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如造像記是文物拓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如造像記
- 類別:拓片
道如造像記是文物拓片。
道如造像記是文物拓片。責任者[佚名]撰年代魏(386-556)地點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老君洞拓片原物狀況附刻拓片版本拓片描述書體與行款正書裝裱獲得方式數目與尺寸1張7×7cm題跋印記文種書目索引關聯關係拓片錄文館藏信息繆專...
道榮造像記 道榮造像記是一款拓本,出土地點是河南省鞏縣。責任者 [佚名]撰 地點 河南省鞏縣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27×29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1016 ...
道匠造像記 道匠造像記,是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出土的文物。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無造像紀年,依據其風格和所處位置,當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和宣武帝景明初年間。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裝裱獲得方式 題跋印記 文種 漢 文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6339 ...
道憑造像記 河南省安陽市出土的拓片。責任者 [佚名]撰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章鈺藏拓 書體與行款 隸書 裝裱獲得方式 題跋印記 章氏題簽,鈐:“章式之”“四當齋”印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章專597
道信造像記 《道信造像記》是出土的文物,撰寫時間為北魏永熙3年,書體與行款為正書。責任者 [佚名]撰 地點 拓片原物狀況 記刻於佛座之四面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造像記,指各種宗教石窟、神龕等像的製作留下記錄的文字。所謂“像”主要指基於宗教信仰而製作的崇拜對象。因此所謂的“造像記”,就是指“製造這些像的題記”。因而這些文字在書寫或鐫刻之初,皆有相對應的宗教造像。傳說 現存著錄中最早的造像記,是北宋趙明誠在《金石錄》中所載十六國時期光初五 年(322年)的...
《道守造像記》是一個拓片,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老君洞。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魏永平1年(508)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老君洞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40×28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121 ...
道緣造像記 《道緣造像記》是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出土的拓片。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魏(386-556)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28×7cm 題跋印記 文種 漢 文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5407 ...
道建造像記 《道建造像記》是安徽省出土的拓片,撰寫時間為北齊天保3年(552)9月3日。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齊天保3年 拓片原物狀況 南陵徐氏藏石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題跋印記 鈐:“愙齋”“玉佛龕”印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2286 ...
道濟造像記 《道濟造像記》是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出土的拓片,年代為魏(386-556)。責任者 [佚名]撰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21×5cm 題跋印記 文種 漢 文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5787
道待造像記 道待造像記來自河北省定興縣,類型是書體與行款。責任者 [佚名]撰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2295
道遠造像記 道遠造像記是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大洞出土的拓片。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唐(618-907)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大洞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16×7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繆專2634-1046 ...
道休造像記是在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屬於北魏孝昌3年(527)2月15日。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魏孝昌3年(527)2月15日 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55×167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
妙樂自在之處,若有苦累,即令解脫三塗惡道,永絕因趣,一切眾生,鹹蒙斯福。《一弗造像題記》時間:公元496年 又稱《步轝郎張元祖妻一弗為亡夫造像記》龍門二十品之《一弗為張元祖造像記》簡稱《一弗造像題記》。正書,10行,一行3字。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北壁,是龍門二十品造像龕之一,下方鄰比丘惠感造像龕...
北魏永熙3年(534)4月13日,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一石刻。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魏永熙3年(534)4月13日 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14×48cm 題跋印記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館藏信息 造像367 ...
比丘道匠為師僧父母造像記是作者依據文物真品製作的拓片。《道匠造像》無造像紀年,依據其風格和所處位置,當在北魏孝文帝太和末年和宣武帝景明初年間。正書,13行,一行7字,可見91字,書法方駿規整。造像龕位於古陽洞北壁,高樹解伯都三十二人造像龕上方,大小不等共五龕。釋文:大覺去塵,有生謂絕,尋處刊形...
淳于道等造像記殘刻的出土地點為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老君洞中層,年代為北魏孝昌2年(526)4月15日。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魏孝昌2年(526)4月15日 地點 河南省洛陽市龍門山老君洞中層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24×14cm 題跋印記 文種 漢 文 ...
記後及下方皆題名。書法精能挺拔,問有二一篆隸書。記文之結字,大小欹側,不甚整齊。題名則寬博工整略兼隸意,藝術價值 同時,這是一件典型的隸楷交錯的造像記,楷意大於隸意,在其用筆中我們已能清晰地感覺到唐楷法度森嚴的幾絲氣息,如有些字已接近顏真卿《多寶塔碑》中的用筆和結體特徵。然而,這畢竟是一...
