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哲學

道哲學

《道哲學》是2012年線裝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老灣。

基本介紹

  • 作者:老灣
  • ISBN:9787512221574
  • 頁數:250
  • 定價:32
  • 出版社:線裝書局
  • 出版時間:2012-1
  • 裝幀:平裝
  • 副標題:老子之“道”的哲學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道”即宇宙關係的過程形式
——代自序
言及《老子》之“道”,總是難免其玄學色彩。能否運用當代語言將“道”說得十分清楚明白?能否徹底消除“道”的玄秘色彩使之透明化?個人認為,是完全可以做到的。這是筆者寫作本書的最原始動機。
其次筆者還認為,《老子》不僅是一本哲學著作,還建立了完整的哲學體系,筆者據此將它命名為“道哲學”。所謂“道哲學”,不僅是指“《老子》是一本以‘道’為核心概念的哲學著作”,更是指“《老子》以‘道’為核心概念,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哲學體系”。還原“道哲學”體系,成為本書的最高目標。
最後筆者還認為,前人之所以沒能還原“道哲學”,是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道”,是因為前人沒能很好地區分出中國傳統哲學與西方哲學,在哲學元問題、哲學思考方式以及話語方式上的諸多不同。
筆者堅信自己能還原“道哲學”,是因為發現了“和諧關係哲學”及其核心概念“宇宙關係”(參閱拙著《存在即關係》和《只是資本論》兩書,線裝書局2010年、2011年出版)。《老子》之“道”就是宇宙關係的過程形式,而西方哲學更注重宇宙關係的構成形式。
一、“道”不是宇宙萬物的本體
先看《老子》之“道”的原始來源。“道”的原始來源有兩個,一是道路之“道”,名詞,二是言語之“道”即說出,動詞(注1)。至於第三個來源“道路神崇拜”說,因緣於道路,故可歸入第一個來源。《老子》之“道”當然不是指道路,更不是指言語,但肯定與道路、與言語有關聯性。如果將《老子》之“道”視為意義,則辭彙之“道”(準確的說,是辭彙之“道”的語義)即為符號。尋找符號與意義之間的關聯性,就需要尋找到它們之間的相似點甚至是共同點。
道路和言語的共同點有二:一是過程,二是方法。作為名詞的“道路”呈現為空間上的方向性,作為動詞的“說”本身則具有時間上的一維性(語言在時間上是一維的),據此可以推定,《老子》之“道”(作為哲學概念)原本就有“過程”的含義。此外,道路是可走的,語言是可說、也可聽的,它們都是為人所用的,故作為哲學概念的《老子》之“道”原本還有“方法”的含義。
作為最高哲學範疇的“道”也因此而被賦予兩大特性:一是過程,二是方法。《老子》之“道”從辭彙之“道”中,準確的說是從辭彙之“道”所借來的意義中感染上了“過程”和“方法”這兩個特性。你也可以說成是:所借辭彙之“道”(分別作為名詞和動詞)的兩個特性,“映射”為《老子》之“道”(作為哲學概念)的兩個特性。需特別聲明一點,這一結論是筆者從《老子》哲學系統中考察出來的,上述推導過程只是一個引子和旁證而已。
《老子》通過“道”的“過程”特性,將宇宙間的萬物統一在“道”運動的過程中,道生萬物與有無相生等命題注重的是萬物演化的過程,而不是宇宙萬物的物質構成。“過程”因此成為《老子》哲學也即道哲學關於宇宙連續性和方向性統一的基礎,“道”也因此被賦予了連續性和方向性的含義。連續性體現在道生萬物和萬物復歸於道的過程中,方向性呈現為道從太陰而出和“萬物負陰而抱陽”(而不是相反)的時間箭頭。
