷學
第一章 道醫診斷學概論
一、道醫診斷學概述
二、道醫診斷技術層次分類
三、道醫診斷基本要求
第二章 望診診斷
第一節 氣色的分類鑑別
一、望氣色技術的培養方法
二、細緻掌握分辨氣色
三、病理氣色的概略分析
第二節 面部氣色望診
第三節 眼部望診
第三章 指劍掌眼診斷
一、基本要求
二、套用範圍
三、具體操作
四、與切脈結合
第四章 體元丟失診斷
一、診斷方法介紹
二、病案舉例
主要參考引用文獻書目
編後記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