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築材料(第2版)(2018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道路建築材料(第2版)(2018年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道路建築材料(第2版)》是2018年1月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捷,本書主要講了關於石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集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要求等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路建築材料(第2版)
  • 作者:袁捷
  • 類別:道路與橋樑類
  •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月1日
  • 頁數:303 頁
  • 定價:48.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4360429
  • 叢書名:高等職業院校“十三五”規劃教材——道路與橋樑類
圖書簡介,再版前言,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圖書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道路建築材料方面的相關知識。共包括八章內容,闡述和講解了目前道路建築中常用的材料,主要包括:砂石材料、石灰和水泥、穩定士材料、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瀝青材料、瀝青混合料、建築用鋼材、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等。分析了各材料的特點和使用範圍,以及在使用各材料時應注意的有關事項。為學生更好地學習,章後附有相關的複習思考題。本書為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規劃教材,適合高職高專道路、橋樑、交通管理等專業使用, 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再版前言

2006年夏,四川、青海、甘肅、湖南、山西、山東六省的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公路與橋樑專業的教師在成都共同商討,編寫一套適合高職高專公路與橋樑專業教學的教材。教材編寫貫徹“刪繁就簡、知識整合、突出技能、夠用為度”的原則,《道路建築材料》就是該套教材其中的一本。
本教材第1版於2007年8月出版,經過全國許多交通職業院校近10年時間的教學實踐檢驗,本教材得到了相關院校師生的肯定和好評。
在全國交通土建高職高專規劃教材編審委員會的統一協調下,根據“十三五”國家級土建教材的編寫要求,在充分吸取各院校和工程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對本教材進行了重新編寫。
在編寫中堅持貫徹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辦學的新理念。“知行合一、項目貫通、三合三段”,校企共同研究交通土建行業的發展和不同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從高職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工作任務與職業能力中的材料試驗檢測能力出發,以學生職業能力和基本知識的培養為主線,以國家標準、行業規範和規程為依據,以職業崗位工作任務為切入點進行編寫。
本教材的主要特點有:
1. 從企業需求出發,重塑教學目標
本教材是從企業的需要及學生職業發展出發,讓學生通過專業學習,能夠切實找到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或能更好地適應未來企業的用人需要。
2. 從人才培養的目標出發,重整教學內容
根據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企業合作進行職業崗位分析,確定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專業崗位和崗位群,根據行動體系重新構建學習領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培養學生的知識和能力。
“道路建築材料”是道路橋樑工程技術及其相關專業的一門技術基礎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課程。在編寫中,不僅注重基礎知識的闡述,更注重理論聯繫實際,書中列舉了大量與工程實踐緊密結合的例題,每章後面的思考題與習題也大多與工程實際緊密相關,每章後還有相關的試驗,這有助於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為其畢業後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編寫過程中,採用了目前我國頒布的道路建築材料方面的最新標準、規範,對國內外的有關建築材料方面的最新成就也作了一些介紹。本書主要介紹道路建築材料的技術性能和工程套用的系統知識,著重闡述道路建築材料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全書共分八章,分別介紹了砂石材料、石灰和水泥、路基填築材料——土、水泥混凝土和砂漿、瀝青材料、瀝青混合料、鋼材、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本書由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袁捷擔任主編,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黃成福、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李捷擔任副主編。參加各章編寫工作的分別為:緒論、第五章袁捷;第一、六章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姜暉,李良(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湖南事業部);第二、四章黃成福;第三章李捷;第七、八章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邴磊。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一些有關道路建築材料方面的文獻、資料和書籍,在此,謹向這些文獻、資料和書籍的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所限,書中疏漏和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不吝指正。