道哲學首先是關於萬物演化過程的哲學(即“過程”),其次是關於主體在宇宙演化進程中如何同自然秩序(即“道”)相和諧統一的哲學(即“方法”)。由此可以推定,“道”不是宇宙萬物的本體物,也即不是存在的本體物和構成物。所謂存在的本體物,是指全部存在的基本構件,宇宙間的全部存在都是由某些個本體物構成的,宇宙這間大廈也都是由這些基本磚塊堆砌而成的。存在的本體物大致可以被描述為全部存在的終極構成物。至於有人將“道”誤認為是宇宙萬物的構成本體物,則是受西方哲學的思考方法誤導所至。
此外,《老子》又通過“道”的“方法”特性,將“道”統一為能夠為人所用的對象物。“道”並非是關於純粹客體物的“道”,而是作為主體掌握客體的方法之“道”。“道”本身就是“方法”,就是與人相統一的、能為人所用的“方法”。“道”也因此實現了人的世界和物的世界的統一,實現了社會秩序和自然秩序的統一。該統一成為道哲學的前提,成為《老子》立論的基礎;反過來說,如沒有實現該統一(儘管現實可能與之相反),則道哲學也就沒有了可能。
正因為“道”的“方法”特性,使得“道”本質上屬於被人污染了的物,而非獨立於人類社會之前的純淨物。儘管《老子》說過“道”先天地而生,“象帝之先”(注2),但“道”依然屬於被人所掌握了的對象物——只是人已經把握到了“帝之先”而已。人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恰恰是因為通過“道”。
二、“道”開創了中國的過程哲學
《老子》所建立的道哲學,本質上是關於存在者不斷變化的過程哲學,而不是關於存在者內在結構的構成哲學。將老子的“道”和泰勒斯的“水”進行比較,我們就能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水”直接就是客體本身,“道”則從來就不是客體本身,而是人置身於其中且與之和諧的對象物和工具;“水”強調的直接就是物體的內在構成,而“道”強調的絕對不是物體的內在構成而是物體的運動過程;“水”通過物質上的構成,建立起宇宙萬物間的統一和連續,而“道”則通過物體在時間上的運動,建立起宇宙萬物間的連續和統一;“水”通過萬物間的物質統一而實現了萬物間的時空連續,“水”成為萬物的始基,“道”則通過萬物間的時空連續而實現了萬物間的物質統一,“道”成為萬物的來源即最初的“過程”;“水”是有形的,也是有結構的,可進入其內部進行分析的,而“道”則是無形的,沒有結構的,因而你只能是站在它的外部對它進行整體觀照;“水”有形且可流變為萬物之形,構成統一在先,過程連續在後;“道”無形,萬物因得“道”而賦形,過程連續在先,構成統一在後。
“水”和“道”的上述差異,決定了西方哲學和中國哲學的路線差異。西方哲學一開始就致力於尋找宇宙萬物的內部構件,中國哲學一開始就追尋宇宙萬物的變化過程。“道”非純粹之物而是為人之物,所以中國沒有純粹理性哲學而只有實踐理性哲學;“水”為純粹之物而非為人之物,所以西方的純粹理性哲學先於實踐理性哲學。
道哲學的諸多思想來源於《易經》。《易經》就不是講物質構成的,而是講演變過程的。“易”的本意就是“變”,“通古今之變”乃是《易經》的目的所在,陰陽則是描述“變”的兩個基本元素。根據“一陰一陽之謂道”(注3),結合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注4)及“道”從太陰而出的思想(注5),大致可以將“陰”描述為事物的過去狀態,將“陽”描述為事物的未來狀態,而“陰陽結合”就是當下狀態。所謂“負陰”就是背“負”著陰,所謂“抱陽”就是懷“抱”著陽,而負陰抱陽的宇宙萬物又總是不斷向前的(“道”本身也總是向前的)。因此,任何相對於當下和未來的過去都屬於陰,而任何相對於過去和當下的未來都屬於陽,依“道”運行的任何萬物在任何時候都是“負陰而抱陽”的,作為萬物之源的“道”當然只能是從太陰而出了。至於“五行”之說,實則是萬物之“行”的五個階段和五個狀態;《易經》中的卦象,顯然屬於“五行”之說的精細化和具象化。
過程哲學不是時間哲學,構成哲學也不是空間哲學。過程哲學實現了時間的空間化,金木火水土“五行”演變為東西南北中“五位”,重過程哲學的中國人反而特講究空間方位,“面南背北”定格為中國人的空間理想。構成哲學則實現了空間的時間化,重構成哲學的西方人反而特別痴迷於時間,從赫拉克利特到海德格爾、愛因斯坦,都在致力於詮釋時間之謎。究其原因,我們大致可以透過史蒂芬·霍金所描述的宇宙光錐身上找到答案。
