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問”系列是油畫家徐松波自2005年實踐至今的系列創作作品,他以玄奘為創作符號,探討現代語境下當代人缺失的傳統文化精神,致力於對民族傳統中積極精神價值的挖掘及其在現代生活與藝術創作中的踐行,作品極具東方氣質和哲思精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道問系列
- 代表作品:《夜行》、《2012——向左走,向右走?》、《空寂》等
- 創始時間:2005年
- 結束時間:至今
- 原創作者:徐松波
作者簡介,個人簡介,展覽經歷,作品解讀,作者感悟,藝術評價,
作者簡介
個人簡介
徐松波,1971年生於河南南陽,200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壁畫系,獲碩士學位。2005年至今任教於天津美術學院綜合繪畫系,從事材料媒介語言研究、影像繪畫、綜合藝術創作等專業科目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副教授。出版有大型畫冊《穿越時空——徐松波畫集》(山東美術出版社)。作品致力於對現代語境下傳統文化精神的探討與表達,具有獨特的東方氣質和哲思精神。代表作品有“道問系列”、“長風系列”、“今世心語”、“大象鴻蒙”等。現工作生活於北京、天津。
展覽經歷
個展
2009年,“失落與尋回”——徐松波個展,環鐵時代國際畫廊,北京
2008年,“道問”——徐松波作品個展,七九八3818庫畫廊,北京
聯展
2012年,“首屆大同國際壁畫雙年展”,大同
2012年,“年青力量”第三回展,環鐵美術館,北京
2012年,“E京華——雅昌網藝術家聯展”,北京時代美術館
2011年,“年青力量”第二回展,環鐵美術館,北京
2010年,“藝術中國”全國中青年美術家作品展,環鐵美術館,北京
2010年,達沃斯國際經濟論壇藝術展覽,梅江會展中心,天津
2009年,第11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
2009年,第二屆全國壁畫大展,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
2008年,首屆五四國際年輕藝術節,虹灣國際藝術中心,北京
2008年,“想像重生”,七九八O工廠藝術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展覽中心,北京
2007年,偶and doll”,天津匯泰藝術中心,天津
2006年,作品《C語的第36個片段》參加中日法國際當代美術作品展,天津
作品解讀
一、玄奘裝備解讀(一種東方文化精神)
玄奘取經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中學歷史課本上玄奘取經的形象一向深入人心,可我們是否仔細研究過這個形象,這上面恰恰蘊含著破解玄奘精神的密碼和信息。
解讀:
濃密的新發、淡淡的鬍鬚:很真實,風餐露宿,不能及時打理。
胸前厚厚一摞布鞋:獨行萬里,鞋子要磨破多少雙,誰來補給?
精良的背囊:頂棚既能遮陽,又能擋雨。物品分層歸類,井然有序。
一摞摞經卷和書稿:滿載沉甸甸的智慧。
一盞小小的油燈:可以夜行或夜宿時記錄筆記……
手中的法器:時時醒諭內心、不忘問道的意義
腰間的佩劍:很難讓它和僧人的形象聯繫在一起,但我想,面對萬里險途,玄奘首先是一個旅行者,然後才是一個僧人。
……
啟示:
一千多年前的的裝備如此精良,當我們背起現代旅行背囊時仍驚嘆於久遠的智慧,玄奘對遠行裝備的準備,無異於今天對太空衣裝備的精心設計,探索宇宙太空的實驗和邁向萬里問道路途的第一步無疑具有同等的意義。
玄奘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個偉大僧人西行取經的傳奇故事,他的西行之路還是一條由信念、堅持和智慧澆鑄而成的求知之路,這既是一次跨越東西方並影響世界的文化之旅,也是一個民族胸襟開放、海納百川的真實寫照,既有現實中人必要經歷的挫折與磨難,又有面對困難應有的平和與自信。
結語:
玄奘身上體現了傳統中國人多種可貴的精神氣質,其中主要的是遠足精神和道問精神。玄奘形象其實就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也即,人生的理想和追求不管處於何種境地,我們都需以冷靜、真誠的心態去“道問”,以平和堅定的心態去踐行。
二、傳統文化考察體會(創作靈感來源)
徐松波曾追尋過玄奘西行在中國境內的大部分路途,也多次考察過大同、西安、蘭州、敦煌、新疆等地,參觀過西行沿途各大博物館,考察過雲岡、龍門、鞏義、炳靈寺、麥積山、敦煌莫高窟、榆林窟、新疆吐峪溝、克孜爾等石窟,也體驗過戈壁、大漠、雪山、草原這些雄奇的西部山川地貌,這些經歷和感受使他對傳統中國人的智慧和精神世界有了全新的認識,加深了他對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文脈的理解,這是一筆享用不完的財富,也是他向傳統文化誠心學習並開拓個人創作空間的源泉。
以下是藝術家徐松波的若干體會:
1、精神力量:
雲岡石窟:多次現場觀摩開始讓我把注意力逐漸從窟龕形制和佛造像特色轉入精神體驗上。以曇曜五窟為例(合理選址,從山半腰鑿入口,擴大洞內窟室,從佛像腦頂髮髻開始雕鑿並往下開掘,四壁同時進行,直至腳底基座整體完備,再開甬道和窟室入口。工程浩繁艱巨,一個窟往往要耗掉眾多工匠一生才能完成),在沒有工程機械的年代,原來石窟的開鑿具有如此憾人的信念和精神力量。
麥積山石窟:密密麻麻的石窟高聳崖壁和雲端,文革時紅衛兵來破四舊因棧道已毀望崖興嘆無功而返(想毀都難,建是如何建的?),其精神力量同樣憾人。
敦煌莫高窟: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浩如海洋。歷經千年的開鑿和描繪,展現的不僅是古人的精神世界,更是穿透時空的信念和精神力量。
2、造型和氣息
漢風的雄健、大氣、質樸、進取,魏晉造型的自由、超脫、飄逸,唐風的張揚、奢華、自信,無不通過每一尊塑像、陶俑、器物,乃至文書、簡牘向我傳達著先民的文化精神和氣息。長期的薰染讓我能敏感地領會到這種氣息,我想,我們今天的迷失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對先民的“不識”,沒有這些方面的學習和領會就很難談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3、材料和品質(包括繪畫、彩塑、建築等)
我曾和中央電視台、《博物》雜誌合作策劃原始岩畫體驗活動,在京郊古北口長城山區一面崖壁上模仿先民從事岩畫繪製,這讓我終生受益,先民從材料製作到繪製方式乃至很多細節上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和預期,這使我對古人的智慧充滿深深的敬意。