圖書目錄

緒 論 1
第一章 砂石材料 4
第一節 天然石料 4
第二節 石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 8
第三節 集料的技術性質和技術要求 15
小 結 24
思考題與習題 25
試驗1.1 岩石單軸抗壓強度試驗 27
試驗1.2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篩分試驗 28
試驗1.3 粗集料密度及吸水率試驗(網籃法) 31
試驗1.4 粗集料堆積密度及空隙率試驗 33
試驗1.5 粗集料壓碎值試驗 35
試驗1.6 細集料篩分試驗 36
試驗1.7 細集料表觀密度試驗(容量瓶法) 38
試驗1.8 細集料堆積密度及緊裝密度試驗 39
第二章 石灰和水泥 41
第一節 石 灰 41
第二節 矽酸鹽水泥與普通矽酸鹽水泥 47
第三節 摻混合材料的矽酸鹽水泥 56
第四節 其他品種水泥 62
小 結 64
思考題與習題 65
試驗2.1 石灰有效氧化鈣及氧化鎂的測定 65
試驗2.2 水泥細度試驗(80m篩篩析法) 70
試驗2.3 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與凝結時間試驗 71
試驗2.4 水泥安定性的測定 74
試驗2.5 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 76
第三章 路基填築材料——土 80
第一節 土的三相組成 80
第二節 土的物理性質指標和物理狀態指標 86
第三節 土的動力特性與擊實試驗 96
第四節 穩定土 98
小 結 105
思考題與習題 106
試驗3.1 T 0115—1993顆粒分析試驗(篩分法) 107
試驗3.2 T 0103—1993土的含水率試驗(烘乾法) 109
試驗3.3 T 0104—1993土的含水率試驗(酒精燃燒法) 111
試驗3.4 T 0107—1993土的密度試驗(環刀法) 112
試驗3.5 T 0112—1993土的比重試驗(比重瓶法) 114
試驗3.6 T 0118—2007液限和塑限聯合測定法(界限含水率試驗) 115
試驗3.7 T 0131—2007擊實試驗(土的擊實試驗) 118
試驗3.8 T 0805—2007無機結合料穩定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 123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和砂漿 127
第一節 水泥混凝土的分類 127
第二節 水泥混凝土對組成材料的技術要求 135
第三節 水泥混凝土的技術性質 143
第四節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組成設計 155
第五節 普通水泥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169
第六節 混凝土外加劑 171
第七節 建築砂漿 173
小 結 179
思考題與習題 179
試驗4.1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的拌和與現場取樣方法 181
試驗4.2 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試驗 182
試驗4.3 混凝土拌和物維勃稠度試驗 184
試驗4.4 水泥混凝土毛體積密度試驗 185
試驗4.5 水泥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 186
試驗4.6 水泥混凝土抗折強度試驗 187
試驗4.7 砂漿稠度試驗 189
試驗4.8 砌築砂漿抗壓強度試驗 190
第五章 瀝青材料 192
第一節 瀝青及其分類 192
第二節 石油瀝青 193
第三節 石油瀝青的技術性質 198
第四節 煤瀝青 205
第五節 乳化瀝青 207
第六節 其他瀝青 210
小 結 213
思考題與習題 214
試驗5.1 瀝青針入度試驗 214
試驗5.2 瀝青延度試驗 217
試驗5.3 瀝青軟化點試驗(環球法) 219
試驗5.4 瀝青脆點試驗(弗拉斯法) 222
試驗5.5 瀝青與粗集料的黏附性試驗 224
試驗5.6 瀝青標準黏度試驗 226
第六章 瀝青混合料 229
第一節 瀝青混合料的分類 229
第二節 瀝青混合料的組成結構和強度理論 232
第三節 瀝青混合料的技術性質 236
第四節 瀝青混合料對組成材料的要求 243
第五節 瀝青混合料的組成設計 247
小 結 266
思考題與習題 267
試驗6.1 瀝青混合料取樣法 270
試驗6.2 瀝青混合料試件製作方法(擊實法) 272
試驗6.3 壓實瀝青混合料密度試驗(表乾法) 275
試驗6.4 瀝青混合料馬歇爾穩定度試驗 278
試驗6.5 瀝青混合料車轍試驗 280
第七章 鋼 材 283
第一節 鋼材的分類和製品 283
第二節 鋼的技術性質和技術標準 284
第三節 鋼的冷加工和熱處理 289
小 結 291
思考題與習題 291
試驗7.1 冷彎試驗 291
第八章 工程高分子聚合物材料 293
第一節 概 述 293
第二節 土工布 295
第三節 高分子合成樹脂 297
第四節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 298
第五節 高分子聚合物改性瀝青混合料 299
思考題與習題 302
參考文獻 303

作者簡介

本書由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袁捷擔任主編,甘肅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黃成福、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李捷擔任副主編。參加各章編寫工作的分別為:緒論、第五章袁捷;第一、六章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姜暉,李良(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湖南事業部);第二、四章黃成福;第三章李捷;第七、八章山東交通職業學院邴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