將宇宙(乃至任何物理事件)描述為一個漏斗形光錐,其垂直截面就是一個倒立著的等腰三角形,宇宙從底部的三角形頂點出發,時間箭頭表面上是垂直向上而實際上是向下的“虛時間”箭頭在起作用。圖像中的空間位置和尺寸,都是由對應的時間點決定的(注6)。這正是西方哲學所描繪的時空圖像。而該光錐的水平截面正好是一個圓形,中國的陰陽太極圖和陰陽五行說隱藏於其中。作為過程的時間是被空間定義著的、且可無限循環,所有的存在都是統一的即“天人合一”,宇宙萬物周而復始。中西方哲學在史蒂芬·霍金的宇宙(和事件)光錐中融為一體,也在宇宙關係中融為一體。
三、“道”即“宇宙關係”的時間形式
現在來看看什麼是宇宙關係,我們先從物質開始,以“水”為例。“水”為何物?“水”在現代科學話語中等同為水分子,水分子由氫、氧原子構成,進而由原子核、電子構成,原子核又可分裂為質子和中子,而所有的粒子又都是由夸克構成。夸克能否再分?無人知道,也就無人知道“水”是什麼。推而廣之,我們也就不能確切地知道任何物理存在。再進入到時空話題,以線段為例。如用某一線段表示一段時間或空間,它是不是無限可分?同樣是無人知道。由此而來的結論是,我們無從知道時間和空間長度的確切含義。
上述問題可合併為連續與離散的統一問題。任何存在當它作為獨立的存在者存在時,它總是離散的;但它同時存在於宇宙之中,它和宇宙間的其它存在之間又是連續的。任何存在都是連續與離散的統一。離散可通俗地表述為間斷性,連續可通俗地表述為不間斷性。但“不間斷”並不意味著“不間斷”的部分是密不透風的鐵板一塊,而是意味著其內部可無限分割。也就是說,離散是因為不連續而離散,而連續則是因為其內部可無限離散而連續。
離散與連續的統一本身被筆者描述為“關係”,任何存在都是連續與離散的統一,因此任何存在都可以被表述為“關係”,簡稱“存在即關係”。將“存在即關係”命題上升到宇宙層次,就可以得出“宇宙關係”命題。它意味著:一,宇宙不是以個在的形式存在著,而是以關係形式存在著。個在即意味著離散,關係則意味著連續與離散的統一。二,宇宙和關係融為一體,合稱“宇宙關係”,宇宙之外無關係,關係之外無宇宙。我們唯一能確定的真實存在,只有宇宙即宇宙關係。三,除宇宙關係外的任何存在都是不真實的,都只能是宇宙關係的偶然形式和個別形式,只是因為它們總是被宇宙關係定義著,而獲得相對真實。
顯然,宇宙關係的時間形式就是“過程”,而宇宙關係的物質形式就是“構成”。倒推回去,“道”就是宇宙關係的時間形式和過程形式,而“水”則是宇宙關係的物質形式和構成形式。宇宙關係本身則是連續與離散統一的宇宙形式,是史蒂芬·霍金事件光錐圖像的宇宙形式,並實現了中西方哲學的統一與融合。
因此,“道”本身是“有”的,即是存在著的;但它同時又沒有見出具體的存在物,它絕對不是任何具體的存在物,所以它又是“無”的,此處的“無”意即“關係”、意即“非個在”;但“道”又絕對不是虛無,將“道”理解為虛無是對道哲學最為嚴重的誤解。“道”本身是“有”和“無”的統一體。
此外,“道”的“方法”特性告訴我們,“道”是被人掌握了的宇宙關係,因而“道”屬於與人相統一的宇宙關係的時間形式。“道”系借用個在物“道”的辭彙而來,《老子》採用的是個在化的語言,因而“道”又屬於個在化的、樸素化的宇宙關係。綜合以上觀點,“道”可以描述為:被人掌握了的個在化、樸素化的宇宙關係的時間形式和過程形式。
那么“道”又是如何化生萬物的呢?答案是通過“一”,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注7)。至於“一”本身則是“夷”(因空間距離的遠而“視之不見”)、“希”(因能量的稀薄而“聽之不聞”)、“微”(因體積的小而“搏之不得”)三者的統一。“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意思是說事物的“夷”、“希”和“微”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的無窮端三者混而為“一”(注8)。