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聖地閣皂山

道教聖地閣皂山

閣皂山位於樟樹市東南20公里處的贛江東岸,綿亘200餘里,因其"形如閣,色如皂"而得名。相傳道學家葛玄曾在此修真悟道,後雲遊四海,最終仍回到閣皂山,並在駱駝峰之側修建臥雲庵,築壇立灶,煉丹8載,終成"九轉金丹"。他服丹"飛升"後,被道教尊為"太極仙翁"。葛玄的"仙跡"使得閣皂山成為一名勝,道學家雲集於此。北宋楊申《閣皂山景德觀記》云:學道之士五百人,為屋一千五百間,可見當時之盛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道教聖地閣皂山
  • 地理位置:樟樹市
  • 著名景點:劍劈石、雙鯉門
  • 始建:北宋
自然景觀,道教文化,

自然景觀

閣皂山峰巒越百,仙道遺蹟比比皆是。駱駝峰為葛玄得道藏丹處,太極峰為玉女理鬢處,西坑掛壁峰為張道陵修煉之地,有張天師壇。劍劈石、雙鯉門、風八一天*丹井等處,無不俊美奇特,加上那美麗的神話傳說,更顯得神奇無比。凌雲峰峽口的懸崖上,飛跨著一座石拱橋名曰鳴水橋。

道教文化

它建於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歷經了800多年的風雨,橋拱至今完好無損。樟樹閤皂山乃道教“靈寶派”祖庭,與龍虎山、茅山齊名。宋高宗御賜“天下第三十三福地”。閣皂山以仙翁葛玄得道羽化成仙的傳說而名噪神州大地。北宋光祿寺卿楊申在《閣山景德觀記》中,記有“學道之士五百人,為屋一千五百間”。南宋宰相周必大在《閣皂山崇真觀記》也寫道:“江湖宮觀,未有盛”。朱熹兩次在閣皂山“道德宮”講學,因此,“道德宮”一度被稱為“紫陽書院”。明清江知縣秦鏞題“閣峰晴雪”詩云:“閣峰縹緲入雲端,積雪猶封禮斗壇。山遠地偏游不得,幾回駐馬隔江看。”具見閣皂山景色迷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