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是2018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亨利·柏格森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
- 作者:[法]亨利·柏格森
-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出版時間:2018年7月1日
- 頁數:392 頁
- 開本:32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69915532
《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是2018年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亨利·柏格森 。
根據柏氏的考察,道德有兩個來源:一是作為“義務”的道德;一是作為“抱負”的道德,並認為道德的這兩種形式都是應生命進化的要求而產生出來的。宗教在本質上也是生物學的。依柏氏之見,宗教是自然為對付“理智”所可能帶來的危險而採取的一種防範手段。 作者簡介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941年)...
《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是2013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亨利·柏格森。內容介紹 《諾獎得主人文譯叢:道德和宗教的兩個來源》出版於1932年,是亨利柏格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柏格森哲學思想在人文—社會領域方面的一次集中運用。在書中,柏格森秉持其“創化論”觀點,描述了在“生命衝力”推動之下的宇宙的...
作者是柏格森。內容簡介 《漢譯經典032: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是亨利+柏格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柏格森哲學思想在人文—社會領域方面的一次集中運用。《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中,柏格森秉持其“創化論”觀點,描述了在“生命衝力”推動之下的宇宙的產生、生物的出現、物種的分化直至道德與宗教最終產生的過程。
宗教道德是指以宗教方法論證並納入宗教教義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規範體系。萌芽於原始宗教出現之後,發展到宗教神學階段,才形成規範化的體系。它把人類社會的道德歸之於“神”給人們制定的道德戒律。不同宗教的道德有不同的規範體系,但一般都強調信仰,排斥理念,強調馴服,排斥個性發展。宗教道德在人格塑造和社會發展方面...
在道德哲學中,隱喻是道德具身化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對兩種物體或現象的關係進行描述的一種語言過程,根據這兩種物體或現象的關係,在實際運用中,可以直接用一種物體或現象替代另一種使用。道德隱喻研究的一個重點是身體潔淨與道德純淨的關聯,其在不同文化的宗教儀式和日常生活中都有體現。機器道德 最後,另一個需要...
2011年出版了個人專著《倫理結構、尊卑與社會生產》(中國經濟出版社)為《人類道德史》中一些重要觀點的討論,如:作為道德存在前提的自由意志;中西文化的分野與源流、道德的神學來源;文化定義的社會分配依據;人類總體以及各文明的社會預分配製度及其變化;生產者的倫理屬性;基督教的再改革等做了鋪墊。同時,《人類...
超越的道德意識的來源是很微妙的問題,它已經不是倫理學討論的範圍,是一種超倫理的東西。上帝考驗亞伯拉罕,要他把自己的兩個兒子殺掉獻祭給上帝,而且不能告訴別人。亞伯拉罕把他的兒子騙到山上準備殺掉。當然最後沒有殺掉,上帝說,“好了,我已經知道你的誠心了。”這種行為在今天看來,或者說在康德看來,他...
第一章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 柏格森與二元原理 “社會壓力”與“愛的飛躍”對柏格森的贊同與疑問 超越柏格森 埃米爾·杜爾克姆的社會與精神生活 圖騰制度下的宗教——與個體的密約 世界的內在個人與宗教 超自然力量的宗教與“狂歡”的節日 Paideuma——風土與世界觀 “封閉的世界”與“開放的世界”的形象 “做”的...
《道德與宗教的兩個來源》(1932)(節選)[德]舍勒 《倫理學中的形式主義與非形式的價值倫理學》(1913)(節選)《道德建構中的怨恨》(1914)(節選)《同情的本質和諸形式》(1923)(節選)《愛的秩序》(1938)[德]哈特曼 《倫理學》(1932)(節選)[德]海德格爾 《存在與時間》(1927)(節選)《關於...
宗教主張 如中國民間的信仰行為看成宗教體系的主張有兩個來源:其一,漢學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與儀式的關係的分析;其二,後來在社會人類學界發展起來的功能主義學說。19世紀末,荷蘭籍的漢學家德格如特依據福建民間調查寫成《中國宗教體系》(1892)一書。他把民間的信仰和儀式與古典的文本傳統相聯繫,認為民間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