在傳統壁畫繪製材料上,無論是莫高窟壁畫、永樂宮壁畫還是明代的法海寺壁畫,傳統繪畫材料製作使用體系完整而又嚴謹,規範而又精良,體現的直接效果就是顏色穩固持久有品質,然而這一體系後世漸趨衰微失傳,代之以暗淡、粗糙和庸俗,至上世紀90年代,中央美院胡偉教授為首等一批人到日本學習岩彩,中國傳統繪畫顏料(重彩)體系才逐漸恢復重現。多次的考察體驗讓我對傳統繪製材料的“神采”和“品質”有了深刻的體會。
彩塑如麥積山石窟中部分裸露室外(因地震)的宋代泥塑,歷經千年風吹日曬雨淋堅固如初(比今天的水泥還堅固),考證並仔細研究泥塑斷層細節發現,方法和材料並不神秘,不外乎精良的天然材料(泥、麻、棉、蛋清等粘合劑)、嚴謹的手法、一絲不苟的程式和虔誠的心態,但這些看似不神秘的方法和材料,今天已很難做到,不能不發人深省。
建築如五台山南禪寺(唐代)、應縣木塔(遼代)等土木結構建築屹立千年,對比今天現代建築材料下的“危樓”,可知即便材料堅固也不是決定因素,心不能缺失。
4、山川地貌、故地古國
體驗了戈壁、大漠、雪山、草原這些和內地迥異的景觀,我明白了張騫的“鑿空”,明白了岑參的“平沙萬里”,明白了戍邊軍人的“葡萄美酒”,明白了“孤城萬仞”、“蔥嶺秋塵”“風吹草底”……
考察了涼州、沙洲、安西、玉門這些故地和高昌、烏孫、龜茲這些古國遺存,我領略了先民的堅韌和進取,也領略了月支、烏孫、突厥……這些為中華民族注入活力的古老部族。
考察了克孜爾石窟、敦煌莫高窟、炳靈寺、麥積山、雲岡和龍門,我明晰了自印度阿丹陀石窟開始往東方傳播的順序、脈絡和整體關聯。
一切都那么真實,他們並不遙遠,我明白了“絲路”、“走廊”,明白了東西人種、文化、信仰、文明的交會,明白了中華大地生民的“生生不息”和精神家園的變遷。當然,我更明白了玄奘在萬里路途中的堅韌、智慧與顛沛流連。
5、馬文化及其他
中國是一個有著愛馬傳統的民族。
沒有比漢唐兩朝更豐富的有關馬文化的記述了,每一次去西部考察,在絲綢之路沿線任何一個博物館,你總是迴避不了馬的造型和它呈現的文化承載。我自信我的速寫記錄涵蓋了傳統馬文化的精華,只有身臨其境、仔細揣摩才能領略它的神韻和精神,它們和我們的歷史、民族精神,和我們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
無獨有偶,我們一同迷失掉的還有中華甲冑文化、刀劍文化、射藝文化……這些都是傳統文化的實體傳承部分,他們是傳統文化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構成部分,他們的部分遺存信息今天還有幸能在博物館裡看到,但我們不懂兜鍪、頓項、吹返、披膊這些甲冑部件名稱,一如我們辨不清馬匹上的當顱、鞍、韉、障泥……
傳統文化需要我們去學習、去認識、去發現、去恢復,恢復我們的文化系統就是重建我們的精神家園,任重道遠,刻不容緩。
6、書上讀不到的線索
另一個體驗:真實的遺存總是比史書的記述更豐富,每一次傳統文化考察總會有新發現。比如:五代敦煌壁畫中貴婦臉上帖花瓣的裝扮和現代T型台時尚裝扮的相似性、北宋壁畫中十二星座圖形的出現、西夏壁畫中唐僧和孫猴子形象的出現(早於吳承恩幾百年)、甘肅張掖者來村村民遺存歐洲血統的歷史謎團……
總:傳統文化考察給了我獨特的體驗,傳統文化的精神氣息一直啟迪著我的思考、生活和創作,他使我確信我可以尋求一條體現傳統文化精神的創作之路,他使我確信找到了啟迪我創作和智慧的源泉。
三、作品示例
《夜行》150X5000px布面油畫2012年
雁外蒼煙任客游 漫思怒馬襯輕裘
巍峨法像懸深谷 迤邐駝鈴帶錦綢
一縷風聲輕過耳 萬年衣垢漸成丘
來生有夢重尋我 日印黃沙古道頭
(邵亮作)
都市邊緣,魅影閃爍。真實或幻象?步入或路過?定力安在?智慧幾何?
