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音樂(海南齋醮科儀音樂),海南省定安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道教音樂(海南齋醮科儀音樂)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海南省定安縣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道教音樂(海南齋醮科儀音樂),海南省定安縣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海南齋戲的音樂屬於齋醮科儀音樂。代表劇目 海南齋戲主要分為清齋和幽齋兩種。其中,清齋的代表劇目有《平安朝》《拜八仙》《五子登科》等,幽齋的代表劇目有《靈保科》《幽關發》《過十殿》等。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海南齋戲有班社...
道教音樂(蒼南正一派科儀音樂)是道教齋醮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又叫道場音樂。蒼南正一派科儀音樂雅俗共賞,曲風上大雅與俗風並存。大雅承漢唐之雅韻,繼宋明之清風,集和、靜、清、遠、古、淡於一體;俗風融閩浙之民風,合戲樂之韻律...
“子孫韻”是東嶽觀道教音樂聲樂部分的第二個組成部分。20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嶽觀出現全真道、正一道同壇合做道場的現象。東嶽觀為豐富原來的“十方韻”,吸收了正一道的科儀音樂,這部分科儀音樂便是道人所指的“子孫韻”。科儀儀式 東...
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流行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澳門道教科儀音樂是兼融澳門正一派與廣東全真派道教音樂的宗教音樂。道曲合計達五百多首,在各地道教科儀音樂中,以其曲目數量名冠前列。澳門...
明末因四川戰亂頻繁,各地原有正一道走向衰落,道教音樂也處於絕唱的邊緣。清康熙初年,武當山全真道士來青城山和成都青羊宮等地主持廟務,至此,青城山各道觀通用全真道科儀音樂;光緒時,成都二仙庵將全真道十方叢林通用的《全真正韻》...
嶗山道教屬於北全真派,故其音樂主要採用全真正韻,同時又結合進山東一帶的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在演唱風格、旋法特徵及結構形式上顯現出鮮明的地方特色,形成聞名道場的“嶗山韻”。 嶗山道教音樂分為經韻音樂和器樂音樂兩大類,其中經韻...
道教音樂約始於南北朝時期,是道教進行齋醮儀式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降妖驅魔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即為法事音樂、道場音樂。正一派道教自宋代傳入福建省泉州市南安,現代流傳於泉州市所轄地區的道教,都屬於...
齊雲山道場音樂是一種流傳於安徽省的傳統宗教音樂。休寧縣齊雲山道教文化源遠流長,歷史悠久,泱泱古岳1200餘年。正一派道場音樂作為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道教各類大小齋醮科儀活動相輔相成,同系一脈,道有多久,樂有多長 道樂...
泰山道教音樂是一種山東省的傳統宗教音樂。道教進行齋醮儀式(即做道場)時,為神仙祝誕、祈求上天賜福以及超度亡靈等諸法事活動中使用的音樂。泰山道教伴隨著泰山獨特的神文化現象發展起來,泰山神無與倫比的地位成就了泰山道教文化的鼎盛...
挖掘、保護、開發武當山宮觀道樂,對弘揚道教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推動武當山旅遊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傳承現狀 武當山宮觀中的“玄門日誦早晚課”、“祖師表”、“薩祖鐵罐施食祭煉科範”等(全套)科儀音樂均已得到及時傳承,妥善而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