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帶

過渡帶

過渡帶,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釋義,主要有降雨量過渡帶等等。

例如,生態過渡帶是指是外地核內地核之間的區域,厚約140km,又稱“過渡層”或F層。過渡帶是萊曼(Lehmann)於1936年分析歐洲和紐西蘭的地震資料得出的,當時被稱為萊曼不連續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過渡帶
  • 外文名:transitional zone
  • 又名:“過渡層”或F層
  • 位置:外地核與內地核之間
  • 厚度:約140km
  • 分類:按照不同的性質和標準多種分類
降水量過渡帶,核幔過渡帶,油水過渡帶,生態過渡帶,

降水量過渡帶

受海陸位置、水汽來源、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水資源地區分布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按照年降水量和年徑流深的大小,可將全國劃分為5個地帶:
多雨——豐水帶;
濕潤——多水帶;
半濕潤——過渡帶;
半乾旱——少水帶;
乾旱——乾涸帶。
其中濕潤——過渡帶的年降水量為400-800mm,年徑流深50-200mm。

核幔過渡帶

核幔過渡帶(core-mantle transitional zone)是指古登堡間斷面兩側,地核地幔過渡部位。最近發現,地幔底部靠近地核的200千米或300千米層(稱為D″)在化學成分上不同於地幔其餘部分,它可能代表地核中分解的物質,或通過地幔沉積而不能沉入地核的較緻密物質。該層質量約占地球總質量的3%,並具橫向不均勻性。核幔過渡帶上下圈層運動速度相差極大,易形成旋渦,是地磁場形成與磁極反轉的重要動力來源,也是超級地幔羽的起源。

油水過渡帶

實際上,油水界面、油氣界面都不是一個截然分開的面,而是一個介於純產油部分和純產水部分之間的一個過渡帶,帶內油、自由水和束縛水共存。從油水界面向上,含油飽和度逐漸增大,而含水飽和度逐漸降低,直至純含油帶。在過渡帶上部以產油為主,而向下逐漸以產水為主。在過渡帶底界開始100%產水的界面,為油水接觸面,油相對滲透率為零。再往下出現100%含水的界面稱之為自由水面。
油水過渡帶的厚度取決於儲集層的物性和流體性質。隨儲層滲透率的增大,過渡帶變薄。即:物性好,過渡帶薄;反之則厚。

生態過渡帶

生態過渡帶(ecotone)是兩個或者多個群落之間或生態系統之間的過渡區域,又稱為生態過渡區、生態交錯帶、生態交錯區或群落交錯區,如森林和草原之間有一森林草原地帶;軟海底與硬海底的兩個海洋群落之間存在過渡帶;兩個不同森林類型或兩個不同草本群落之間的生態過渡帶;沿河兩岸、河口三角洲、近海區域等的水陸生態交錯區。在自然條件下,有些群落變化很突然,具有明顯的邊界,可以清楚地加以區分,被稱為斷裂狀邊緣;有些群落卻沒有明顯的邊界,而處於連續變化中,表現為逐漸地過渡,兩個甚至多個群落相互交錯形成鑲嵌狀,被稱為鑲嵌狀邊緣。
前者見於環境梯度變化較陡或者環境梯度突然中斷的情形,如地勢變化較陡的山地的垂直帶、斷崖上下的植被、陸地環境和水生環境交界處,如池塘、湖泊、島嶼等。
後者見於環境梯度連續緩慢變化的情形,大範圍的變化,如森林和草原的過渡帶、草原和荒漠的過渡帶等;小範圍的變化,如沿一緩坡而漸次出現的群落替代等。但兩棲類如青蛙常常在水生生態系統和陸地之間移動,使原來清晰的邊界變得模糊複雜。群落的邊緣有些是持久性的,這由環境條件的持久特徵所決定,如地形上的區別、冰河的沉積、土地的水系、土壤類型等;另一些則是暫時性的,如水災、火災、砍伐、土地管理等所引起的群落邊緣的改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