這樣的“一”作為時空、能量和物質的統一體,和當代物理學的基本粒子思想是非常相通的。《老子》不僅通過“一”將宇宙萬物統一起來,還通過作為宇宙萬物的終極構件的“一”賦予“有”和“無”以新的內涵。“道”和“一”的“有”都只是普遍意義上的“有”即存在,而非具體意義上的“有”即個在。“一”本身也還不是具體的個在,也還不是個在意義上的“有”,只能是關係意義上的“有”,故依然屬於“非個在”意義上的“無”。如將“道”描述為宇宙關係,則“一”可描述為:宇宙關係同具體個在之間的物質統一關係。至於“一”的數學意義(“一”等同為宇宙中的全部個在自己)被道哲學表述為“抱一”和“得一”的思想,意即任何存在者如果守住了自己(而非肆意妄為),也就同時實現了同“道”即宇宙關係的和諧。
四、“道哲學”的基本思想與當代意義
因為“道”是宇宙關係的個在化語言形式,而“道”本身又不是個在,故即使“道可道”,也只能是“非常道”,即不能用具體個在直接陳述它,而只能對它進行整體觀照和側面描述。當你用看個在的眼睛去看“道”的話,“道”總是無形的、即總是“玄”的。“玄”字的本意是黑色,延伸意為“無形”。
“道”即宇宙關係總是向前的,萬物在宇宙關係中“負陰而抱陽”,過去時刻即為陰,未來時刻即為陽,當下時刻為“一陰一陽”,而作為萬物之源的“道”也就只能是從太陰而出。
追尋《老子》之“道”玄學色彩的來源,就在於其個在化的語法規則,用個在化的語法描述宇宙關係,只能是隔山打牛,玄之又玄了。反過來說,如能運用關係語法,還原《老子》之“道”的宇宙關係特性,“道”也就隨之透明化、並成功進入當代話題。下面我們嘗試著運用當代話語詮釋道哲學的基本思想及其對當代生活的指導意義。
道哲學的基本思想是“無為”和“自然”,其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人在宇宙關係中的長久存在,即為人贏得時間(由此可證道哲學作為過程哲學的基本特質——特此說明)。《老子》書中共有十二處提到“無為”,五處提到“自然”(注9)。其基本思想是,勸諭統治者們在“道”外“無為”,順“道”而為。倘能如此,也就同時做到了“無不為”;倘能如此,也就實現了“自然”即自己守住自己;倘能如此,人和事就都可以長久。轉換成關係語法,就是勸諭統治者在宇宙關係外不要肆意妄為,讓道無所不為,萬物皆與自己和諧,人也實現了與道的和諧。《老子》認為,人的肆意妄為是所有社會問題的終極禍根,沒有人的肆意妄為則萬物在道中自化。將“人為”視為社會秩序,將“道”視為自然秩序,道哲學的基本主張有二:一是主張社會秩序要實現與自然秩序的和諧;二是主張任何存在者都要自己守住自己即“自然”。這裡的“自然”可以描述為存在者與自身關係的和諧,實現這一和諧的途徑就是“抱一”和“得一”。任一存在者都實現了與自身關係的和諧,則同時且共同實現了同宇宙關係的和諧(此境界被《老子》描述為“大道”)。由此也可以看出《老子》的“無為”觀和楊朱思想的淵源:楊朱的不撥(自己)一毛以利天下、且不損(別人)一毛以利自己的主張,可以描述為“無為”思想的具體形式和極端形式;而“無為”思想則是楊朱思想的一般形式和普遍形式。
道哲學作為系統的哲學思想,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理論主張,這裡不再一一贅述。最後集中談論一下關係語法中的道哲學對當代生活的指導意義,其意義可表述為兩大關鍵字:一是“關係”,二是“和諧”。每個人總是處在與他人的關係中,人類社會總是處在宇宙關係中,從歷史中來,奔未來而去。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或許會不再過分追逐那些不真實的個在物如財富、名譽等,而是致力於實現人與人關係的和諧、實現社會秩序同自然秩序的和諧,最終實現與道的和諧,而其途徑則是從守住自己、也即實現與自身關係的和諧即“得一”開始。倘能如此,則諸多社會問題、人類共同的環境問題都有可能得到緩解直至被徹底解決。道哲學也因此而深刻,因此而偉大。
五、本書的藍本、結構和道哲學語境特徵
1、本書的藍本
