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注釋道德經注釋》是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黃元吉,主要講述了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尤其是,該書融儒入道,因道弘儒,而能渾然一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經注釋道德經注釋
- 作者:(清)黃元吉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89141
《道德經注釋道德經注釋》是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黃元吉,主要講述了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尤其是,該書融儒入道,因道弘儒,而能渾然一體。
《道德經注釋道德經注釋》是2012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黃元吉,主要講述了每章首揭常道,次述丹道;首言世法,次言丹法。尤其是,該書融儒入道,因道弘儒,而能渾然一體。內容簡介《道德經注釋》是清代著名的道教內丹學...
《道德經注釋》是2010年7月1日北京師範大學出版集團、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中和。內容簡介 在這個世界上,我沒讀到過比《道德經》更深奧難解的書,沒讀到過比《道德經》更飽含智慧的書。在同道的支持下,《解讀》第...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三十四章。《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
《道德經》,春秋時期老子所著的哲學作品,又稱《德道經》 [59]《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
《道德經注釋-李涵虛》是李涵虛創作的宗教哲學類書籍。神仙以老子為宗。老子處世,事事不與人爭。外捐榮華,內養生壽。安和定靜,無為自然。然無為,則凡天下之異端邪術,競躁紛紛,詭怪奇行,機詐擾擾,皆非老子之教也。曰自然,則...
《道德經·柔之勝剛》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老子,字伯陽,又稱老聃(dān),後人稱其為“老子”。漢族,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縣人)。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原文 天下...
《道德經·道法自然》,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原文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該,...
《道德經·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作者是老子,創作年代為春秋戰國時期。原文 昔之得一①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②;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而以為正③。其致之也④,謂⑤天無以清⑥,將恐裂;地...
“道德經·大道廢,有仁義”是一個中國古代的典故,出於老子《道德經》,意思是大道被廢棄了,才有提倡仁義的需要,國家陷於混亂,才能見出忠臣。原文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譯文 仁義是好的...
《曲則全,枉則直》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二十二章。《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
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老聃(dān)(約前571...
道德經: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⑤。正復為奇,善復為妖⑥。原文 其政悶悶①,其民淳淳②;其政察察③,其民缺缺④。禍兮,福之所倚;...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原文 ...
《道德經注釋-黃元吉》是黃元吉創作的宗教哲學類書籍。圖書簡介 三教之道,聖道而已。儒曰至誠,道曰金丹,釋曰真空,要皆太虛一氣,貫乎天地人物之中者也。惟聖人獨探其原,造其極,與天地虛圓無二,是以成為聖人。能剛能柔,可...
“道德經·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語出《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意思是指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可以驅使天下最堅硬的東西,無有之形可以進入無間隙之中。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
出處:道德經。原文:治人事天①,莫若嗇②。夫唯嗇,是謂早服③;早服謂之重積德④;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⑤,可以長久。是謂根深固柢,長生久視之道⑥。譯文 治理百姓和養護身心,...
道德經·知不知,尚矣,出自老子《道德經》。是指知道自己還有所不知/不可能全知全能/個人的認知必然是有局限的,這是很高明的。不知道卻自以為知道,這就是很糟糕的。有道的聖人沒有缺點,因為他把缺點當作缺點。正因為他把缺點...
《道德經·知其雄,守其雌》是由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創作的作品,出自《道德經》。作品原文 知其雄¹,守其雌²,為天下谿³。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⁴。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⁵,為天下式,常德不忒⁶,...
現因年代久遠,碑石風化,碑文漫漶過半,但從唐代皇帝親作《道德經》注釋以及殘留的部分碑銘看,仍為我國珍貴文物。《道德經》為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創始人老子所著。《道德經》指出,各種事物都有對立面,如有無、生死、貴賤、高下、...
道德經中的一章,本章所講的內容,重在要求人們尤其是聖人要恪守“無為而治”的原則,說明有道者順任自然以待人接物,更表達了有道者無棄人無棄物的心懷。人無棄人,物無棄物,天下的善人不善人,善物不善物,都是有用處的。善...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是出自於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六章。出處 《道德經》: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卻,退卻。有道的時候,戰馬可以用來耕種糞田;無道的時候在郊外駐馬屯兵。糞,肥也。甲骨文是雙手、箕...
《道德經·以為教父》是春秋戰國楚國李耳所著的一篇作品。作品原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自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
李耳存世著作有《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道德經》,東周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呂覺不二篇》漢高誘注釋老子去國西遊,...
本書原典以通行本為底本,並進行注釋和譯文,同時收錄道教代表黃元吉的《道德經講義》和玄學代表王弼《道德經注》兩部著作。圖書目錄 目 錄 上篇 道經 第一章 眾妙之門 / 3 第二章 功成弗居 / 9 第三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出自老子的《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論。這裡老子說到“一”、“二”、“三”,乃是指“道”創生萬物的過程。主要講述了一、二、三這幾個數字,並不把一、二、三看作具體的...
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辨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老聃(dān)(約前571...
道德經·曲則全,枉則直是一段古文,出自老子的《道德經》,釋義: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原文 曲則全,枉①則直,窪則盈,敝②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③為天下式④。不自見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原文 《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
《黃帝四經註譯·道德經註譯》是200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谷斌、 張慧妹、 鄭開 。內容介紹 《黃帝四經》的主要思想特點,從方法上講,可以概括為以天道推演人事,這也是黃老學派的一個重要理論特徵;從內容上看,...
《老子義疏》又稱《老子道德經義疏》是由唐代道士成玄英撰寫的一部關於道家經典《道德經》的注釋文集,作者把自己對《道德經》的理解,將全經分為八十一章,每字句逐一注釋解析。本書是唐代道教玄學的經典著述。內容簡介 作者言《道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