小油燈是智慧的引領,光芒雖小卻強過都市霓虹。抬首仰望,唯寧靜以致遠……
準唐代風格的馬轡頭,平民化處理的鞍、韉、障泥……水囊、褡褳、毯子……真切去感受歷史,用心去體驗這靜夜一瞬。
這一夜靜靜的……
《道問系列6號——空寂》112X3625px布面丙烯2007年
這件作品構思於2007年帶學生去敦煌考察途中,在列車上,我一路觀察沿途的自然景觀,同時也設身處地的揣測玄奘的身影,路途很漫長,感覺一步一步走過去很震撼,也很感動,眼淚都下來了。
我記住了沿途一些典型的景觀,回來後創作了這幅畫(也是給學生做一個榜樣,啟示他們考察的意義)。
《2012——向左走,向右走?》140X220布面油畫2010年
2012的末日預言隨著電影的呈現,似乎半真半假地和人類開起了玩笑,地震、海嘯、火山灰、石油污染、恐怖攻擊,天災人禍扎堆上演,一再刺激著我們的神經,地球從未如此地熱鬧也從未如此地脆弱和渺小……
我們的世界怎么了?高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是否正在靠近?抬頭仰望,分明有一個東西憤蹄四顧,它呼吸著我們的呼吸、困惑著我們的困惑……它和我們共同張望,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這件作品表達一個2012危機臨近的困惑和思考)
《在望》112X3625px布面油畫2010年
玄奘精神早已超越了宗教、超越了國度、穿越了時空……
問道需要的不只是熱情和勇氣,還有智慧、堅韌與承受……
每一個日暮降臨的時候,絕不回頭去望,看破並放下,走過城市邊際、走過物慾誘惑,矚目遠方,前路已經在望。
(這幅畫是2010年春節回河南考察洛陽偃師玄奘故里後畫的,是對自己的一種鼓勵和鞭策。)
《詩韻家園》150X5000px布面油畫2011年
遠方現代客機的轟鳴驚動了溪山行旅中的唐代過客……
詩一樣的田園、山水,以及薄霧中隱現的現代都市,這就是我們的“詩韻家園”。
然而,現代節奏也伴生著工業污染和生態災難……
相信詩韻國度的後人,會傳承先民的智慧,建設好我們美好和諧的詩韻家園。
(經常在畫室看三彩俑,時日既多便慢慢醞釀出了這幅畫面)
《問道系列——春》150X5000px布面油畫2009年
紅塵東去,萬里空寂。
望霜天,前道幾許?
雲低處,寒意去,已有暗香襲。
(腦海中的畫面,很靜,很優美,是一種孤寂但充滿希望的感覺。自己被自己感動,順勢寫下了這幾句詞)
作者感悟
不管曾經多喧鬧,中國當代藝術創作一直缺乏中國本土社會的文化認同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在緊跟西方前衛中甚至來不及看清西方當代藝術的文脈與當下弊症,其結果是前衛只是對於國內後來者的前衛,所謂的圖像風尚永遠都搭不上西方藝術發展的文脈,更談不上中國文化體系的傳承。
要發展,我們必須基於自身的文脈,要尋回自己的根,尋回自己的傳統和民族精神。這是我們這個時代首要面對的共性的問題。
縱觀幾千年文明史,中華民族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系統和智慧。“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幾千年的智慧是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寶庫,無論修身、為學、處世、治國,傳統智慧從未拋棄過我們,我們唯有基於傳統的根上、唯有藉助於傳統的智慧上才能有茁壯的成長,才能形成獨立於世界的東方文化語境。其實,我們本就不缺,我們需要重拾和發現傳統的精神與智慧。
回到個體,藝術道路沒有公式,每一個個體的經歷都會因其不同而獨具價值。
反觀自己,藝術道路的求索過程既是一個問技求藝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反思提升的過程,玄奘的問道精神給我了很多思考和啟示,穿透時空的力量往往並不應對現世的成功標準,真誠、冷靜、信念、恆心、求索、堅毅、智慧才是持久的關鍵因素。這不單是每一個藝術個體提升需要的,也是我們民族超越自己的可貴精神。
我慶幸自己有一段和玄奘西行求法類似的歷程,有了生活和求藝的合二為一,我也慶幸我站在這個時代的十字路口,我的思考和嘗試並不僅代表我自己,也正因如此,這種代表將會成為唯一。尋求到一種民族傳統中積極的精神價值並真誠地在生活和藝術創作中踐行使我確信它未來的價值。
藝術評價
1、充滿希望並值得期待(節選)
文/孫景波
……
在當代畫壇的思潮當中,他讓我看到了一個“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以求索”行者的形象。他這樣的狀態令我感動!