《道德經》、《老子》、《德道經》名稱各異,實則同源。但版本之多、差異之大、理解之南轅北轍,令人無所適從。至於譯註更是多達數千餘種,即使奉以畢生精力,也難以徹底理清其端倪。
但筆者認為,只要能掌握“道”的秘密,無論是面對原作或譯註,我們都能從考據學的藩籬中成功出走。所幸的是筆者認為自己做到了,老子之“道”的秘密就是原始、樸素和個在化的宇宙關係,是宇宙關係的過程形式或時間形式。也正是基於這一理由,本書才成為必然。
因此,本書也就不再特別注重原著的考據工作,但選擇參考藍本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筆者選取了如下三種。一是何新先生的《宇宙之道——<老子>新考》,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二是孫雍長先生的《老子註譯》,花城出版社1998年版、2008年第5次印刷。三是楊潤根先生的《發現老子》,華夏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005年第六次印刷。
三著各有特點。孫著長於考據和資料,可視為考據研究之代表,缺點是新意略顯不足。楊著長於哲學分析,企圖還原《老子》一書的哲學價值是其追求,但其所用工具皆從西方哲學中俯拾得來,因而缺乏系統性。何著長於思考,且以思考統領考據而不是相反,其斷句和錯簡處理甚有新意,其哲學解釋多流於一般。以筆者陋見,以上三著或可代表道哲學研究的三個階段或三種形式:孫著重考據,何著重思考,楊著重哲學。由考據而至思考再至哲學,應該是道哲學研究的發展方向,也給了筆者很大的信心。在此一併說明,謹向三位著作者致以敬意和感謝,在接下來的引用中恕筆者不再一一贅述。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問,為何不選用馬王堆出土的帛書本《老子》作為藍本?該本依孫雍長先生推定,當抄寫於漢高祖時期及以前。只是筆者以為,該本德經在前、道經在後,當屬於貴族們的修身讀物,已篡改了道哲學勸諭最高統治者的本意。
2、本書的結構
本書分為三卷。上卷為“道哲學引論”,著重剖析道哲學的基本構件和基本框架。中卷為“道哲學釋義”,逐章逐句先翻譯並注釋原文、再還原道哲學理論並進行哲學批判。下卷為“道哲學批判”,依據真善美三大關係的統一理論,整體還原道哲學的真論、善論和美論,並在此基礎上展望道哲學的當代及未來意義。後記《老子出關了,後果很嚴重》,當是理解本書、也是理解道哲學的基礎材料,讀者可先行閱讀。
本書的結構和順序既受制於《老子》一書的結構,尤其是中卷“道哲學釋義”部分;也緣於關係哲學的語法規則,即使是中卷里的詮釋內容也不例外。完整還原《老子》一書的邏輯結構,已經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根據自己的理解嘗試著理清其中的邏輯聯繫,還是極有可能的事。儘管其中難免有主觀成分,但如能自圓其說,即有可取之處。
至於“道哲學釋義”部分中的“編者按”有兩大來源,一是後人“錯簡”的內容,二是被筆者疑為後人增補的內容。筆者認為,《老子》中的錯簡皆屬後世編者有意為之,以錯入文字詮釋錯簡之前的文字,成為《老子》的一大特色,並因此強化了相關部分的內在聯繫。至於“筆者按”則屬於本人依據關係語法進行的發揮,意同補遺。如有錯誤和不妥,責在筆者。
3、道哲學的語境
最後談一談道哲學的四大語境特徵。這對我們正確理解道哲學的完整性、時代意義和哲學高度,都很有幫助。
第一個問題是,老子為什麼要寫這本書?此問題構成了道哲學語境的第一個特徵。它包括:寫給誰看的或者是說給誰聽的?目的又是為了什麼?筆者給出的答案是,主要寫給統治者尤其是帝王們看的,目的是勸諭統治者“無為”,即勸諭統治者們在“道”之外、也即宇宙關係之外不要肆意妄為。道哲學是寫給最高統治者看的倫理實踐哲學,其中包括了關於道和德的基本理論,關於政治理念、制度設計、統治者的人格修養等諸多話題,目的是為了建立“無為而治”的理想國。甚至可以視之為中國乃至東方的《君主論》,整整比馬基雅維利早了兩千年!
