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可能是人類首部道德史。“人類”、“道德”、“歷史”均是客觀存在,應該有一部著作將這三者聯繫起來開展系統討論。
本書從自然地理環境變遷、人口密度增加、民族不斷融合、生產力水平提高等四個物質性維度出發開展討論,闡述了人類道德作為主觀意識和客觀實踐兩方面的歷史發展邏輯以及揚棄、進退步歷程。
本書試圖通過對人類道德發展基本歷史規律的探索,使得我們能夠對人類道德進步做些什麼,從而幫助人類從囿於自身文化、道德、宗教的必然王國向主動改造這些社會意識的自由王國開展過渡。
人類道德史是人類對自身欲望的約束、引導史,本書闡述了這樣一個主要矛盾——一方面是人類欲望膨脹、碰撞的歷史,另一方面是人類社會對欲望約束、引導的歷史。對於前者,生產力不斷發展豐富了欲望的內涵,人口密度不斷增加使欲望之間的碰撞幾率增大;對於後者,為了調和矛盾,人類依次經歷了:原始共同逐利社會、部分逐利社會、個體逐利社會以及整體逐利社會。本書由此對社會歷史形態做了重新劃分,並提出了一個基於欲望引導的,既統攝既往經典政治觀念以及政治實踐,又服務於當前國際開放競爭環境的全新政治理論體系——逐利論。
人作為道德客體所必須經歷的三個道德——生之道德、分配道德和死之道德,這是本書對道德的分類,以求無死角全覆蓋每一個人(群)。三個道德的歷史發展有著自身的邏輯,並非總是進步,均有先退後進、揚棄發展的總趨勢。對人口密度自然增大的適應以及民族融合驅動了人類道德進步。本書根據人口密度高低和民族融合形態將人類重新劃分為三大文明類型——中華文明、印度文明和地中海文明。本書討論了各文明在溝通不發達的古代,三個道德的各自發展脈絡,以及開放交流的時代來臨後,各文明道德觀念的相互影響機制。
作為人類首部道德史,本書對道德的可觀察性,對史實在道德上的可評判性,以及記錄道德歷史的最基本規範做了分析。本書把道德投射到經濟學所關注的價值的創造、分配、轉化上,提出了“道德的經濟學含義”,以促進經濟學的倫理學轉向。由此,《人類道德史》提出了基於長期統計後評價的“一般人類無差別的道德標準”以最大限度地撇除個體好惡、勝利者撰史和逐利者偏差。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人口密度對研究的基礎作用
第一節 人口密度與自然環境
第二節 人口密度與社會成員間的基本聯繫數量
第三節 人口密度與人自身的主客觀約束,兼論將人口密度引入各門社會科學研究的意義
第四節 文明誕生的人口密度條件以及相關地理、氣候因素
第五節 人口密度增加與婚姻制度的演化
第六節 人口密度增加與國家的誕生
第七節 三大文明類型和社會科學研究的三個範式
第八節 主觀道德和外部約束(契約和法律)的關係
第九節 社會的開放性和流動性需要更廣泛的法治
第十節 道德進步要基於穩定的道德體系
第二章 道德的經濟學含義
第一節 個人的基本欲望及其無限性
第二節 個人慾望膨脹的原因與滿足欲望能力的儲備
第三節 個人慾望的對象——“利”,及“利”的六個含義
第四節 道德主體
第五節 以利益轉移方式定義的公允
一、交換的公允
二、分配的公允
第六節 群體逐利的含義及群體欲望的對象
第七節 作為意志客體的人所必須經歷的三個道德
第八節 評價的公允——一般人類無差別的定性和定量道德標準
一、對個人的道德觀察
二、論人群的對外道德水平
三、論人群的對內道德水平
第三章 從道德的經濟學含義角度回顧人類生之道德、死之道德的發展史
第一節 人類道德進步的歷史曲折性
一、論德不配(約束欲望之)位
二、論道德中性及從惡到善的過渡
第二節 生之道德
一、婚配範圍縮小所產生的道德進步
二、父(夫)權制導致的兩個不道德
三、兩性之間不道德的消亡
四、生之道德的演化進程
第三節 死之道德
一、三大文明類型死之道德的群體對內方面
二、三大文明類型死之道德的群體對外方面
第四章 作為社會分配依據的分工和所有制
第一節 私有制的產生——人群內,生產分工中對個人逐利權的承認
第二節 私有制的確立——對土地和勞動力的私人占有
一、土地私有制的確立
二、勞動力私有制的確立
第三節 社會內部分工多元化促進單一人身依附弱化
第四節 以逐利觀點看待社會形態
一、以所有制劃分社會形態的局限性
二、各社會形態的逐利方式
三、從逐利角度對社會形態的再劃分
第五章 三大文明類型的文化定義的社會預分配製度是對部分逐利社會分配不均的解釋
第一節 原始宗教的分化與成熟
第二節 亞伯拉罕式的一神教——民族矛盾不調和的產物
第三節 地中海諸文明的社會內部分配製度
第四節 印度教(婆羅門教)和佛教定義的社會內部分配製度
第五節 宗教為社會分配提供依據的一般模式
第六節 中國未產生宗教型文化的原因,兼論民族融合
第七節 宗法制——中國社會分配製度的興起
第八節 各文明對預分配製度的接受程度,兼論社會存量分配
第六章 開放社會中的生產分配
第一節 相對孤立與相對開放社會
第二節 開放社會的生產力交流
第三節 開放社會的生產關係
第四節 比生產關係更加深刻的社會矛盾
第五節 開放社會的道德歷史評價
第六節 資本的倫理屬性
第七章 政府是社會逐利途徑的搭建者
第一節 政治研究的至少四個自然歷史維度
第二節 社會契約論的道德歷史評價
第三節 經典政治理論的道德歷史評價
第四節 構建政治理論的兩個出發點
第五節 論政府規模
第六節 論政府的邊界
第七節 論開放社會條件下的執政基礎和政治甄別
第八節 國際政治競爭是搭建逐利體系的競爭
第九節 論道德觀察的判斷障礙
後記•人類道德的未來史
聲明
作者簡介
王洋,男,畢業於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文化控制論的提出者。文化控制論是一個文化的定義體系,一個文化分析、比較和跨文化移植預判的工具。2011年出版了個人專著《
倫理結構、尊卑與社會生產》(中國經濟出版社)為《人類道德史》中一些重要觀點的討論,如:作為道德存在前提的自由意志;中西文化的分野與源流、道德的神學來源;文化定義的社會分配依據;人類總體以及各文明的社會預分配製度及其變化;生產者的倫理屬性;基督教的再改革等做了鋪墊。同時,《人類道德史》也為文化控制論做了補充、完善。
書中聲明原文
一、要確立道德史觀研究者與其個人道德相分離的原則。研究者無須具備高尚道德,但須承認欲望的存在及其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因為高尚者本就稀少,也未必能夠承認欲望的合理性,且推動人類道德進步不能僅靠高尚者。
二、《人類道德史》的任何一段文字的寫作目的都是為了推動人類道德進步的歷史進程。如需改動、翻譯或後續發展,請以比本書更能推動人類道德進步的方式開展。
三、《人類道德史》的理論及其後續發展要服務於全人類,而不是某個特定人群(例如:民族、國家、宗教團體、企業等),立場不應偏頗於這些人群。因此,要務必最大限度地符合各民族、國家、宗教和文明所共同承認的公序良俗。後續的翻譯者要盡最大可能保持各語言版本一致,用一套文本、一套理論去經受長期歷史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