王景道造像記責任者是[佚名]撰,年代是隋開皇8年(588)4月8日。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隋開皇8年(588)4月8日 地點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拓片描述 章鈺藏拓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張29×55cm 題跋印記 章氏題簽,鈐:“長州章氏”印 文種 書目索引 關聯關係 拓片錄文 ...
《始平公造像記》用筆的準確性主要體現在點畫的起收筆處,特別是寫鉤的時候。如圖中“代”字的斜鉤,起筆如豎線,向右下斜切,其勢向下傾斜,行筆厚重有力,至收筆處駐筆,筆鋒聚攏,腕指齊力,翻毫向上,靠毛筆所蓄之力將筆鋒送出。“則”“尋”“容”字鉤的寫法也是如此。此外,對骨力的感受則不僅僅...
北齊武平6年(575)[3月]1日的拓片 責任者 [佚名]撰 年代 北齊武平6年(575)[3月]1日 地點 拓片原物狀況 附刻 拓片版本 清道光高式如拓本 拓片描述 章鈺藏拓 書體與行款 正書 裝裱獲得方式 數目與尺寸 1冊(1開)20×37cm 題跋印記 鈐:“曾為高嘉鈺藏”“高式如手拓本”“曲?文種 書目索引 關...
35.常岳等人造像碑(31)36.龍門西山北魏寺院造像碑佛經故事浮雕(32)37.比丘道興造像記(33)隋:38.李子贇造像記(37)39.梁佩仁造像記(38)唐:40.伊闕佛龕之碑(41)41.韓文雅造像記(42)42.思順坊老幼造像記(43)43.清信女蕭氏造像記(44)44.程寶安墓誌(據志文擬題)(45)45....
始平公造像記 孫秋生造像記 楊大眼造像記 安定王元燮造像記 法行造像 天水氏造金佛像記 北魏時期造像記最受後人推崇的是《龍門二十品》。康有為說:“龍門造像 自為一體,意象相近,皆雄俊偉茂,極意發宕,方筆之極軌也。”他又把其書法風格析分為四體: “楊大眼、瑰靈藏、一弗、惠感、道匠、孫秋生、鄭...
比丘道成造像記天保二年三月 崔賓先造像記 天保二年三月 法定造像記 天保二年三月 沙彌道榮造像記 天保二年四月 法訓造像記 天保二年四月 惠鳳造像記 天保二年四月 比丘惠育造像記 天保二年四月 左宣等造像記 天保二年四月 李奴造像記 天保二年六月 附: □國子造像記 天保二年六月 劉子瑞造像記 天保三年...
二十九、楊大眼造像記 三十、扈豚造像記 三十一、高猛墓誌 三十二、劉根造像 三十三、元懌墓志銘 三十四、染華墓誌 三十五、李超墓誌 三十六、中嶽嵩陽寺碑 三十七、沙門璨造像記 三十八、三堂寺東魏造佛像碑 三十九、魏造像記 四十、沙彌道榮造像 四十一、惠鳳造像 四十二、許昌郡中正督府長史造像記 四十三、劉紹安...
《比丘道匠造像記》、《陸渾縣功曹魏靈藏、薛法紹造像記》。二十品的名目最早見於清末康有為的《廣藝舟雙楫》和方若的《校碑隨筆》,此後被社會所公認,、被視作魏碑書體的法帖範本,不僅國內珍視,而且享譽海外。龍門二十品的書法藝術,端正大方,質樸厚重,剛健有力,峻盪奇偉。其行次規整,排列整齊,大小勻稱...
這些造像題材都是在當時民間極為流行的,是佛教世俗化的產物,異於中國前期石窟。北山造像以雕刻細膩、藝精技絕、精美典雅而著稱於世,展示了公元9世紀末至12世紀中頁(晚唐、五代、兩宋)中國民間佛教信仰及石窟藝術風格的發展、變化。北山摩崖造像中,現存碑碣7通,題刻、詩詞17件,造像記77件,對歷史地理、宗教...
當代摩崖題刻,是在“三聖”摩崖造像的右側石壁上的題刻。大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刻石。三聖造像記 該題記在“三聖”摩崖造像的右側石壁上。大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刻石。該造像記云:1843年仲夏(農曆五月),釣魚城護國、白塔兩寺住持智慧率門徒勝叢、徒孫常轉、曾孫住坊等眾僧捐資雕刻、彩裝了西方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