至於道哲學被後人誤解為“君人南面之術”(注10),甚至被韓非子從中發展出法家的“陰柔之術”,都不是《老子》的本意,但可以旁證出《老子》一書的勸諭對象為帝王無疑。至於今人依據《老子》的“無為”之言,就貿然推斷出道哲學的消極與後退特徵,同樣屬於誤解。因為勸諭統治者“無為”與退守,和著作者思想是否消極,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話題。
由此而來的必然要求是,將道哲學還原到先秦諸子的世代背景中,還原到道哲學所面臨的時代語境中。正是源於對道哲學時代語境的思考,筆者發現道哲學乃至整個先秦諸子思想都有兩個先天缺失的話題:一是獨立於人類社會之前的“真”的話題,二是君權天授的合理性話題。它們或被提前迴避了,如儒家和法家(至於儒家的“弔民伐罪”說,是在說明先聖而非論證當今,特此說明);或語焉不詳,如道家和墨家。筆者認為,真善美三大知識系統作為統一體不可或缺,缺少其中的任何一個,不僅會直接導致知識系統本身的殘缺,還會引發人類實踐活動的不完整等更多問題,進而導致人的本質的殘缺。至於“真”的知識的缺失,還會導致“善”的知識和“美”的知識的不真實甚至虛偽。道哲學乃至先秦諸子思想都存在有這樣的兩個先天缺失的話題,成為道哲學語境的第二大特徵。
《老子》在“第七十章”反覆強調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由此引出了道哲學語境的第三個特徵——個在化語法以及由此而來的傳播困惑(或許還與後世有意篡改有關,但這已不屬於本書話題——特此說明)。原本“甚易知、甚易行”的道哲學,為何被後世讀者神秘化、玄學化了?答案是它的語言工具有問題。道哲學的語言是個在化的語言,“道”也因此獲得了一種個在化的形式,甚至被人誤解誤讀為個在物,而非關係語法中的關係形式。但“道”本身又恰恰是關係而非個在,被個在形式所描述的“道”既無形、更無結構,因此只能對它側面描繪,而無法直接定義它;只能對它進行整體觀照,而無法進行內部分析。“道”也因此而神秘化。
與第三個語境特徵相關的是其第四個語境特徵,即道哲學的整體敘事方式。古漢語是整體敘事的語言,古人特有的整體思維方式、賦比興傳統和漢字本身的表意功能,為整體敘事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又因為道哲學的勸諭對象是最高統治者,其勸諭方式有相當一部分是隱晦的,整體敘事也為這種隱晦勸諭提供了便利。由此而來的兩個後果是:道哲學中的大多數命題其含義是非常豐富的,可以覆蓋至真善美三大領域;為後人對道哲學的精確理解製造了困難,眾多歧義也由此而生。
勸諭統治者、兩大話題的先天缺失、個在化言語法則、整體敘事方式,共同構成了道哲學語境的四大特徵。將道哲學理解為對最高統治者的勸諭,而非幫他們出主意,是正確理解道哲學的出發點。將個在語法還原成為關係語法,道哲學因此而透明。增補上兩個先天缺失的話題,道哲學因此而完整。認識到道哲學的整體敘事方式,就能認識到道哲學的豐富性。做完了以上四項工作之後你將會發現,我們實際上已經還原了一個先秦哲學家的思想高度,道哲學也因此在現代話語體系中,在世界哲學話語體系中獲得了真正意義上的復甦。
注釋:
注1:何新著《宇宙之道——<老子>新考》。
注2:《老子》第四章。
注3:《易經●繫辭上傳》。
注4:《老子》第六章。
注5:《老子》第四十二章。
注6:詳見《時間簡史》。
注7:《老子》第四十二章。
注8:《老子》第十四章。
注9:孫雍長著《<老子>註譯》。
注10:《漢書●藝文志》

作者介紹

老灣,本名章龍飛,60後男,漢族皖籍,安徽師大中文系畢業,當過教師、記者,服務過內地及境外媒體,現供職於影響力中國網。 原創“和諧關係哲學”——繼本體論哲學、認識論哲學、(人本)實踐哲學、語言(分析)哲學之後的人類“第五種哲學”。著有“和諧關係哲學叢書”之一《存在即關係》、之二《知識資本論》、之三《審美關係論》和《道哲學:老子之“道”的哲學》及《關係哲學講義》等,發文有《中華文化的復甦、創新與復興》等。 關係哲學的核心觀點是“存在即關係”,核心概念是“宇宙關係”。將存在連同存在者都描述為相應的關係而非個在,被稱之為“哲學的關係轉向”,屬於繼認識論轉向、人的轉向、語言轉向之後的哲學的“第四次轉向”。

作品目錄

道哲學
老子之“道”的哲學
目 錄
代自序:“道”即宇宙關係的過程形式
一、“道”不是宇宙萬物的本體------------------------------
二、“道”開創了中國的過程哲學---------------------------
三、“道”即宇宙關係的時間形式---------------------------
四、“道哲學”的基本思想與當代意義---------------------
五、本書的藍本、結構和道哲學語境特徵----------------
上卷 道哲學引論
第一章 道哲學構件
道--------------------------------------------------------------------
無--------------------------------------------------------------------
有--------------------------------------------------------------------
“一” -------------------------------------------------------------
陰、陽--------------------------------------------------------------
