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與中華典籍外譯

道與中華典籍外譯

《道與中華典籍外譯》是2013年中國財富出版社出版,包通法 著。

基本介紹

  • 書名:道與中華典籍外譯
  • 作者:包通法
  • 出版社:中國財富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月1日
  • 頁數:416 頁
  • 定價:68.00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4747303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道與中華典籍外譯》借鑑語言哲學“語言是存在之居所”之哲學命題與學理,以及“人活在語言中”“語言是人類的最後精神家園”的認識論範式,基於語言本體論義理,以人文語言觀和後殖民主義語言行為理論,振起“文化平等對話”的文化自覺意識,踐行語言本體論翻譯觀,回歸文本自身,關注文本自身,以一種新的視角和方法運用於典籍翻譯的思辨、實踐和評鑑,從而使我典籍翻譯從關注“語言意義自主實體”走向關懷語言表征的漢典籍精神內斂和哲學形態,為實踐異化、創化翻譯我古典籍的核心思想,建構漢文化哲學形態的普遍意義的知性體系提供一種可資途徑。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中華典籍外譯語哲維度翻譯範式研究
第二章 論漢典籍哲學形態身份標識跨文化傳輸
第三章 “象”“象思維”“道象互為”與《莊子》英譯研究
第四章 語言哲學觀照下《詩經》英譯本的對比研究
第五章 語言哲學觀照與《文心雕龍》英譯研究
第六章 中國古詩意象翻譯的可證性研究
第七章 “意境”的偽證性研究與文學詩歌翻譯
第八章 論“景中情,情中景”思維樣態——中國古詩詞意境美學體認範式與跨文化傳輸研究
第九章 語言本體論與劉禹錫詠史懷古詩英譯研究
第十章 論王維詩歌中禪味的認知與翻譯
第十一章 漢詩英譯中的音韻美的認知共識與翻譯
第十二章 宋詩學觀與白詩“淺、清、切”詩性體認與翻譯

作者簡介

包通法:江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西語言哲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翻譯協會常務理事;翻譯研究所特邀研究員。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外語學院英美語言與文學專業,2003年赴加拿大麥基爾大學訪學。
多年來專注於本土譯論的問題框架,浸淫於國學對外翻譯研究,尤其專注於中國古代哲學、先秦典籍、傳統詩學文論、西方現當代哲學、闡述學等,曾出版認知與翻譯方面《共識與相異》專著一部,譯著《中國酒大觀》等,並在《外國語》《中國翻譯》《外語學刊》《外語與外語教學》《上海翻譯》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相關譯學、文化與詩學方面的論文近60篇。主持教育部規劃項目、江蘇省社科規劃項目、江蘇省教委資源課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等7項並獲江蘇省人文社科獎項2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