我相信,無論“70後”、“80後”、“90後”乃至永遠而“後”, 有更多能像徐松波這般把個人的藝術生命自覺的和國家民族的命運永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人,有自覺擔負歷史責任和使命感的藝術家,能薪火相傳這種信念——未來,就充滿希望且值得期待!
2、藝術當代性的返魅
——徐松波繪畫藝術解讀(節選)
文/島子
徐松波繪畫格調中顯現著強烈的歷史感和宏闊的歷史想像,在我看來,這種歷史感、歷史意識和想像的才力,是藝術當代性不可或缺的內在精神,也是時代危機的緊迫取向。如果依照馬克斯·韋伯的論斷說,現代科學、社會發展歷史的現代性是“祛魅”(Disenchantment),那么,美學、人文學乃至藝術的當代性無疑包含“返魅”(Reenchantment)的取向。徐松波的這種返魅取向與當代藝術中普遍挪用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打中國牌”為民族主義身份感增勢,進而當成一種成功策略或者虛假的“合法化”訴求不同。他更多的是反思性的、帶有懷舊感的“史蘊詩心”,從東西方繪畫本質上發現融合、生長的生機以及相互映現的光輝,繼而在繪畫的精神層次向縱深探求:從躑躅前行的苦行者反照現代人失去大道的現實命運;從持守精神信念的人感悟到聖潔與高貴。
因此他的繪畫觀念既非即時性反映社會表象,也非一味反諷或假借泛神論掩飾想像力的貧乏。他力圖在史詩式的視覺敘事中,一改以往藝術家面對自然的“臥遊”和面對歷史的獨白,轉而為傾聽與對話,實現當代性審美的間性理想。
3、穿越時空的圖像(節選)
文/周博
徐松波是一個有著深沉歷史感的畫家。這不僅有賴於他對歷史的興趣和諳熟,也因緣於他曾長期研習中國畫,從而能夠在中西藝術語言的比較中,尋求一種用圖像連線過往和當下、思考歷史和現實的獨特途徑。
然而,他的作品早已超越了對歷史的簡單圖解,而是基於當代視角的重新審視,運用超現實主義的繪畫語言,呈現了一種更為豐富的意義對接和延展。
徐松波的專注和努力以深沉而又獨特的方式向我們展現了一種誠懇的古道熱腸。只此一點,時下已是一種稀有的品質了。
4、穿越時空的行者與騎士
——讀徐松波油畫”(節選)
文/馮國偉
……
如果說行者是關於人類理想的一種跋涉和求索,那么騎士就是人類為理想而行動的信心和力量。在荒誕的場景中,徐松波為我們呈現了最真實的胸懷和情愫。
而徐松波的求藝之旅也與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種鮮明的互動。他出生於河南南陽,最初學的是中國畫,後到中央美院壁畫系讀研究生,開始用綜合材料畫畫。壁畫專業注重對中國石窟藝術的考察和寫生對徐松波的創作顯然影響極大。在他的《西部行紀》手稿中,我們看到徐松波從大同石窟、雲岡石窟、霍去病墓、麥積山石窟、敦煌莫高窟直到高昌、烏孫、克孜爾石窟一路西行的文圖記錄,那些點滴的感受最後都凝聚在了他的作品中。所以,徐松波的作品有故事,有情節,有內容,我感受到了一種非常連續的思考和動作,每幅作品既是獨立的,但與其它作品又保持著某種連線。正是這種有機的統一,為我們演繹出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和一個人的心靈歷程。它讓我們在欣賞時忘記了技術的考量而直奔畫的主旨。
在徐松波歷時五年完成的鴻篇巨製《大象鴻蒙》後,徐松波曾寫下了自己的感受“其實,一切才剛剛開始”。而我更喜歡他另一句話“推進、推進!推進到精疲力竭,推進到幾所不能”。這個在當代藝壇堅定跋涉的行者和騎士因此將給我們更多的期待和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