多--------------------------------------------------------------------
大--------------------------------------------------------------------
天--------------------------------------------------------------------
常--------------------------------------------------------------------
和、同-------------------------------------------------------------
玄--------------------------------------------------------------------
妙、徼-------------------------------------------------------------
德、得-------------------------------------------------------------
知、智-------------------------------------------------------------
無為---------------------------------------------------------------
不爭、不敢------------------------------------------------------
自然---------------------------------------------------------------
真、善、能、美------------------------------------------------
朴、小、柔、弱------------------------------------------------
動、靜、虛、極------------------------------------------------
名(字)---------------------------------------------------------
第二章 道哲學框架
一、道哲學的基本結構---------------------------------------
二、道哲學的命題系統---------------------------------------
三、道哲學的邏輯系統---------------------------------------
中卷 道哲學釋義
第三章 “道”之緒論
《老子》第一至十四章------------------------------------------
第四章 聖人之“道”
《老子》第十五至二十九章------------------------------------
第五章 侯王之“道”
《老子》第三十至三十七章------------------------------------
第六章 得“道”有法
《老子》第三十八至五十六章----------------------------------
第七章 用“道”有術
《老子》第五十七至六十九章----------------------------------
第八章 “道”之總結
《老子》第七十至八十一章-------------------------------------
下卷 道哲學批判
第九章 道之“真”論-------------------------------
一、“道”之本體論----------------------------------------------
二、“道”之認識論---------------------------------------------
三、“道”之價值論---------------------------------------------
第十章 道之“善”論
一、“道”之元倫理學-------------------------------------------
二、“道”之規範倫理學----------------------------------------
三、“道”之美德倫理學----------------------------------------
第十一章 道之“美”論
一、審美本質論--------------------------------------------------
二、審美形態論--------------------------------------------------
三、審美範疇論--------------------------------------------------
第十二章 “道”通未來
一、道哲學的全民意義------------------------------------------
二、道哲學的時代意義------------------------------------------
三、從道哲學到和策論------------------------------------------
後記:老子出關了,後果很嚴重
一、出關後三大後果---------------------------------------------
二、背後的根本原因---------------------------------------------
三、還原老子的本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